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弗洛伊德
痛苦来自于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欲望。
1880年12月,维也纳医生布洛伊尔接诊了精神分析史上的第一个病人——安娜O。布洛伊尔使用催眠和宣泄疗法让其病情好转。
弗洛伊德由此受到启发,发现人存在两种意识形态,一种是能够清楚觉察到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状态,即意识状态。还有一种是在通常情况下,无法觉察到的状态,但是通过口误、笔误、梦和自由联想,能够窥见其存在,这就是潜意识状态。潜意识中藏着本能冲动,以及那些不被社会行为规范所允许(也包括不被自己允许)的欲望。因为这些冲动和欲望令人不安、焦虑和恐惧,因此需要把它排除在意识之外。这样人们才能心情宁静,投入当下的工作和生活。
弗洛伊德认为,神经症病人的症状或心理困扰常常是可以找到原因的,这就是因果论原则。而这些原因并不是外在的失恋、失业、疾病这些诱因,而是深藏在潜意识中。那些没有被表达和满足的欲望,那些没有被消化处理的创伤、情绪和情感,会像幽灵一样影响着当事人。当这些原因被一一揭露,也就是潜意识意识化时,病人的病情就可以好了。
弗洛伊德认为,在引起人们心理困扰的最常见的潜意识冲突是俄狄浦斯冲突,也就是说一个孩子爱上了他的异性父母,想要独占异性父母,但这个愿望受到了同性父母的阻碍,这时他可能产生一系列的内心冲突。比如他一方面渴望占有异性父母,但又害怕被拒绝;他一方面痛恨同性父母的阻碍,想要攻击同性父母,但又害怕被惩罚,或者失去同性父母的爱。如果他在这个关系中胜出,他又可能感到恐惧和内疚;如果他在这个关系中失败,他又可能觉得自己特别无能,不被人爱。这就是三元关系。而这个关系又是一个人社会化的基础。是人们必经的阶段。
二 自我心理学
成熟的防御机制,促进更健康和更自由地生活。
弗洛伊德的弟子,荣格和阿德勒由于不赞成弗洛伊德的某些观点,与其分道扬镳,创立了分析心理学和个体心理学。而他的另外一个弟子汉斯.哈特曼和他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继承其后期的自我心理学思想,系统总结和扩展了自我防御机制的研究。
被压抑在潜意识深处的欲望和冲动,总是在渴望表达和满足,自我就会动用一些方法,去压抑和处理这些潜意识的欲望冲动,这就是自我防御机制。比如压抑、隔离、分裂、否定等,让自己意识不到,或者是利用投射、置换、升华、利他等方式变相满足。
如果防御机制不成熟、刻板或者失效,就会影响一个人的功能。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在环境中更好地发展,就要有更成熟更灵活的防御机制。既能适应社会要求,也能满足自己的愿望。从而更自由,而不是更压抑地生活。安娜弗洛伊德的工作对北美精神分析产生了巨大的、持久的影响,出版了《自我和防御机制》一书,并开创了儿童精神分析。
三 自体心理学
活出独特的自我。
海因兹.科胡特1913年出生在维也纳,那时弗洛伊德已经57岁。他的求学经历和弗洛伊德相似。1937年,科胡特年仅四十多岁的父亲去世,年轻的大学生陷入了哀伤抑郁中,他找到了艾宏恩做精神分析,2~3月后他的抑郁情绪消失,并且对精神分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38年,因为维也纳被德国占领,82岁高龄的弗洛伊德在朋友和家人的帮助下离开维也纳,很多人都去车站送行,25岁的科胡特也在其中。当弗洛伊德向大家挥手告别的时候,科胡特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感觉,他觉得弗洛伊德是在向他挥手,而且具有“星火相传”之意。这种感觉后来成为了科胡特在精神分析道路上强大的精神力量。
而确实在次年,弗洛伊德就去世了;科胡特也患上了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很难治疗的疾病——肺结核,但科胡特神奇地治愈了。1940年,他到了美国芝加哥。像弗洛伊德一样放弃了后来获得诺贝尔奖的生理实验室,经过4年的分析性治疗,加入了芝加哥精神分析中心。该中心沿用的理论体系是经典的弗洛伊德学派精神分析和自我心理学。科胡特成长迅速,1949年就开始个人执业。不久后就成为督导师和训练分析家。1950年后,科胡特人到中年,在圈子里非常受欢迎,并且很有声望,并且被提名为芝加哥精神分析协会的主席。
但是,在面对25岁的F小姐的治疗中,他感到越来越困惑和挫败。他们每节的治疗常常从一种友好的情绪开始,但会谈到一半的时候,F小姐就会变得极度愤怒,因为她难以忍受科胡特的沉默,她感觉她从科胡特那里得不到任何支持。这种情况持续了很久,让双方都很不满意和挫败。科胡特试图对F小姐的愤怒给出俄狄浦斯冲突的移情诠释,但毫无作用,并且加强了F小姐的愤怒。科胡特试图让F小姐明白,她对他的愤怒,其实是对过去的爱和恨的客体的愤怒,但依然没有用。通过寻求督导,和同事讨论后再去工作,也一无所获。然后,同事们一致认为这是一个无法分析的病人。
但科胡特并没有放弃。
他反复思考F的各种反应,决定放下自己十多年的训练理念,放下所有的诠释,而让自己作为一个人去听听病人到底想表达什么,为何如此愤怒。当他只是去倾听,去简单重复F小姐的话时,她就能平静下来并感到满足。科胡特发现,F经历了无法获得共情的童年,她在寻求他人的共情性回应时频繁受挫。在治疗中,她回到了早年生活,她需要科胡特扮演那个能共情性回应、能镜映她的父母,她需要他人的回应来增强她脆弱的自尊。
F小姐的案例促发了科胡特的思考,他认为做心理治疗的时候,理论不应该放在前台,而应该放在后台,理论是思考的工具。并且,这也促成了他对精神分析理论的重新思考。由此,科胡特发起了“自恋研究小组”,每周聚会在一起讨论自恋的问题。1971年,科胡特的著作《自体的分析》出版,讨论了对自恋障碍的分析。获得了精神分析界的广泛好评,因为它填补了经典精神分析对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空白。
科胡特在此基础上继续研究,他认为心理体验的核心,不是弗洛伊德假设的攻击和性的幻想、欲望和冲突,而是需要共情性的回应,以唤起、维持和增强积极的自我体验,而这些积极体验对维持人们的心理功能至关重要,而这些也正是他们在成长经历中所缺乏的,于是他在1978年出版了《自体的重建》,并第一次提出了自体心理学的概念,他认为这不是对经典精神分析的补充,也不从属于于它,而是与它相平行的一种理解人类心灵结构的理论。他在书中说到“自恋,现在合法了。”
尽管他受到了经典精神分析的排斥,但是他的理论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性观,和弗洛伊德的已经不尽相同,并且他的观念很符合当时美国的人文思潮。一种尊重自我感受、自我体验,从而能够尊重他人感受和体验的一种生活理念;一种热情而自信的生活态度;一种活出自我独特性的人性观。在当今我们的国家,很多空心病的人,就是因为自我的主体体验、自我的独特性很少被尊重,很多事情都只是被别人安排造成的。
在科胡特之后,利希腾贝格成为自体心理学动机理论系统的发展者;史托罗楼创立了主体间学派;2010年后关系性精神分析也蓬勃发展起来。当我们感受到我们和另外一个人关系的时候,我们都会感受到这种关系,每个人自己带来一种主体的体验,是一种流动性的过程。
四 客体关系
关注母婴关系: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
在英国,客体关系从克莱因开始发展起来。克莱因接受过弗洛伊德的两个重要的弟子费伦齐和亚伯拉罕的分析,并对婴儿观察发展出浓厚的兴趣。弗洛伊德关注的是3~6岁的俄狄浦斯期,而克莱因把兴趣投向了儿童发展的更早期,也就是0~3岁。她更关注母婴关系互动对婴儿心理的影响。因为和安娜弗洛伊德理论上的冲突,因此两派经常开战。而两边不站队的成了了独立学派,也就是狭义的客体关系理论,代表认为有费尔贝恩、温尼科特、巴林特、甘崔普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