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泉州网
在德化为数不多的女性陶瓷艺术大师中,王韩英是其中的佼佼者,如同浴火重生的陶瓷一般,她在土与火的淬炼中成就了自己对德化陶瓷的独特理解,用兼具细腻传神视角和炉火纯青技艺的创作,为德化陶瓷传承贡献智慧。
□记者 庄建平 文/图
核心提示
在温润如玉、生动传神的德化陶瓷背后,是经年累月与泥土、炉火打交道的艰辛。这是每一位陶瓷艺术大师成长之路的考验,对女性从业者来说尤甚。在德化为数不多的女性陶瓷艺术大师中,王韩英是其中的佼佼者,如同浴火重生的陶瓷一般,她在土与火的淬炼中成就了自己对德化陶瓷的独特理解,用兼具细腻传神视角和炉火纯青技艺的创作,为德化陶瓷传承贡献智慧。在新时代德化陶瓷艺术发展中,女性大师及年青一代正在注入更多活力,进行更多探索。
作品《披座持经观音》
作品《渡海观音》
习艺 中西合璧 博采众长
在“世界陶瓷之都”德化,独特的矿土和自然条件铸就了享誉中外的“中国白”德化瓷,流下了“世界白瓷看中国,中国白瓷看德化”的美誉。自宋代以来,德化瓷一直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出口商品,不仅在国际贸易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更向世界传递着中国文化的魅力。从小在陶瓷中长大的王韩英耳濡目染,对陶瓷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并将一生心血投入到陶瓷创作中。
“我的学艺过程可以概括为‘中西合璧’。”谈及从艺之路,作为福建省陶瓷艺术大师、泉州市工艺美术大师、德化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德化县优雅陶瓷研究所艺术总监,王韩英总是十分感恩,在她看来,每一段历程都不曾虚度,都为现在的成长提供了基石。她先后在德化职业中专学校、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进行专业学习,后又分别在泉州树脂工艺礼品厂、德化多家陶瓷企业工作,又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德化瓷烧制非遗技艺国家级传承人陈明良进行瓷雕技艺的深造。从树脂工艺品到陶瓷工艺礼品、从西方绘画雕塑到中国传统瓷雕,王韩英在汲取养分的同时,创造性地融会贯通。从她的陶瓷作品上,你可以欣赏到源自西方人体解剖学的更加合理的线条比例,欣赏到源自“瓷圣”何朝宗“何派”瓷雕技艺的精细雕刻,欣赏到源自女性细腻特质的脸部神情……
自1996年起,王韩英一直在多家企业开发部门担任技术员、负责人、艺术总监,主持、独立设计作品,研发西洋工艺礼品、宗教造像、历史人物雕像、日用陶瓷、古建陶瓷、高温耐热陶瓷、传统雕塑等艺术品。她对技术传承和革新的热情似乎永无止境:带领研发团队,攻关日用陶瓷耐热耐高温烧制技术、从600多摄氏度提升至800多摄氏度,设计改进产品器型,使器型直径突破1.2米;研发和生产加工瓷土,通过一系列的筛选、搭配,重新塑造优质的瓷土生产原料,最高釉面白度击破了德化窑历史上86%的极限;在瓷雕领域,她积极投入到大型瓷雕、瓷雕立像等难度高的陶瓷创作研发中……同时,她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年轻艺术人才,其学生中有不少是女性,也有一些“95后”的年轻人,带领他们以独有的年轻化、女性化视角,致力于陶瓷作品研发和工艺创新。
精研陶瓷技艺
“寿星”柴烧杯
创作 投入心血 精研技艺
德化陶瓷制作生产始于新石器时代,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发展于当代,至今已有3700多年的历史。德化瓷标志性的瓷雕技艺始于宋代,传承从未间断,形成独具特色的传统工艺,瓷质温润细腻、晶莹剔透,瓷塑精致典雅、巧夺天工。2006年,德化瓷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21年7月,德化窑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22个遗产点之一,成为首批陶瓷窑址类世界文化遗产。
千年窑火,生生不息。德化陶瓷雕塑融合石刻、木雕、泥塑的技法特点,采用“捏、塑、雕、刻、刮、削、接、贴”八字技法,雕塑成型,然后放入窑中在一千多摄氏度的高温下烧制而成。年青一代陶瓷艺人在传承非遗技艺,也在不断挑战创新。近日,在泉州市工艺美术大师王韩英大师工作室内,王韩英正在专心致志地雕琢陶瓷人物立像作品,就连客人来访都没有注意到。待到完成一道修整工序后,她才回过神来,赶紧笑着说:“不好意思,这里比较乱,咱们上楼喝茶。”德化陶瓷人物立像创作在水分控制、烧制温度掌握等方面要求极高,成品率低。王韩英带领自己的团队开展陶瓷人物立像创作攻关,在这个类别上取得了显著的突破,进一步丰富了德化陶瓷艺术表现力。
师古而不泥古,是王韩英作品的艺术特质。“这尊渡海观音,创意源于何朝宗的经典作品,但是我进行了再创作,比如海浪采用更现代艺术表现手法,整体比例更加修长,衣褶更为简练。”王韩英手捧一件作品介绍道,“您看,观音面部表情慈祥,眼睛适度柔和向下凝视,头部倾下25—30度角,有着‘凝视百姓、普度众生’的寓意。”她对人物面部的要求极为苛刻,“要修到自己满意为止,很多时候做了好几尊都不满意,眼睛、嘴唇、鼻部也要注意比例协调”。与其他观音瓷雕普遍为白色不同,这尊作品的釉色为“釉里红”,据悉,她当时正在调试釉水和陶土,试验其硬度和所能承受的温度,没想到真的烧制成功了,一不小心就拿了个金奖。评审专家对此点评道:这是别人没有试验的颜色!因为,不同的釉水加入后,陶土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如何拿捏烧制过程非常关键。
纵观王韩英作品,工艺匠心独运,制作精益求精,注重捏塑技巧,细化面部刻画,不少作品成为独特的艺术珍品,深受中外陶瓷爱好者和收藏家的喜爱。近年来,她频频在各类陶瓷创作大赛中摘金夺银,作品30多次在国家级、省级评比中获得金奖、银奖、铜奖,数件作品被国家级、省级博物馆收藏,发表工艺美术论文多篇,屡获专业人士的肯定:2008年,作品《天女散花》获得中国工艺美术金奖;2012年,作品《禅》获第十四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中国工艺美术金奖;2014年,作品《悟》获二十九届中国北京国际礼品工艺品展览会工艺美术银奖,作品《披座》获2014上海国际礼品工艺品创意设计展览会工艺美术金奖,作品《渡海观音》荣获第七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华工艺精品奖”金奖;2015年,作品《持书观音》荣获2015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2016年,作品《香韵》荣获2016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银奖;她的作品德化瓷塑《渡海观音》被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收藏,《达摩》等作品被福建省艺术博物馆收藏,《迎祥纳福》等作品被泉州市博物馆收藏。
作为既年轻(刚40岁出头)又“年长”(从业时间长)的从业者,王韩英认为,在28年的陶瓷创作生涯中,追求技艺的动力源于乐趣和热情,“我从十六岁学习雕塑到今天,从未停止过对陶瓷艺术的追求。我喜欢平淡的艺术生活,创作时候最快乐”。
掌握陶瓷烧制技术
醉心于土与火的艺术
匠心 事必躬亲 全能成长
不久前的“五一”假期,德化山水间草长莺飞,一片绿意盎然,农人们正在田地里忙着育秧。由于气候的缘故,这里的水稻种植晚于沿海地区,一年只种一季。但是,正是得益于传统而纯粹的种植,这里出产的大米香甜糯润,营养丰富。在稻田的旁边,王韩英和她的搭档正在两个柴烧窑间来回操作,她希望,同样尊重传统的柴烧技艺,能够静待花开,换来独特又出彩的作品,为德化陶瓷的发展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没有一缕火焰冷热相同,没有一次手拉坯形状一样,每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这就是古老柴烧陶瓷文化的魅力。每件陶瓷都采用天然陶土,纯手工捏制,不上釉,与柴烧火焰直接接触。陶瓷的釉色取决于陶土所含矿物质以及柴烧的过程,其火焰釉、落灰釉和底部的草木灰痕迹,都因未知而充满魅力。质朴、浑厚、古拙,又兼有变化丰富的色彩,这就是柴烧陶瓷的韵味。近年来,柴烧这项传统手艺被重新审视和传承,焕发出青春活力,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在坚持传统德化瓷雕的道路上,王韩英又迈开了新的努力步伐——创作柴烧陶瓷,希望借此进一步创新发展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同时希望通过“互联网+”,借助电商直播的渠道,把德化独特柴烧器皿和瓷雕分享给更多喜欢陶瓷、热爱生活的人。
德化瓷烧制技艺可分为瓷土加工、雕塑成型、烧成三个过程。“对瓷土配方、陶瓷捏制、窑炉烧制,经过多年实践,我应该说是很熟练掌握了。如果再能熟谙柴烧陶瓷,就更能丰富自己的艺术表现形式。”说干就干,王韩英开始投入柴烧陶瓷中。常自嘲“手大”的她,捏起柴烧杯子来却不得不感谢自己的这个“缺点”:她手作的杯子器型大而厚,分量感十足,经过柴烧的淬炼,又增添了古拙的韵味,竟平添了商周时期铜鼎的历史厚重感。同时,她把自己擅长的瓷雕技艺运用到柴烧杯的创作中,为杯子外面增添了一些人物或花鸟虫鱼的形象,在方寸天地间精雕细琢,神韵俱佳。在一款“寿星杯”上,寿星雕像小而精,笑容可掬,柴烧赋予了其金光闪闪的色泽,搭配岩石般色彩和质感的杯体,显得厚重而灵动,把“长寿”的寓意表达得淋漓尽致。
陶瓷的创作,本就“灰头土脸”,再加上柴与火,就更是“蓬头垢面”了,这是现在不少年轻人不愿从事陶瓷职业的原因之一。作为女性,王韩英同样爱美,但一旦投入到陶瓷世界里,她就只记得自己陶瓷艺术匠人的身份。为了掌握柴烧窑炉的烧制技艺,她时常与经验丰富的师傅交流讨教,事必躬亲、动手操作:装窑、投柴、观火……仿佛28年前开始学艺的时候,她把自己重新放空,又一头扎入柴烧天地中,贪婪汲取传承千年技艺的精髓,不断丰富自己,不断通过土与火的语言,表达内心对艺术的理解,并把这种陶瓷艺术之美分享给更多人,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于陶瓷艺术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