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be or not to be”生存还是死亡,这个问题为什么会出现在哈姆雷特面前?
哈姆雷特的母亲和他的叔叔一起害死了自己的父亲,哈姆雷特发现了母亲的奸情之后。他很痛苦,对人生也充满怀疑,觉得人活着没有意义。
这种矛盾的心理让他有了“To be or not to be(生存还是死亡)”这个问题。他觉得自杀更好,可又对死亡充满恐惧。面对生死,他犹豫着,思考着是该“生存还是毁灭”。
哈姆雷特的这种矛盾心理就和荷小姐笔下的《三号心理咨询室》里描述的一样:多少人,以保护的姿态摧毁,用伤害的方式救赎。
荷小姐原名袁香荷,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影视编剧专业,她曾从事编剧与大学教师职业。在这双重职业生涯中,她发现现代社会青年人对生存和价值感普遍存在焦虑迷茫感。
为了让这个故事更专业,也更接地气,荷小姐进行了大量调研走访。《三号心理咨询室》叙述了两代心理咨询师的灵魂碰撞,记录了他们三十年跌宕起伏的职业生涯。
这是一场善恶交织的患者与家属交流,是一场是道德的辩论,也是一场情感的博弈。
一、柳映江和魏铭洋的茶话
想要了解一个人就要知道他的过去和身世。魏铭洋成功地挤走陈准,成为三号心理咨询室的首席咨询官。
没有想到的是,魏铭洋接待的第一个客人居然就是曾经闻名于世的柳映江。因为这个三号心理咨询室就是柳映江一手建立的。
三十年前心理咨询还是一门冷专业,柳映江以放弃继承遗产的代价获取了这个三号心理咨询室。
三十年后,他又以放弃三号心理咨询室的决绝姿态消失了,没有人知道原因。
当柳映江出现在魏铭洋的面前时,这个三号心理咨询室的故事才徐徐展开。
二、柳映江对乔总的爱与救赎
他们的认识是从一场采访开始的,确切地说是从一个挎包的偷窃伸展出来的。
柳映江去一个咖啡馆接受采访,到达地点发现挎包不见了,回身去找。找到了拿着包的乔总。
她误以为乔总就是窃贼,不由分说,一顿拳打脚踢,并把乔总拽到了咖啡馆。
再一次见面乔总是作为患者的家属来到三号心理咨询室的,他要求柳映江为悟空做心理咨询。
这是一场心灵的交流,这是一个柳映江走近他的机会和缘分。
悟空成为了他们两个人之间的媒介和交谈的话题,两个人彼此心有灵犀,却谁也没有主动提起。
柳映江自以为聪明,用咨询师的催眠术来探问乔总的心理,却被误伤。
她竟然把乔总和沈雀欢往一起凑,撮合他们。
她以为是在救赎乔总,却不知是在摧毁自己的爱情。
三、悟空在柳映江的关怀下成长
悟空是一个母亲死亡、父亲在狱中的孩子,孤僻、有思想。在柳映江的影响下,他也走上了心理咨询这条路。
悟空是乔总的外甥,被舅舅收养,长期居住在舅舅家里。
悟空比柳映江小15岁,他看得懂舅舅和柳映江的心思,一心想要柳映江做舅妈。
悟空从一个小学四年级自闭的孩子,到大学毕业成为一个优秀的心理咨询师,他都没有看到舅舅和柳映江在一起。
悟空的成长离不开柳映江。他打架、被叫家长,成绩签字都是柳映江来办理的。悟空把柳映江作为了家人。
悟空长大后接管了三号心理咨询室,也是在柳映江不辞而别的时候。这个悟空就是陈准,魏铭洋爱慕算计的对象。
在魏铭洋了解了陈准的身世之后,她向陈准发出了道歉信获得原谅,也获得了爱情。
四、好的关系源于近距离的沟通
柳映江之所以能够走进悟空的心里,这是因为她用心理师的方法让悟空放松下来,并且在日后给了他最大的安全感。
柳映江始终站在悟空的立场去面对老师校长,为悟空挡住外来的祸害,在一步步去疏导。
她在为心理患者解决问题的时候,也是如此,让患者一点点地放松警惕,把心里话说给她听。
温·卡维林说:“推心置腹的谈话就是心灵的展示。”而心理咨询师就是让患者能够做到推心置腹。
乔总用自己的生命证明了对柳映江的爱,同时他也得到了解脱。“其实解脱也很好的,毕竟所有的救赎都是在害你。”看似柳映江在挽救乔总的爱情,其实是在毁灭自己的爱情。
心理咨询师解开了他人的心结,却无法看清自己的心境,让自己的情感沦陷,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爱情。心中渴望最好,却不敢去抓取,这是人性的弱点吧!
《三号心理咨询室》这本书是笛安和李田倾情推荐的心理书籍。书中展现了两对恋人之间真实的情感故事,也揭露了人性的深处扭曲。心理病“就是变异的爱和扭曲的恐惧”,知名作家李田这样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