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5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8.3%。其中,5月份出口1.98万亿元,增长15.3%,增速创近几个月新高。
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在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表示,根据目前全球的形势,特别是美国和欧洲的市场需求,当前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欧美、拉美、日韩等地的企业不能完全开工,未来对中国商品的需求量将会强势增长。因此,中国外贸订单有望在今年第三季度开始强势反弹。
在全国出口份额中约占20%的上海,也在逐渐消除疫情影响。
魏建国认为,上海有能力后来居上,把落下的进度弥补回来。因为上海具有三大优势,“这是其他城市所没有的”。
一是上海的基因是开放的,长期的开放所形成的一系列的意识、政策以及营商环境,将在接下来发挥出效果。
二是上海有一支强大的、高素质的经贸队伍。无论是对外谈判、吸引外资,还是以国际规则为基础的体系,整个团队在习惯、思维和水平上,都是全国领先的。这些优势并不是消失了,也会在疫情之后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同样不可替代。
三是上海具有强大的制造业、运输业、金融业基础。以浦东新区为龙头,上海在整个供应链产业链中担当链主的角色,暂时停摆会影响到长三角地区,但一旦主链条转动,就会带动整个链条同时转动,从而让长三角乃至全国都释放出后劲。
魏建国表示,下一步上海在奋起直追的过程中,要注重提高效率,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吸引更多的总部经济落地,同时加大落实RCEP和CPTPP等。上海的外贸将可能在提量的同时,实现质量的提升。
“外贸是个转换的关口,上海要抓住机会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上海有能力把全生产要素,包括土地、资本、人才、技术、信息等做到最佳配置。”他认为,这也是上海面临的更大考验。
关于部分产业转移和订单流失的问题,魏建国认为,靠近工厂、靠近市场这两点,被外商公认为是投资的绝配。而上海就是这样的目的地——背靠长三角的强劲供应链,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人均消费均位居全国第一。
“部分外资的转移也是试探性的,把中国成本较高的部分放到其他市场,但会把研发放在中国。外资在中国的布局已经发生了变化,他们也在提升产业链。所以对于外资流动的情况要关注,但更要分析转出去的是什么,进来的是什么。”他表示,就目前来说,中国的供应链和产业链仍然是效率最高也最完善的,人工成本比东南亚高但并不影响升级的进度。
对上海乃至全国的外贸持乐观态度的同时,他提出,要继续把基础打好,尤其是把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的跨境电商做好。这不仅能解决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就业,而且还能对整体物流的完善起到促进作用。
“拨开云雾见青天,接下来要集中精力走好下一步。”魏建国强调,一定要加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力度,这是主线和抓手,也是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础。在加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力度中,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推动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至关重要。
举报/反馈

第一财经

1442万获赞 211.9万粉丝
第一财经 专业创造价值
第一财经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