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一群人听觉非常敏感,他们是恐音症患者。然而所谓的敏感并不是代表声音越大越受不了,而是听到特定的声音就会产生焦虑、愤怒、恶心等情绪,譬如咀嚼声、呼吸声等等。是不是觉得自己中招了,别着急,一起往下看!
什么是恐音症
恐音症又叫做选择性声音敏感综合症,指对特定的声音产生愤怒、抵触、焦虑和讨厌的强烈情绪反应,有时候还会心跳加速、大量出汗、肌肉痉挛。甚至有些时候不仅是听觉,视觉也可能触发。
比如某恐音症患者对吃食物咀嚼的声音特别敏感,只要他看到有人把食物递送到嘴里的行为,他的恐音症就会发作。
恐音症的症状
小编自己也是一个对声音超级敏感的人,工作或者休息的时候听到一些微小的噪音就会异常烦躁。尤其是听到指甲刮黑板或者牙齿咬苹果的声音就会浑身上下都不舒服。敲黑板!但这可能并不是恐音症。这种现象是大多数人都会有的生理现象,指对特定频率的声音难受。
研究表明,2000Hz到4000Hz是人耳最敏感的反应区间,而那些造成不适的声音频段集中在2000-4000Hz之间。在听这类声音时,大脑的杏仁核和听觉皮层会变得异常活跃,杏仁核是管理情绪的中枢,所以听到这类声音会出现生理反应,难受、起鸡皮疙瘩等。
荷兰Amsterdam医学中心认为恐音症
是一种独立疾病,且同时满足以下5种症状:
全神贯注在某种人类制造的声音、视觉或感官的诱发物
诱发的强烈厌恶、愤怒或恶心的感受
因为情绪诱发强烈不良的生理反应
会积极避免接触那些引起强烈不适、愤怒或恶心的诱发物
这类不适、愤怒、恶心或避免接触诱发物的现象,不是其他疾病可以解释的,例如自闭症或注意力缺乏症候群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恐音症容易与其他症状混淆,比较明显的区别症状体现在是对特定的声音或视觉才会发作、通常是别人不会在意的声音、产生强烈的情绪和生理反应且通常是非自愿和不受控制的。
疑有恐音症怎么办?
上述症状可以用于自检,并不能用于临床诊断。怀疑自己有恐音症第一时间还是需要就医,寻求听力学家和心理学家的帮助。另外给大家提供一些改善恐音症的小方法:
听觉系统和管理情绪中枢的边缘系统神经有交错,可能因为某个偶发事件,让大脑与负面事件的记忆建立联系,导致后面听到同一声音,大脑就会想到不好的回忆而引发情绪。神经不断接收这个过程,就会加强刺激联系。我们可以通过声音和行为治疗来改善。
声音治疗
我们可以试着用一些声音转移注意力,比如轻缓愉快的音乐、自己的呼吸声等淡化已经建立的不良刺激联系。
行为治疗
放松训练、正面情绪连结、专注力训练、认知重建或者暴露减敏法等。
看到这里是不是对恐音症有些了解啦,恐音症可能就在我们身边,但它不可怕。就医第一选,训练能克服!听友们如果有疑问欢迎评论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