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上一根不起眼的钢丝绳,价值居然高达上千万元,放眼全世界,一共只有4个国家能制造。这根绳子究竟有什么重要作用呢?为什么那么难造?
别看全世界已经有11个国家算得上是航母国家,但真正具备自主研制建造现代航母能力的,只有美国、中国、俄罗斯、英国以及法国,而在这5个国家中,只有美国、中国、俄罗斯和英国能造出航母上一根特殊的绳子:舰载机拦阻索。
在很多人眼中,舰载机拦阻索只是一根普通的钢丝绳,看起来毫不起眼,但它却是航母上最贵的绳子,是航母战斗力的保障。没有拦阻索,固定翼战斗机将无法在航母上安全降落,很多国家就是因为缺乏这项技术,只能建造直升机航母。英国在建造本国“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的时候,受到资金限制,也没有给航母安装拦阻索,因此这艘航母只能搭载作战半径有限的F-35B垂直起降战斗机,并且无法搭载预警机、电子战机、加油机等固定翼特种飞机。
拦阻索还是航母舰载机飞行员的生命线。在航母上起降舰载机,比在陆地上难数百倍,重达数十吨航母舰载机,要在300米左右的航母甲板上,将速度从每小时200公里瞬间降低到0,就必须要用到拦阻索。拦阻索一旦断裂,造成的后果将不堪设想。
就在今年年初,美国“卡尔·文森”号核航母就发生了一起严重的舰载机降落事故。1月23日,一架F-35C战斗机在降落过程中冲出甲板坠海,航母上的4根拦阻索全部断裂,直接导致甲板上的7名工作人员受伤。
最严重的是2003年,一架F/A-18战斗机在“华盛顿”号航母上降落的时候,拦阻索突然发生了断裂,导致战机坠毁。虽然两名飞行员成功弹射逃生,但断裂后的拦阻索像鞭子一样,直接抽断了11名甲板工作人员的双腿,他们的后半生恐怕只能一直坐在轮椅上了。
世界第二军事强国俄罗斯,也发生过拦阻索事故。2009年,“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上的一架苏-33战斗机在降落时候,拦阻索发生断裂,战机一头扎进了海里。一个月后,“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上的拦阻索又出现故障,导致一架米格-29战斗机无法降落,最终燃料耗尽,被迫坠海。不难看出,拦阻索对航母和舰载机有多么重要。
那么,研制航母拦阻索有多么难呢,为什么只有4个国家能造呢?舰载机拦阻索其实是一套复杂的系统,而拦阻索本身还是一种消耗品,要求具有高强度、防腐蚀、耐高温等特性,同时还要求具有良好的柔韧性。
通常情况下,舰载机拦阻索系统由3至4根钢索组成,每根钢索又是由6根钢丝绳拧结而成,而每根钢丝绳又是由30根不同细度的钢丝拧成,钢索的内芯则是油浸大麻纤维。尽管如此,拦阻索在经过上百次的使用后,还是会发生断裂,这就要求每次舰载机降落后,必须有专人去检查拦阻索,并且要定期给拦阻索进行维护和更换,而这只是整个拦阻索系统的一部分。正因为拦阻索上集合了大量复杂的工艺,才导致能制造它的国家才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