从山里娃到四川农业大学校长,吴德用了整整35年时间,也见证了这所西部农业类高校走向“211”“双一流”的全部过程。随着高考结束,志愿填报大幕即将拉开,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委员、民盟四川省委副主委、四川农业大学校长吴德接受了封面新闻记者专访,沿着历史脉络足迹,结合个人求学成长经历,带来了一封有关四川农业大学的“自我介绍信”,一起来听听吴德眼里,有关川农大风光里的故事。
“让人民吃饱饭”——最朴素的愿望 最崇高的使命
1906年,四川布政使许涵度创办四川通省农业学堂,也是四川第一所农业院校。此即四川农业大学的前身。学校建立初心使命是“兴中华之农事”,让全国人民有饭吃。吃饱饭,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并不容易。作为扎根中国大地的农业院校,身后积淀着农耕文化本底,川农大毅然扛起了这份重担。
抗日战争时期,战火殃及农田40多亿亩,粮食产量锐减,为了缓解粮食危机,稳定社会大环境,老院长杨开渠教授提出“再生稻种植”,再生稻种植成本较少,但每亩预计可增收75公斤水稻,在四川地区推广试植后,取得了良好效果,为抗战提供了更多的粮食供应。“这是川农大在民族危亡时刻做出的历史性贡献。”吴德说。
此后学校几度更名——1927年和1935年,学校两次并入四川大学;1956年,时为四川大学农学院的川农大整体迁至原西康省(1955年撤销)省会雅安,独立建校为四川农学院,1985年更名为四川农业大学。
用专业反哺家乡——“农学背后是生命科学”
1987年,巴中南江人吴德考上了四川农业大学畜牧专业。吴德回忆,当时有部分同学对农学类专业不感兴趣,但吴德却对农耕有天然的亲近感,不仅学习养殖技术,业余也学习种植技术。家在农村,自小在秦巴山地长大的他,目睹了农民种粮收粮的艰辛,他暗暗许诺,要用技术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减少农民体力付出,提高粮食产量。
大学四年,吴德始终对学习保持着兴趣与激情,他把在外学到的种植技术带回家乡,解决了南江因海拔高导致水稻产量低的局面,农村单产面积大幅提高,同时发挥专业所长,把畜禽饲料添加剂带回家乡销售,促进了猪牛羊生长,提高了繁殖率,农民增收倍增。“老百姓发现,学农不仅可脱贫致富,也可以脱离农村环境,因为背后有科学基础支撑。”
四川农业大学校长 吴德
春去夏至,四季更迭,自然界演绎着稻谷生长的生命循环,时隔多年,吴德也对农业大学的定位产生了新的思考,他说,农业大学的本质是解决生命科学背后的核心问题,而川农大也从原有学科体系上,催生了智慧农业、生物信息农业、碳汇农业等全新学科门类。
全面发展成就硬核实力——做最“宠”学生的大学
如今的川农大,从最早2个农学类专业发展到现在拥有76个本科专业,覆盖10大学科门类,包含理、工、农、医、经、管、文、法的综合性“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拥有雅安、成都、都江堰三个校区,成为占地4500亩,坐拥三地川蜀风光的综合性大学。每年都吸引着众多满怀梦想的学子前来求学。
以学生为中心,创造和谐、宽松的氛围,是学校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今年初,四川疫情出现反弹,在“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严峻情况下,学校认真听取学生意见,充分考虑学生诉求,不对学生出校做“一刀切”管理,此举赢得了师生一致好评;两年前一名学生保研失败,学生通过微信向校党委副书记张强倾诉自己的迷茫与困惑,张强把学生留言转发到学工群,引来多名老师主动写信开导她,一篇篇真挚的留言,为迷茫的学子拨开了思想的迷雾,“温情川农”让人动容。
作为校长,吴德向全校师生公布自己的邮箱,他会定期回复师生的来信,认真研究学生提出的建议,他也常常出现在校园角落,主动与同学攀谈,交流想法。
扎根农业 造福人民——助推农业强省建立
社会经济发展的高速发展带来了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也为农业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提供了新路径。近些年来,学校顺势而为,开设了智慧农业、种子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等专业,推动建立智慧型高效生态农业体系,实现产量、产品可控,以满足消费者对健康、优质农产品的需求。“这些将成为中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四川从农业大省变为农业强省的关键支撑点。”吴德一语道出新时期学校的办学使命。
为了实现学科交叉培养,赋能学生全面发展,学校主动和同属成都温江区的西南财经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等高校组成战略联盟, 共享课程资源和人才资源,实现学科发展的互补效应,促进交叉学科的快速发展。
“从通识教育到个性教育,深刻认识到生命内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学生的成长会更加丰富、开放。”吴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