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望、闻、问、切是中医的四诊法,其中脉诊又为中医特色。现代医生把脉是通过手腕部的寸口位置,通过小小的脉搏跳动,洞悉身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令很多人觉得神奇无比。寸口脉诊法是谁确立的呢?他又归纳了多少种脉象呢?今天就带领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位脉学大师——王叔和。
王叔和,名熙,魏晋时期山阳高平郡(今山东邹城、微山县一带)人,著名医学家。王叔和性情沉静,勤奋好学,通读经史。他早年曾做过游方医,后因医术精湛被选为随军医生,担任太医令。王叔和晚年移居湖北襄阳,悉心为民治病,深得敬重,后人为其修建冢墓,名其地为“药王冲”。
王叔和对中医学贡献有二,一是著述《脉经》,二是编次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王叔和与《脉经》
脉诊是中医四大诊法之一,在辨证诊断中占据重要地位。不过当时的脉学文献大多散佚,零散而不系统,脉象又缺乏规范和统一。王叔和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诸多不便,指出“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在心易了,指下难明。”脉学的道理非常精微,理论的描述容易明白,但切起脉来,手指下却难以判断清楚,如果误断脉象将会导致疾病的误诊、误治。于是他经过多年的精心研究,在吸收《黄帝内经》《难经》及扁鹊、华佗、张仲景等医家的脉诊理论基础上,结合自己长期的临床实践经验,写成了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脉经》,为后世脉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脉经》共10卷,98篇。书中确立“寸口脉诊法”,提出寸、关、尺三部脉分候脏腑的理论,只需查看两侧手腕的寸口部,便能知晓身体的整体情况;归纳了24种脉象,即浮、洪、滑、芤等,逐一描述其指感形象并进行鉴别;并将脉象、症状、治疗紧密结合,对不同脉象的主病和治疗作了大量论述。
《脉经》成书后成为后世脉学的范本,被列为学医者的必读之书,并先后传到了日本、朝鲜、阿拉伯、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对世界医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王叔和与《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为东汉医家张仲景所作,成书后因战乱频仍,不少内容已经散佚。王叔和深知此书价值,不遗余力地四处收集,对《伤寒杂病论》进行核订、整理,编次成为《伤寒论》,使仲景之学得以保存和流传。
王叔和为保存中医经典做出了巨大贡献,金代成无己评价他称:“仲景《伤寒论》得显用于世,而不堕于地者,叔和之力也。”王叔和对医术精益求精,对学术承前启后,他勤求古训,创新理论,发扬医理,是后世学习的榜样。
来源:山东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山东省中医药推广交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