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存在着一种无私的信念,它也许是一张药方,上面填的只是“助人”这一味药,却足以疗救大半,甚至药到病除;它也许是沙漠中的一小方绿洲,即便里面的湖水是苦涩的,却浸润了干燥的舌喉,让步履维艰的人继续向前;它也许是茫茫大海中的一座孤岛,让无依无靠的心有了着陆的希望,划桨的气力甚至翻了几番。那是珍藏在一方小小天地里的爱心,清澈到没有一丝一毫的杂质,窗明几净,简单朴实,却能照亮一株株有梦待放的花蕾。
———致“向阳花开”爱心支教团
(一)
东平街道百户庄村位于泰安市东平县西部,它前靠大清河,背依白佛山,西连水浒影视城,中通贯中新大道,秀美淳朴的村庄景致令人流连忘返。
2018年年底前,百户庄村还是一个省级贫困村。百户庄,百户庄,全村百余户,大多挣扎在贫困线上下,因病致贫,因残致贫的事屡见不鲜。由于村里经济结构单一,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外流,留守老人与儿童便成了百户庄村那一道“极为伤痛”的疤痕。
“第一眼看到百户庄村里的孩子,便有一股说不上来的心酸与心疼。他们躲在房门后怯怯地望着你,眼神中充满了困顿与无措。”泰山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向阳花开”爱心支教团队长王翔说。
留守,是陪伴的缺失,是情感的空洞,是花开在无人问津的暗处,被浇灌以孤僻、自卑与敏感,然后无处是从,随风飘零。
这是“向阳花开”爱心支教团第五次来到百户庄村。在过去的四个年头里,百户庄村始终奋进在脱贫摘帽的路上,努力向好,一年换一个新样,这是每一位“向阳花开”爱心支教团队员有目共睹的。
支教团副队长袁园就曾在她的支教日记本中这般写道:“原来的村庄房子都是茅草房、土房、砖房与瓦房,原始的,颓败的,破落的。唯一宽慰的是那时候的村里有咸豆浆、南瓜子、糖人、甜杆……那时候的村里家家有泉水,户户有垂柳。可是现在的百户庄村不同了,每家每户都变了样,村里盖上了整齐的小洋房,铺上了宽敞的柏油马路,交通便利了,商铺市集也多了起来。是啊,每一年的百户庄村都在变化,楼房、设施,包括孩子们的身高……但也有些东西却始终没变,比如孩子们对‘向阳花开’的期待……”
百户庄村发展得越来越好了,百户庄里的孩子们亦是如此。尤其是当知了开始声声叫起了夏天,池塘里繁盛的荷叶遮盖了游动的鱼儿,孩子就开始盼望起来了,盼望着能再度遇见温暖且美好的“向阳花开”……
(二)
87公里,一个半小时的车程,这是泰山学院与百户庄村的地理距离。
在赴百户庄村的大巴车上,新队员们兴奋且激烈地讨论,憧憬着未来几日支教的生活,而老队员们则沉着心在本上写写画画,回顾着出征仪式上老师的嘱咐,思索盘算着接下来的一些安排与计划。
车终于驶进了百户庄村,老队长王翔特意提醒了一句:“百户庄到了,这就是我们接下来奋战的地方!”
话音刚落,四五个孩子突然闯入了眼帘,跑着跳着跟在大巴车旁,“呵!果然又是高成波他们几个!”王翔定睛一看,会心地笑了。
“师傅,麻烦车开得慢些,停在前面村委的门口就行。”王翔边跟司机师傅打着招呼,边向奔跑的孩子们招手问候。
车停在了村委小院的门口,几个老队员刚一下车便被跟车的孩子们紧紧抱住了。
久违的再度相遇,一张张稚嫩的脸庞上流露着梦圆那刻的欢喜,像极了不远处山坳上那簇向阳而开的野山葵。
“第五次更为热烈地欢迎你们的到来!”百户庄村村党支部书记蒋言军爽朗地笑着,黝黑的脸庞衬得两排大白牙更为明显。
“向阳花开”爱心支教团受到了百户庄村的最高礼遇。蒋书记本想着安排队员们住在条件稍好的村部招待所,但被支教团委婉拒绝了。选择继续扎根“老地方”——村委的会议室。“向阳花开”有自身的考虑:一方面是队员们不想太过叨扰麻烦村里,一切能自己的克服的,尽量自己克服;另一方面熟悉的大本营与生俱来便有着一股亲切感,无论是对于支教团还是村里的孩子们。
几个孩子帮着支教团将行李拎进了村委会议室与几间作女生卧室的办公室,队长王翔将自己特地带来的水果糖奖励给了他们,并专门向他们布置了一个重要任务:挨家挨户去通知村里的孩子们,让孩子们知道明天“向阳花开”课堂又要开课了。
一收到指令,高成波便领着那几个孩子,似箭一般地蹿了出去。百户庄村,有着百余户人家,要是支教团的成员挨家挨户去拜访,一个下午也未必能跑遍。可对于六年级的高成波来说,几个孩子简单分下区域,然后随着上门告知过程中,参与的孩子如同滚雪球般越来越多,不一会儿,这般任务便执行完成了大半。
最后,是成波与传程两个小朋友回到了村委会议室,成波掰着肥嘟嘟的手指盘算着目前确定明早能来上课的小朋友,传程站在一旁时不时进行补充解释。最后能确定来的大概有十来个孩子,还有三四个孩子,成波说他们的家长还没给准信。于是,王翔与队员海颖让成波和传程带路,一家家再度登门拜访,向那些孩子的家长耐心地说明来意及未来几日支教课程的相关安排。其他成员则在会议室手绘着支教团开课海报,争取张贴在村里醒目的位置,号召更多的孩子随时参与进来。
能多带给一个孩子向阳花开的快乐,就一定要全力以赴地去争取一番,哪怕再苦再累,这便是“向阳花开”支教团始终不渝恪守的信念。
(三)
“大伙儿早点歇了,明天可是开学第一课喔,要打起精神,争取让孩子们喜欢上咱们的课!”王翔对着全体队员说道。
老队员们会心地笑了笑,便开始收拾起来。而新队员们有的还在备课本上涂涂写写,有的还在三两成群策划讨论,像打了鸡血一般,充满干劲,毫无困意。
“同志们,抓紧时间休息休息了。不然你们可得后悔!”老队员赵芬芬对着新队员们故意卖了个关子。
大概是出于第一次为孩子们上课的新鲜感,许多新队员显得尤为兴奋,有几位甚至备课到了凌晨。
第二天清晨,质朴宁静的百户庄村被几声鸡鸣闹醒。因为村里大多是留守老人和孩童,老人们少觉,一般都是睡得早起得也早,这样的作息自然也影响到了村里的孩子们。六点刚出头,便有几个孩子结伴来到了村委会议室,他们很娴熟地从窗台上找出钥匙,打开了门。
一开门,惊得两个男队员一骨碌坐了起来。睡眼惺忪间,伴着的是那几个孩子们清脆爽朗的欢笑声。
因为今年新队员有所增加,村委的办公室相对紧张,两个男队员主动请缨将床铺打在了给孩子上课的会议室里。哪承想,孩子们竟那么早赶来上课,呵欠连天间,两人才恍悟昨晚老队员们一直劝着早点休息的缘由了。
两名男队员紧锣密鼓收拾着床铺,开始洗漱。早到的孩子们非常懂事,他们就像商量好了一般,不约而同地帮忙打扫起会议室。这般简陋的临时教室,对于孩子们来说,却也是极为珍贵的。
七点左右,支教团的成员大部分都起来了,有起得早的便给队友们做早饭,有的则照看起早到的孩子们,默契的配合让每一个环节流转得井然有序。
(四)
第一天来的孩子跟预期一致,总共来了十六个,年纪从五六岁到十三四岁不等,年龄年级参差不齐,跨度较大,应对这样的状况,有着四年支教经验的“向阳花开”早已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以兴趣课为主,寓教于乐;以知识点为辅,专项巩固”。
所谓兴趣课,支教团成员几乎是用上了十八般武艺,卡纸、蜡笔、太空泥、积木、绘画本、口琴等工具轮番上阵,美术、手工、舞蹈、声乐、书法等课程是应有尽有。
“老师,你看我的新衣服!”调皮的高旭将破了洞的报纸套在了自己身上,犹如半件简陋的盔甲。就因为这个小举动,一堂主题为“变废为宝”的环保创意秀拉开了帷幕,老师与小朋友们一起配合,就地取材,创新点子,联手制作。塑料瓶花盆、纸盒子遮阳帽、塑料袋雨衣、竹筒子花洒等,一件件饶有创意的手工品,瞬间激发了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象。
每年支教前,支教团总会想方设法搞点不一样的新鲜玩意带给孩子们看看。这次下乡前,副队长袁园向学校里爱剪纸的同学特意要来了几幅精致的剪纸作品,顺道还偷学了几招剪纸技巧。一天课始,袁园将几幅剪纸作品呈现在了孩子们面前,正当孩子们惊叹于这些精巧的手工剪纸时,袁园跟孩子们打起了赌,说自己也能将红纸剪成这般样式。孩子们纷纷表示不信。身教更胜于言传,副队长袁园当着孩子们的面,一刀一镂间,不一会儿便剪出了一幅精致的窗花。果然,饶有兴趣的孩子们做了一天的剪纸都不觉疲惫,虽然费了许多纸料,但也裁出了不少好作品,百户庄村委还特意将村口的宣传窗让出两块,展示孩子们的剪纸佳作。
一分钟能干什么?支教团老师可以在黑板上工工整整地写下12个汉字,写下三两句唐诗,或者定义下一个新鲜的概念,把孩子们童真的目光集聚,激发出他们求知的渴望,从此打开新知识的殿堂。
那一小时又能干什么?支教团老师与孩子们可以用积木搭出16座小城堡,可以用太空泥塑出48个奇形怪状的小物件,也可以用彩色卡纸折叠出上百个爱心,筑造起童话里浪漫的小世界,在这热情且圆梦的一小时里,孩子们只管尽情享受着创意与想象的碰撞。
“每天看着孩子们一点一点的进步、满心欢喜的收获,或许这就是我们用心用情上好每一堂课的意义。”队员王涵扬用一句极朴素的话语诠释了独属于“向阳花开”课堂的小小定位。
(五)
极寻常的一堂折纸课,任务是教孩子折出一个“爱心”。许多小朋友在支教团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加上三三两两小伙伴的互相帮忙,很快就完成了任务。但少言寡语的超超却独自在角落里磨蹭,这引起了支教队队员郑华的关注。郑华悄悄坐到超超身边,看到超超手中的卡纸上布满了折痕,看样子是尝试过很多遍了。针对超超内向且要强的性格,郑华多采取了暖心鼓励的方式。超超折爱心过程中正确的步骤,郑华竖起了夸赞的大拇指,到了错误的步骤,郑华便手把手耐心地帮超超纠正过来,为了不伤害超超的自尊心,郑华有时也会故意顺着超超自创的折纸方式进行补充完善。很快,超超折出了第一颗爱心,紧接着第二颗、第三颗、第四颗,甚至于折出了较其他同学不一样的爱心样式,郑华特意还将超超自创的爱心取名为“超爱之心”。懂事的超超取出一颗折得最好的“超爱之心”,拿来一支彩笔,问起郑华:“老师,您叫什么名字?”郑华随手在一张废纸上写了自己的名字,超超就模仿着郑华的笔迹,一笔一划将郑华的名字誊到了爱心折纸上,随即也把自己的名字写了上去。写完后,超超对着那颗爱心哈了口气,便递送给了郑华:“老师,这颗爱心送给您。”那一瞬间,郑华的心底涌过一股暖流。
赠予爱心,这个小而暖的举动,引起了郑华对超超的关注。超超一直被爷爷奶奶照顾着,爸爸妈妈常年外出务工,一年里顶多就过年回来待几天。超超内向,不敢与其他小朋友交流,但她又渴望被关注,向往着能够融入大伙的学习生活里。她是支教队开课后的第三天,由爷爷奶奶一起送来课堂的,朝里向西的一侧桌角,她就乖静地待在那里,几乎没有任何声响。
其实类似于超超这样的孩子,班里还有几个。通过几次支教的经历,“向阳花开”的队员们发现,村里留守的孩童分化出了两类极端,一类是极为内向乖静,而另一类则是尤其外向闹腾。闹的是敞开心胸直接表露着需要被肯定,而静的则是默默祈祷渴望着能被关注。
针对这样的现象,郑华在一晚的团队总结会上特意将此问题提了出来,引起了队里的激烈讨论。
(未完待续)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