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为纪念谁设立的?”“人们在端午节都要吃什么?”……扫码、答题,答案很简单对不对?那么恭喜你,“博物馆里过端午”活动入场券到手了!端午期间,这场由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推出的特别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答题入场、体验民俗,整个活动形式新颖,寓教于乐,参与的家长和孩子们纷纷表示收获多多。
▲端午民俗体验现场。(赵欣摄)
中国传统文化里的端午习俗是“博物馆里过端午”公益游园活动的主题。活动负责人告诉记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自古以来,端午节习俗大都围绕驱邪避瘟的主旨展开。其实,在我国古代的不同时期,端午节的习俗也各有不同。比如,战国时期人们认为,端午时节草药茂盛,效用极强,于是流行药草沐浴;汉代时开始佩戴五色丝和桃印等;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出现角黍和竞渡,演变至今,就成了今天的吃粽子和赛龙舟习俗……”
▲参加民俗体验的孩子。(赵欣摄)
这些古代端午习俗中的一部分,被三峡博物馆巧妙设计改造,呈现在了广大市民面前。活动中主要安排了四大民俗体验,分别是起源于汉代端午节的五色丝制作,流行于隋唐宋元时期的端午节习俗射柳、赠扇,以及流行于明清时期的端午荷包制作。记者注意到,超过300组市民通过扫码答题获得入场券,参与到这些民俗体验中。
五色丝是最早的端午节饰品,佩戴它据说可以避邪和防止五毒近身。在五色丝制作环节,每一位参与者都领到了一份五色丝,带着美好的祝愿将它们缠于腕间。赠扇环节,参与者可根据喜好领取不同形制的扇子,亲手描绘喜欢的样子,再送给亲朋好友。射柳环节,参与者们体验回味了流行于辽金宋元时期的端午习俗。荷包制作环节,参与者们将艾草、薄荷叶放入喜欢的荷包中,DIY出专属于自己的端午荷包。
无论是五色丝、扇子、荷包还是射柳,都是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人们对端午节最佳的纪念,博物馆将这些习俗汇聚到一起,通过游园的形式,完成一场跨时空的端午习俗交接;时间在变,过节的人在变,但文化不变,过节的那一份祝福永远都不会变。
举报/反馈

重庆日报

80.1万获赞 5.9万粉丝
重庆最权威信息一手发布!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