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中国人都讲究要孝顺父母,孝,是指物质上的供养;顺,是指行动上的顺从。对子女来说,顺比孝更难以执行。因为父母的思想可能不对,父母的要求可能过分,父母的做法可能偏激。咋办?顺还是不顺?我的建议是,我们要尽可能地包容父母,就像父母包容小时候的我们一样。因为子女为父母所做的,永远比不上父母为子女付出的。

包容父母的人,是有格局的人,是最接地气的人。

人生是一场修行,而父母正是我们最初的护道者。我们的每一个进步,我们的每一步成长,都是在父母的呵护下完成的。一个连父母都不肯包容的人,他的心中是缺乏爱的,他的胸怀是不够大气的,他在其他人面前肯定也是一个斤斤计较、不大气的“小人”。做人如此,做事更是如此。没有心胸,没有气魄,何以成大事?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们也完全可以说“父母尚且不容,何以容天下”

什么最能体现一个人的人品?其实就是一点:对待父母的态度。

我听到过这样一个故事:儿子是个大款,母亲老了,牙齿全坏掉了,于是他开车带着母亲去镶牙。一进牙科诊所,医生开始推销他们的假牙,可母亲却要了最便宜的那种。医生不甘就此罢休,他一边看着大款儿子,一边耐心地给他们比较好牙与差牙的本质不同。可是令医生非常失望的是,这个看似大款的儿子却无动于衷,只顾着自己打电话抽雪茄,根本就不理会他。医生拗不过母亲,同意了她的要求 。母亲交了押金,一周后再准备来镶牙。两人走后,诊所里的人就开始大骂这个大款儿子,说他衣冠楚楚,抽的是上等的雪茄,可却不舍得花钱给母亲镶一副好牙。正当他们义愤填膺时,不想大款儿子又回来了,并表示,要给母亲镶最好的烤瓷牙,费用他来出。不过要隐瞒实情,因为母亲是个非常节俭的人,知道实情会生气的。

所以,这样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孝顺,不仅孝,而且顺。

包容父母,也是给孩子做榜样。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为什么?就是因为四个字——“言传身教”。所以父母对于自己的言行举止一定要慎之又慎。这不仅会影响到孩子日后对你的态度,更会影响到孩子的品性。我们自己不在日常生活中包容体谅父母,孩子熏染到的就是一种冷漠和自私,而这样的人从来都是难以为人所容,是走不远的。包容父母,则可以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之中,熏陶出一种温暖的爱意、融融的善意和宽容的胸怀。《增广贤文》中有一句话,“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 。

古时候有一个人,因为母亲年纪大了,身体不行了,就想把母亲抛弃到深山老林之中。于是找了一个大筐子,把母亲装在筐子里,叫上小儿子,两个人啃哧啃哧地把老人抬到很远的山上,扔下老母亲就往回走。走了几步,看见儿子还拿着那个大竹筐,就说,还拿它做什么,扔了吧。儿子说,扔不得,将来抬你还要用的。此人大惊,赶紧又把母亲抬回家里,好生赡养。这虽然仅仅是一个故事,但也说明了一个道理:你对待父母的态度,就是将来子女对你的态度。

包容父母,就是改变命运的奠基石

胸怀大志的人,首先要从容得下自己的父母开始做起。生活中有好多人都在抱怨自己的官运不好,财运不好。殊不知,任何事情皆有因果,当官有当官的因果, 富贵有富贵的因果。释迦牟尼说过,供养父母,必有福报,忤逆不孝,必遭天谴。一个人孝顺父母, 他的骨骼就会长出山岳河川的相来, 这是做官的基础。一个人财物供养父母, 他的面色就生出和合回旋的财气, 财气就丰隆。古代的大官, 虽然有好有坏, 但大都是非常孝顺的, 对父母也是非常包容的,因为他们明白,如果不孝顺, 他的官很快就丢了。历代帝王也大都非常孝顺的, 因为他们清楚,如果不孝,他的皇位也是坐不稳的。尤其在汉代,更是提出了以孝治国的理念。

所以,毕恭毕敬对待父母,包容父母,这是增长官禄最快的办法;供养父母,则是增长资财最快的办法。从今往后,不要再报怨自己的贫穷,因为,贫穷,那是你不孝的报应!孝顺,从另一个侧面来理解,就是越孝越顺,如果你觉得你自己过得不顺,一定要反省一下自己有没有认真孝顺父母,包容父母,而不是到处求神拜佛。林则徐说:“不孝父母,供神无益。”所以,千里烧香,不如在家孝顺爹娘。

举报/反馈

马哥谈人生

1707获赞 150粉丝
马哥谈人生,闲聊情感事。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