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这里是云嘻嘻^^
想问问,你在人际交往中容易感到焦躁不安吗?
——麻烦你现在回忆一下,你和你亲密的朋友或伴侣在一起时,是以下哪个状态呢?
①对于亲密关系,容易感到焦虑和不安,甚至希望并且需要对方的一举一动都在自己的掌控中,只有这样才会安心。
②对于亲密关系,会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恐惧感,遇到问题只希望自己独立解决,而不是由身边任何一个人插手。
③对于亲密关系,持有乐观态度,希望彼此既可以相互依赖,也能够相互独立,需要时在身边出现就足以安心。
不知道大家属于哪一种呢?
其实出现在你身上的这种情况,正巧是你原生家庭的“投射”,也就是说,你的原生家庭的互动模式、你原生家庭的人际关系,会在不经意间为你定下了一个处理关系的框架。
比如说②选项的宝,你的家人或是父母是否经常忽冷忽热?——这很大程度上就是你长大后在人际关系中容易焦虑、渴望控制的根源,但更糟糕的是,大概率你也会对相同特性的人更依赖——因为你需要在熟悉的情绪里寻求安全感。
难道这就是个死循环,没办法摆脱了?
——有办法的。
——因为这种依赖是可变化的。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其实也不难,简单三步。
第一,首先要认清自己的情感依赖属于哪种类型,是单一的,还是交叉的。
①安全型:小时候,你的家人或父母,总是能够及时和有效的回应你的需求,那么长大后你也多半不会排斥亲密关系,能够与人彼此尊重和依赖,既能明确传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也能回应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②痴迷型:小时候,自己的需求偶尔会得到回应,长大后就会变得强烈渴望承诺和依赖,担心被忽视和冷落,担心失去也担心自己来不及回应或帮助对方,希望能通过掌握动态来洞察他人是否还在意自己。
③恐惧型:小时候,因为自己的需求极少能得到回应,于是开始用“羞耻”来回避,会觉得是自己做得不够好,并且用消极的疏远和冷漠以保护自己,与“疏离型”的情况相同。
④疏离型:小时候,因为自己的需求极少能得到回应,于是习惯用“愤怒”来回避,认为是父母或其他家人做得不够好才会让自己处于如此境地,久而久之也会变得异常独立和自主,不仅不会向他人提出需求,同样也不希望他人对自己寻求帮助,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上,甚至会陷入一种假亲密关系。
怎么样?认清自己属于哪一种、或哪几种了吗?
第二、时刻自我检查。
就像前面所说的,这种依赖类型是可以变化的,所以要经常检查自己属于哪种类型。当然了,这种检查绝对不是自我否定,只是需要你用变化之心看待自己,给自己更好的帮助。
第三、保持积极的心态,学会包容和成长。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找一个依赖类型更安全的人发展长期关系,朋友或是恋人,在这个过程中,有两个动作一定要做:一是学会辨别对方的类型,二是学会真诚地达自己。
以下两种情况只要有一种,那就绝不会是你要找的那个安全的人:总是给出模糊信号,像是喜欢又不像;对方在过去没有长期稳定的亲密关系。
和安全的人相处,会让你有不同的视角看世界,让你学会规避和成长。
比如说回复微信这件事,焦虑的你会认为是不被重视和忽略,而安全的人则认为是对方在忙,久而久之,对于没有被及时回复这件事,你就不会那么焦躁不安了。
在人际关系中容易感到焦躁和不快乐的宝,不妨试一试!
如果我的内容对你有所启发,欢迎关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