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思考一个问题:
有个女孩儿上高二以后就不想学习了,她跟父母说:考大学也没什么意思,学习太苦了。我在家里待着我感到很舒服,到学校里后感到非常不舒服。
凡是厌学的孩子,都有这种表现:坐在课堂上就像坐在监狱里一样,就是心身都感到不舒服,内心感到烦躁,全身感到这也不舒服那也不舒服,然后就回家了。
这种孩子不上学的理由很简单:我在家里很舒服很快乐,我在学校里不快乐,所以我应该待在家里。
有些父母就支持了孩子这种行为,因为他怕孩子在学校里压力大了之后得病。
我们来思考一下,孩子这种行为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机制?我们把神经系统的异常先放到一边去,暂时不作为我们探讨的原因,我们单单从认知的角度来探讨。
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实验:老师在课堂上布置了一篇作文,同时也布置了几道数学题。老师说:“今天是周末,我给你们布置了一道作文题,又布置了五道数学题,但是你们可以做,也可以不做。如果你们不想做,那就不做了,如果你们想做,那你们就做吧“。
周一你让老师去问:“你们谁把这篇作文写好了,谁把这五道数学题做好了?请把作业交上来“。
你想一想,多数同学是做了还是没做?我相信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同学没做,不信你自己亲自做个实验,在你孩子面前做实验。
这样就给我们一个思考,其实人在天性上是倾向于不学习的,准确地说,人在天性上倾向于排斥学习,被动学习。也就是说,人很难接受别人让你学、别人叫你学的这种学习形式。
一般人是不接受,或者不轻易向别人接受学习的观点,那么这是什么原因?
这跟人的天性有关系,因为人的天性是好逸恶劳,避繁就简,避重就轻,避苦从乐,几乎所有人都倾向于这种天性:繁重的我不喜欢做,轻的我喜欢做;苦的事情我不想做,快乐的事情我做。
你叫大家下管子去,吃饭去,搓一顿,大家马上脸上都是笑容,你让他干活去,大多数人都不愿意。
但如果我们任凭这样的天性,或者先天的倾向性来占有我们的心理,指导我们的生活,主导我们的行为,社会能进步吗,个人能发展吗?断然不行!
所以我们就必须接受社会对我们的要求,而社会对我们的要求和我们自身的愿望常常是矛盾的。
社会对我们的要求是什么?社会对我们的要求就是参与社会合作,从事社会劳动,简单的总结就这么两句话。
你将来得劳动,你得从事社会劳动。你在你们家院子种菜供你自己吃,这个不叫社会劳动;你在地里种菜,你把菜卖给别人,你再拿卖菜得来的钱,再买衣服,买你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这就叫社会劳动。
我们自己一个人往往做不了什么,我们需要合作:比如说流水线——就是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把所有的环节组合起来才形成一个产品。
我们可能只在这个环节上负责一样工作,从事社会合作和社会劳动,这是我们每个人应该担负的社会责任,而社会的发展要求有复杂的劳动者。
社会所积累的知识、经验、技术和智慧,需要我们来传承,这样社会就对我们有要求了。
人的成长就是要成为一个社会性的人,具有社会属性的人就是要承担社会责任,就是要从事社会劳动,就需要从事社会合作,所以才要让我们学习的。
学习至少有两个重要的意义在里边:第一个就是我们的祖先,以及我们的上一代人逐渐积累的知识,需要有人不断地继承和发展。如果大家都不学习了,这个知识就断裂了,就出现了断层。
我们不但要继承以往的知识,我们还要发展以往的知识,但首先是继承的问题,我们每一个人活在社会上,都或多或少承担着这样的责任。
第二,我们要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具有社会劳动能力的人,如果一个人不学习,他将来就很难从事于社会劳动,最多只能端盘子端碗之类的体力活。但是,社会对从事体力活的人数要求是有限度的,大多数人都要从事专业性的劳动。
专业性的劳动的前提是什么,就是学业。学业是为专业服务的。
比如,你将来当一名刑侦警察,从事刑侦工作,你就必须学《刑侦学》,《犯罪心理学》、《痕迹学》这些与侦查相关的专业知识。
如果你想当一个医生,你就必须系统地学习《解剖学》、《遗传学》、《生理学》、《生物学》、《药理学》、《影像医学》,《超生医学》、《放射医学》……你都要系统地学。
社会的发展对专业化劳动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是能从事专业性劳动,社会对你的回报就越多。
比如说,如果你计算机学得特别好,你可以到谷歌公司工作,如果你在与汽车制造相关的专业学得非常好,你可以到马斯克在上海开的特斯拉工厂去工作。
大家可能不是很清楚,如果你是一个研究生,或者是一所名牌大学的本科生到上海特斯拉工作,年薪平均七十万,一般的普通的劳动者都是三五十万,稍微高学历的,就是一百万。
但这是有条件的,你必须具有这个企业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这就是我们被动学习的原因。它并不符合我们的天性,但是这符合社会的需要。
这就是我们的难处,在自己想舒服的需要和社会对我们的需要之间,我们要做协调的工作。
我看过一个调查的资料:真正懂得学习的意义,懂得学习的价值,主动学习,并且会学习的孩子,只占整个中学生总人数的百分之五,也就是只有百分之五的孩子发自内心地爱学习。
我就是这百分之五其中的一员,我觉得不学习比不吃饭更痛苦,所以大家一定要教育自己的孩子,认识到这一点。
首先要提高你的认知水平。你认识不到一个事情的价值和意义,你很难把你的精力集中在这件事情上,你很难在这件事上调动你的精力和你的智能。
明白了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是你刻苦努力学习,主动学习的前提条件。
这个话题分享到这里,我希望大家把这个篇文章,和你们的孩子分享一下。
本文转自“王国荣与众不同的心理学”公众号
作者简介
王国荣,心理学家,独立学者,作家,中国整体心理疗法的创立者、中国循证心理疗法第一人。曾任心理医生杂志社首席学术顾问,上海博爱医院高级心理治疗师,是中国国内最有实力与天赋的心理学家之一。
出版了十余部有影响力的心理学专著,其中《学生心理问题突破性治疗》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数百所大学列为馆藏图书,《50 种心理治疗与调适方法》获中国高等院校出版社联盟最受读者欢迎图书奖,《人生最重要的 10 种关系》被中国文化出版社列为心理学大师系列丛书,《与抑郁症握手言和》荣获最受读者欢迎专业图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