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心理是科学吗?
2.
什么是科学?
实证主义是指基于观察的实践,既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也不是谁有权威谁说了算。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说法就是人们的猜测,而不是经过观察得出的科学结论。
同时这种观察又不能是细碎零散的,必须是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收集到足够多资料,为了解决问题经过分析取舍,由此能得出结论,才叫系统性。
第二,科学的研究结果要产生公共性的、可检验的知识
这里的“公共性”是指提交给科学共同体。一项科学发现,如果你发布在微博上,是不能算具有科学的公共性的。提交给科学共同体的目的也是为了“可检验性”,即其他科学家能在同等条件下得到同样结果。
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奖的成就是他的光电效应理论,而不是相对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前者是被证实了的理论,而诺奖委员会当时始终认为相对论的支持证据还不充足。
这么一说大家就会明白,所谓的“超自然体验”、“心灵感应”什么的都不具有公共性,而如果媒体上某号称心理学家的人说他有重大发现,但是如果这些发现没有发表在重要的行业期刊上的话,也是不可信的。
第三,科学研究的问题必须真实可解、可以证伪。
什么叫“真实可解”?
认知心理学家史蒂芬·平克把“未知”分为“问题”和“悬疑”,
问题是可解的,而“悬疑”只能靠猜测,或者辩论。比如人性本善还是本恶就是玄谜。
悬疑和问题可以互相转化。比如在古代我们无法判断某个皇帝是不是私生子,这在当时是悬疑,但在现代运用DNA技术,这就是个很容易解决的问题。
可证伪性,就是说这个理论是可以被检验,被证明是有缺陷的。科学就是在不断地提出理论、检验、修正的循环中得到进步的。
比如我们通常所说的迷信,为什么叫迷信,就是因为人们说不出它的毛病在哪。即通常所说的“信则有,不信则无”。
弗洛伊德的理论现在已经不被认为是科学的心理学。在美国心理学会,认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人,现在不到10%。因为它不可证伪。就像荣格说的,弗洛伊德带领病人像孩子一样认识自己,却不负责为病人找到出路。
但因为弗洛伊德的名声太大了,对大众理解真正的心理学产生了误导。
(当然,我们不能说弗洛伊德的学说就绝对是错的,其“无意识”的理论仍被科学界普遍接受,但是滥用其中的某些理论和概念,一定是错的!)
同样,那些“心灵鸡汤”、“小故事大道理”也跟科学没关系。比如同样说小我和大我的关系,既可以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也可以说“大丈夫志在四方,不拘小节”。怎么说都是对的。无法反驳就不是科学,或者说这不属于科学的范畴。
3.
如何辨别科学的心理学和伪心理学?
自称为科学,但又不遵循科学方法的知识或理论,貌似科学,但无法用科学方法予以检验,甚至伪装成科学的骗局。
——伪科学
1984年3月,公交司机王洪成宣称自己配置出了一种特殊的母液。他把这种母液称作“洪成基液”,一种所谓水基燃料膨化剂。只需要将少量母液加入水中,水就能变成燃料,能量效率比柴油和汽油都高。且大部分原料是水,所以清洁,污染少。1992年8月14日,《人民日报》第4版刊文赞扬王洪成。1995年,在全国政协八届会议上,以何祚庥院士为代表的4位科技界政协委员联名提交提案,要求调查水变油的真相。1996年,王洪成被收容审查。1997年11月,王洪成被判刑十年。水变油骗局尘埃落定。
“酸碱体质”这个词汇是不是听起来分外耳熟?其实这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理论,也已经被许多科普文章驳斥过,但依然在国内养生圈被奉为“科学养生”的一套经典理论,一度深受养生爱好者的推崇。“酸碱体质理论大师”罗伯特·杨 (Robert Oldham Young) 冒充医生身份建议一位癌症患者放弃现代医学治疗方法,转而采用所谓“酸碱体质理论”进行治疗,结果误导患者导致病情恶化,被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当地法院判罚1.05亿美元。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并不相信心理学是科学,
这也是因为他们把伪心理学当成了心理学,
就好比把伪科学当初科学一样。
什么是伪心理学呢?
伪心理学是指那些貌似心理学但没有任何事实根据的体系。
与真正的心理学家不同,伪心理学家从不进行科学实验。
手相学、颅相学、神经语言程序学、星座学、心灵控制术等都是伪心理学。
例如,颅相学在它广为流行并有众多信徒那个年代(十九世纪初)里被算作是“科学”,但是经过科学假设和检验之后,已被完全证明是无稽之谈。
伪心理学到现在仍然很有市场,
一个是因为很多人没有能力区分哪些是科学心理学,哪些是貌似真实、实则骗人的伪心理学,
另一个也是跟“伪心理学”和“伪心理学家”的包装是密不可分的。
其中最常见的依然是媒体包装,还有网络信息的误导,就像是很多人并不了解百度百科之类的名人介绍,实际上也是可以个人自由编辑的。
那么重点来了
我们作为普通人,有什么方法可以轻松辨别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学的真伪呢?
第一个标准是:个案没有价值。这个很好理解,发生在一个人身上的事,没有推广价值或者可复制性。
为什么个案没有价值?因为某种方法对一个人有用,这其中起作用的因素有很多,没有对比,没有去除其他干扰,所以完全不可信。
在医学上有个“安慰剂效应”,在医学实验中,医生如果对病人说,我给你吃的是治疗某种病的特效药,但实际上,只不过是普通的维生素。但仍然会有一部分实验者吃药后病情有所缓解。这就是安慰剂作用,而不是药的作用。
所以当某个人说他采用了什么办法或吃了什么药治好病的话,到底是药起了作用还是安慰剂的作用,还是其他因素,完全无法判断。
既然个案不可信,但为什么还有人看了电视上某个人描述自己的治疗过程,就相信呢?这是因为这些案例都太生动鲜活了。
喜欢听故事是人的天性,比如一场讲座,人们记住的往往都是其中生动的例子而不是枯燥的理论。
大脑记忆会赋予生动的案例更高的权重,人们会更容易相信这些例子。
所以那些全靠鲜活案例进行宣传的心理学,千万不要相信。
第二个标准是:分清相关性还是因果关系。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并不意味着它们必然存在因果关系。
比如有数据显示,电线杆子多的地方,车祸发生率就高。电线杆和车祸这两个变量在这里是相关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并不是电线杆数量多导致的车祸多。
它们是通过第三个变量联系起来的,那就是经济发展程度。经济发展程度高,电线杆多,车多人也多,所以就有了电线杆数量和车祸数量的相关性。
当遇到心理学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分清两个变量之间是相关关系还是因果关系?
第三点标准是:随机对照实验
《时代》杂志说过:“随机对照试验是现代科学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在做实验的过程中,设置两组被试人员,其中一组作为实验组,来测试某种新药。另外一组作为控制组,不用药。这样就会排除其他的干扰。
以前人们之所以相信迷信手段能治病,就是因为没有设置对照实验,也就是一些伪科学无法证伪的原因。
以上三个判断标准,个案没有价值,分清相关关系还是因果关系,以及随机对照实验,让我们知道了伪心理学为什么不科学。但我们还需要知道,科学的心理学为什么科学。
接下来的三个原则,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科学的心理学
第一个原则:结论是个概率
心理学研究的结论跟其他学科一样,都是概率性的。也就是说某个结论在大多数情况下会发生,而不是说任何情况下都会发生。
大家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是如果即使你拿着医学界统计数据,去试图说服一个老烟民戒烟,他可能也会毫不在乎。他会举出几个大人物吸烟并长寿的例子来反驳你。
但特例不会让规律失效。根据研究,活到八十五岁的人中只有5%是吸烟者,95%属于不吸烟的人。
科学结论的“吸烟会导致肺癌”,它的准确意思应该是,医学有把握告诉我们,吸烟群体比与之相似的非吸烟群体中的人更容易死于肺癌。但它不会说具体哪些人会死,在什么时候死。这种关系就是概率,它不适用于所有个案。
结论是个概率原则,其实就是个案没有意义的另一面。我们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要把结论绝对化。
第二个原则是:渐进整合模式
在科学理论的发展和进步中,都是逐渐完成的,没有突发的新突破,也没有哪一个新实验可以一锤定音。所有的科学都是在无数次实验,无数个结论的基础上,不断进步的。这叫做“渐进整合模式”。
而且新的发现是能够兼容从前的理论的。就像有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牛顿定理照样是科学一样。
所以,当看到媒体上宣传所谓“前所未有的新理论”,“来自某国的最新科技”之类的说法时,就要提高警惕了。这不符合新理论取得进步的渐进整合原则,很有可能是伪心理学的骗局。
第三个原则是从理论到现实需要有个过程
科学研究分两种,一种是成果可以直接实际应用的,另一种是距离实际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基础研究。很多心理学研究都属于后一种。
很多人对心理学还要做实验这一点感到困惑,他们觉得实验室里的研究与生活毫不相干。其实这还真是误解。
比如法国神经病学家布洛卡发现左脑额下回病变引起运动性失语症,引发了人们对左右脑的研究,发现左右脑是独立工作的。这项发现让治疗早期癫痫病人成为可能。
而布洛卡的发现就是通过在实验室解剖遗体发现的。
同样,一些针对动物的实验,比如巴甫洛夫和狗的条件反射实验,其实验成果就可以用来解决人类社会中自闭症儿童的治疗、酗酒和过度肥胖治疗、焦虑障碍等各种问题。
所以,正确认识科学心理学,就要正确理解心理学也是需要在实验室做实验的。一些基础研究暂时无法使用到现实生活中,并不据此就怀疑它不是心理学。从理论到应用是需要有一个过程的。
最后
要特别说明的一点:
近日要览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习近平关心科技工作者的故事
习近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习近平:从小就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
习近平:人权保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习近平:守住拒腐防变防线,最紧要的是守住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