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县两级以服务白鹤滩水电站建设为己任,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会致富”的移民工作目标,高位谋划推进,抓实抓细搬迁组织实施和后续服务保障工作,5万多移民群众安居乐业,奔向幸福美好新生活。
昭通市强化组织,精准实施搬迁工作。为确保按期把库区1.7万余户5万余名移民群众安全、平稳地搬出来、稳下来,昭通市、巧家县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组织县乡村组四级近4000名包保干部和志愿者下沉库区一线,采取“一对一”方式,全面开展移民群众搬迁思想动员,全力帮助移民群众搬运家具、打扫卫生、疏解诉求,全力攻坚搬迁入住难题。同时,将8个安置区722栋移民房划分为533个网格,1000余名党员干部担任“网格长”“楼栋长”,全过程协调解决移民搬迁安置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难题。用艰苦卓绝的努力和辛勤的汗水,热情、周到、全面的贴心服务,打消了移民群众的种种疑虑,赢得了移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通过2个月左右的艰苦努力,5万余名移民别离故土,安全、平稳、有序迁入新居,保障了白鹤滩水电站按期下闸蓄水发电。
该市优化配置,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为切实解决好5万余搬迁移民的安居与发展问题,昭通市级及时指导巧家县优化了移民区行政区划,将县城安置区所在的白鹤滩镇调整为玉屏街道办事处和白鹤滩街道办事处,并结合安置区实际容量设置了11个社区。以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工作为抓手,建立新社区党组织,配备强有力的社区党支部班子,设立便民服务中心、后续发展服务中心、警务便民服务中心等“为民服务”一站式服务体系。调整“四包四保”责任,巧家县87家县直部门挂钩到村(居)民小组及楼栋,3100余名包保干部挂钩包保到户,负责跟踪落实安置后的各类诉求解决等工作。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在安置区建立体育锻炼活动场所、党员活动室、妇女儿童之家、老年活动中心等配套功能,并对安置区周边实施52万平方米花海景观布局建设,配置了花海步道、健身器材、篮球、羽毛球场、儿童娱乐设施、休闲座椅、洗手台、公共卫生间等,提升移民群众入住后生活品质。狠抓物业管理服务,结合创文创卫工作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及时治理移民安置区车辆乱停乱放、杂物乱堆乱放等问题。在玉屏街道北门安置区试点开设了社区“幸福餐厅”,解决移民群众中年满60周岁的老人和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及残疾、特困、事实无人抚养等弱势群体就餐问题。
科学谋划,推动库区持续发展。为切实解决好5万多搬迁群众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实现移民群众“逐步能致富”目标,昭通市县两级坚持把移民就业和产业发展作为搬迁后的头等大事,组织包保干部逐户开展家底清、政策清、配套清、产业清、就业清“五清”摸底。在8个安置区全部设立移民就业服务工作站,引进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进驻开展就业创业培训,实现转移就业21726人,开发首批移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410人,目前移民劳动力就业率达到87.55%。依托蓄水形成的高峡平湖景观,结合库区资源条件、人文风情和红色文化,精心组织编制了库区移民后期扶持“十四五”规划,投资规模10.76亿元(其中移民后扶专项资金4.7亿元),计划实施美丽家园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创业就业扶持、基础设施完善等30个项目。目前,已启动14个项目,完成投资2400万元。
昭通市始终坚持把库区和安置区稳定摆在突出位置,全面压实压紧市、县、乡、村、组和包保干部各方责任,加强信息收集、监测和摸排工作,通过“引导、疏导、倡导、指导、劝导”等方式,做深做细思想引导、政策宣讲、矛盾化解等群众工作,最大限度提升移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和谐稳定的良好社会氛围不断巩固提升。
云南网记者 谢毅 通讯员 赵平 李军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