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济门遗址是体现世界海洋贸易中心管理保障的代表性遗产要素。它是宋元泉州城的南门遗址,记录了宋元泉州城市向南部拓展的历史,为城市南部商业性城区的重要地标,体现了官方对海洋贸易和城市商业发展的行政保障。德济门遗址是宋元以来泉州古城的南门遗址,南面紧临着晋江。它建造于13世纪,14世纪中、晚期(元、明两代)扩建,沿用近700余年。
至20世纪初,随着泉州近代城市的发展建设,南城门不再使用,后毁于火灾。21世纪初,泉州政府对德济门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实施了遗址保护措施,并对遗址的历史信息进行了系统的阐释与展示,使这一承载了丰富历史信息的古城门遗址重新呈现在世人面前。周边社区及城市居民非常热爱这处遗产,称之为“露天博物馆”。
德济门的建造与发展,与10-13世纪泉州海外贸易的繁荣密切相关。当时沿晋江的城市南部一带,成为重要的商品交易市场和外商云集的地段,人烟稠密,但每年江水泛滥时尽成泽国。1230年(南宋),郡守游九功于濒江一线建设了兼具防洪功能的城墙,开设两门,其中之一就是位于南端的德济门。
德济门遗址在价值上主要有三大方面特点:一是证实了宋元泉州城市在海洋贸易促进下向南部沿江区域拓展的史实,其各个历史时期的建造痕迹是宋元以来泉州城市发展的历史标本。二是城市南部商业性城区的重要地标,展现了宋元泉州地区政府对城市商业区的管理,体现了官方对海洋贸易和城市商业发展的行政保障。三是德济门遗址出土的伊斯兰教、基督教、印度教石构件是宋元泉州城市人群汇聚、多元文化共存的重要佐证。
经考古发掘的德济门遗址由不同时期的遗迹叠合而成。遗址坐北面南,面积近2000平方米,由花岗岩条石、废旧石建筑构件等砌筑而成,局部以白灰灌浆加固。根据建筑遗迹之间的关系,考古工作区分出南宋、元、明、清等各朝代修建的遗迹,遗址由北向南分别由南宋城墙遗迹、内壕沟及古拱桥、元明城墙及城门、明代瓮城、外壕沟等遗迹组成,整体呈现出由北向南扩建的趋势。
德济门遗址
【整体格局】
整体格局上有过三次发展,德济门及与之相连的翼城始建于1230年,其时天后宫(顺济宫)、顺济桥俱已建成,这里成为进入城市南部商业区的交通要道。门址在元代1352年进行了拓建,明代增建瓮城,清代重修加固瓮城的墙基,沿用至20世纪中期,历时700余年。2001年经过考古发掘,完整揭露出13世纪以来多次营建遗迹。
【宋代城墙遗址】
建于南宋绍定三年(1230年),沿宋代晋江岸线成弧状东西向延伸。考古发掘揭露长度31.5米,墙宽7.2-7.6米,墙体外壁用条石丁顺分层筑砌,墙心填土及少量碎石并稍加夯筑而成。
【壕沟】
壕沟建于南宋绍定三年(1230年),初为宋代城墙南侧的外城壕。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南扩城墙至壕沟以南,并改砌壕沟侧壁及沟底,作为内壕沟使用。壕沟考古发掘揭露长度47.2米,沟宽1.93-2.88米,深2.5-2.75米。壕沟两侧壁由条石丁顺分层砌筑。
【明代城墙与瓮城】
明代洪武初年(1368-1398年)在元代城墙基础上修建。现存城垣、门楼基础、门道、瓮城等遗迹。瓮城西墙内侧还保留有清代为加宽和加固明代瓮城而增补的一段城墙。
明代城墙在宋代城墙及壕沟南侧,东西向延伸,考古发掘揭露长度43.1米,残高0.5-1米,基宽4.8-5.45米。墙体外壁用条石丁顺分层砌筑,墙心填土及少量碎石并稍加夯筑而成。城门门道南窄北宽,平面呈“凸”字形,北端东西两侧保存有城楼墩台遗迹。门道铺架五条石桥板横跨于内壕沟之上。
【出土物】
遗址内出土了修城砖、石质建筑构件、明清时期的铁炮、铁弹丸等文物,并发现有一方17世纪刻有“盘诘奸细“四字的石碑。
【外来宗教石刻】
古基督教石刻:这方石刻一端是基督教的十字架与莲座,另一端是伊斯兰教的“云月”图案。 这证明了宋元时期泉州政府对各宗教采取兼容并蓄的政策,出现了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之间存在融合的现象。
来源: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