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与主观,两者是相互依存,能动作用的关系。客观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一切事物,主观是指被人的意识所支配的一切。

概念

客观: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一切事物。

主观:跟客观正相反,指被人的意识所支配的一切。比如人们想问题、做事情,都属于主观范畴。

解释

通俗地讲,主观是人脑子里想的,客观是实际存在的。即自己的感性认识就是主观,理性的分析现实就是客观。



主观指人的意识、精神;客观指人的意识以外的物质世界,或指认识的一切对象。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主观和客观是对立的统一。
客观是不依赖于主观而独立存在的,主观能动地反映客观,并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或阻碍作用。
中国的文字还是很有特色的。所谓“客观”,顾名思义,就是被观察者为“客”。此时,被观察事物的性质和规律不随观察者的意愿而改变。
所谓“主观”,就是观察者为“主”,参与到被观察事物当中。此时,被观察事物的性质和规律随观察者的意愿不同而不同

关系

客观决定主观,主观能反映客观,并对客观具有能动作用。当主观正确反映客观、并作用于客观时,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或推动作用;反之,对事物的发展就起阻碍作用。因此,要想推动社会的发展,必须使主观符合客观。要想切入市场,必须要使主观符合客观,承认图表及图表背后的客观存在。

主观与客观的区别

1、 意思不同:主观性是指不依靠实际情况,而仅仅依靠自己的意愿和偏见。

客观性是不带有个人偏见地审视事物的本来面目。

2、侧重点不同:主观性与客观性相对,

主观性是指--切由人的意识支配的事物。客观性是指一-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东西。

主观与客观的辨证关系

区分辩证法的客观内容和主观反映的哲学概念。客观辩证法指客观世界的辩证运动及其规律。主观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指思维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恩格斯指出,客观世界的运动规律和人类思维的运动规律,“ 这两个系列的规律在本质上是同一的,但是在表现上是不同的,这是因为人的头脑可以自觉地应用这些规律,而在自然界中这些规律是不自觉的、以外部必然性的形式、在无穷无尽的表面的偶然性中为自己开辟道路的,而且在人类历史上多半也是如此。

举报/反馈

侃侃阳光

5.3万获赞 3576粉丝
教育是一个逐步发现无知的过程,一起来学习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