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书香成华·四川诗歌(多宝寺)创作基地签约暨李铣诗集《赴永远的远》首发式”在多宝寺壹号艺术中心·四川福宝美术馆举行。本次“书香成华”系列活动由以下四个版块组成。
首先,举行了“书香成华李铣《赴永远的远》诗集首发式”。李铣新作《赴永远的远》共分“忧郁之书”“何处安身”“寻常时光”“风中远行”四辑,收入作品近200首。诗歌展现了他对人间之爱、世间之美、社会之善以及人生、人性、生命、价值观等问题不懈地思考和探求。
《赴永远的远》作者李铣介绍创作情况
首发式上,李铣介绍了新诗集的创作和出版情况:“此诗集写作时间主体为2015-2021年的部分作品,计198首。整体而言,创作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和西方文学先进的文本表达。意欲从个体的立场和体验出发,探求集体的带普遍性、规律性的经验和记忆,并力图具有认知的超验性。”
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省作协副主席,省文联副主席,《星星》诗刊社社长、主编龚学敏讲话
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四川省文联副主席、作协副主席、星星诗刊社社长、主编龚学敏,专程到会祝贺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李铣作为一个接地气的诗人让我佩服。李铣的父亲是民族学泰斗,家学深厚,中华传统文化广大的视野,形成了李铣独到的对生活的真诚态度,一直坚守着对诗意的追求。成就来自一个人的修为,李铣为人低调友善,是有大格局的诗人。对文学创作方法的敬畏之心,是成就李铣的一个重要因素,当然在诗歌的路上,还会有进步,远方的远还会更远。”
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下,李铣向省文联新文艺处、成华区组织部、成华区委宣传部、成华区文联、四川福宝美术馆、喜马拉雅西南区嘉宾赠送了诗集。
李铣先生签名赠书
本次活动由成都市作协诗歌委员会主任、四川诗歌编委主任、社长李永才主持。他对《赴永远的远》作了赏析发言:“李铣近年的诗歌在浮躁和喧嚣的空气中实现了自我的内敛,在沉寂而本分的叙事中不断精进。在平常的公共生活经验书写中,体现了不寻常的艺术创造力、感染力和表现力。在平常中寻求不寻常,在大俗中探索大雅,在近处追赶远方。李铣的诗歌有着迥异于他人的个性与气质:人间烟火在下,思想光芒向上。我们有理由相信和期待李铣对生活的隐秘体验和理解,将更多的提炼和转化为具有历史认同和美学情怀的诗歌精品。”
成都市作协诗歌委员会主任、四川诗歌编委主任、社长李永才发言
同时,李铣给与会嘉宾逐一进行了签名赠书,朗诵艺术家和诗人们声情并茂地朗诵了诗集中的部分作品,现场响起阵阵掌声。
朗诵嘉宾:刘莞
朗诵嘉宾:玛芮米娜塔
朗诵嘉宾:向丽琴
朗诵嘉宾:王小阁
朗诵嘉宾:银莲
加强文化合作,建立创作基地,有利于四川福宝美术馆与《四川诗歌》携手共进,对更好更多地创作、传播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作品,具有重要意义。在四川省文联新文艺处处长吴彬、四川省直机关作协主席刘红立、成华区委组织部副部长、成华区文联主席周卫和李永才社长及与会人员共同见证下,四川福宝美术馆馆长向运华与四川省诗歌学会副会长、《四川诗歌》主编金指尖代表签约双方签订了文化合作协议,并对“四川诗歌(多宝寺)创作基地”进行了授牌。
签约
授牌
签约授牌仪式上,吴彬处长对四川福宝美术馆与四川诗歌诗刊签订文化合作协议、建立四川诗歌创作基地作了专题祝贺。李永才社长作了专题讲话,他说:打造书香成华有着重要意义。在省文联领导下,《四川诗歌》始终秉持为诗人服务,推动诗歌创作繁荣服务,注重新生力量培养,不断提升办刊质量,先后推出近2000诗人有质地、有内涵、有厚度、有温度的诗歌作品,被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中国诗歌网评为“中国最受欢迎20家诗歌刊物”。面对新时代,我们将继续努力,奋力开拓,与四川福宝美术馆深入合作,打造好“四川诗歌(多宝寺)创作基地”,按照成华区委、区政府的倡导和要求,组织好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诗歌作品,为进一步打造“书香成华”尽一份微薄之力。向运华馆长对加强文化合作充满信心,他在讲话中表示:一定要尽自己的力量,与《四川诗歌》共同打造好“四川诗歌创作基地”,为提升成华文化艺术氛围和文化艺术素养做出新的努力。
四川省文联新文艺处处长吴彬讲话
四川福宝美术馆馆长向运华发言
随后,在馆长向运华带领主持下,与会嘉宾及作家诗人们参观了四川福宝美术馆多宝寺一号艺术中心书画艺术展。福宝美术馆是一家集美术品收藏、研究、陈列、推广、鉴赏、交流、展览展示、美术理论知识传播与讲解为一体的综合性民营美术馆,长期以来以“关注本土艺术、培养艺术人才、传承优秀文化、促进文化发展、推动艺术发展”为学术定位,致力于打造天府书画高地、文化传承中心,大力推动周边业态发展和生活品质。
最后,《四川诗歌》编委编辑们在主编金指尖主持下,在多宝寺一号艺术中心举行了审稿会,并围绕审稿和编选工作进行了讨论,各抒己见,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和意见。
本次“书香成华”活动由成华区委宣传部、成华区文联、《四川诗歌》杂志社、四川福宝美术馆主办。旨在加快推进“书香成华”建设,大力营造“以文化人,以文润城”的良好氛围,深入贯彻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全民阅读工作的重要部署。秉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智慧,在实践中,努力走出具有时代特征、文化共享、融合发展的特色新路。
举报/反馈

封面新闻

2502万获赞 649.4万粉丝
封面新闻,亿万年轻人的生活方式。
封面新闻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