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5月23日夜间,#MANNER咖啡一上海门店被立案调查#话题登上微博热搜。

  据央视财经报道,近日,上海市静安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对上海茵赫实业有限公司吴江路一店(MANNER COFFEE)现场检查时发现,该店存在环境卫生差、未按规定贮存食品等行为。

  图 / 央视财经

  现场查见,当事人店内食品处理区地面散落食品打包后的废弃纸屑和贴纸,地板有污垢,打包后待售的食品袋直接放在地面,有污染风险。另查见,当事人将食品原料“明治牛乳”(7箱)常温堆放在店门外地面上,未按产品标签上的贮存要求2℃-6℃冷藏存放。

  执法人员当场责令当事人立即闭店清理环境卫生,将牛奶放进冷藏库,开封使用前检查性状。

  图 / 央视财经

  当事人店内环境卫生差、未按规定贮存食品的行为,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食品生产经营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并符合下列要求:(一)具有与生产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食品原料处理和食品加工、包装、贮存等场所,保持该场所环境整洁,并与有毒、有害场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规定的距离”、第五十四条第一款“食品经营者应当按照保证食品安全的要求贮存食品,定期检查库存食品,及时清理变质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的规定,上海市静安区市场监管局已依法予以立案调查。

  上海市市监局提醒告诫:餐饮单位应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加强对食品原料和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的控制和管理,严格按照食品标签上标明的贮存条件和保质期使用,确保供餐安全。

  网友:严查!

  对此,不少网友表示, 食品安全真的是重中之重,一定要严查。

  此前检查也曾出现问题

  涉事门店为上海茵赫实业有限公司吴江路一店,其成立于2021年3月,所属母公司为上海茵赫实业有限公司。

  据悉,2021年5月,上海茵赫实业还曾因在抽查中发现问题,被上海市静安区市场监管局责令改正。此外,其子公司海口茵赫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曾违反禁塑规定被罚款1500元。

  此外,今年5月10日,有上海网友在社交平台称购买的Manner挂耳咖啡包内侧黏有蟑螂卵,要求Manner咖啡给予相应赔偿。Manner咖啡回应称第一时间和顾客联系,并在双方都录音的电话中明确表达了不是生产中会发生的问题,这当中涉及顾客放置在外面有虫子爬过来的可能。顾客电话中执意要赔偿威胁,不给巨额赔偿就发布网上的行为,涉嫌敲诈和诽谤。

  曾因员工称“工资被打折”惹热议

  据南方都市报此前报道,5月10日,两位Manner咖啡在职员工和一位离职员工通过社交平台“爆料”Manner咖啡4月工资问题,随即引爆了网络上对Manner“讨伐”的导火索。

  MANNER COFFEE员工在社交平台发帖称,5月9日,门店负责人发来两种工资方案选择。据其披露的聊天截图显示,一是4月按照50个小时来计算,发放基本工资。二是4月不欠工时,拿打八折的上海最低工资(交五险一金后的)2072元。同时还附上两份确认同意书,让员工选定后截图签字。

  5月12日,MANNER COFFEE针对此事发布声明称,该司在疫情期间按照全额满额基本工资发放,高于上海市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相关人员发布不实言论,严重损害公司名誉,将追究其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

  Manner在声明中表示,疫情期间绝大多数门店关闭的情况下,按照全额满额基本工资(3600元-11300元)发放且正常缴纳五险一金。同时,Manner还在公告中指出一名前员工目前供职咖啡品牌M Stand,并称目前尚未清楚该前员工发布言论的行为是否受到直接或间接的授权或授意。

  对此,5月13日,M Stand官号发图并配文“坚持做自己,远离碰瓷”,疑似做出回应。

  估值28亿美元

  据介绍,上海MANNER COFFEE开创了国内精品小馆的先河,基于上海本土咖啡文化向全国辐射。目前,该品牌在成都已开有12家咖啡门店。公开报道显示,截止2021年1月底,公司上海地区门店全部实现盈利,毛利率在50%以上,净利润率超10%。

  2020年12月至2021年6月,Manner在短短6个月内完成了4轮融资,H Capital、Coatue Management、Temasek淡马锡、美团龙珠和字节纷纷入局。

  其中,2021年2月Temasek淡马锡投资时,公司估值为13亿美元。同年5月美团龙珠出资时,估值已涨至20亿美元。而仅在1个月后,这个数字一跃成为28亿美元。

  高歌猛进之际,一手将Manner扶持起来的今日资本却悄悄退出了股东之列。2021年5月,徐新卸下公司董事职务,今日资本旗下的长青基金CTG Evergreen Investment将股份转手给了Coatue Investment和H Capital。创始人韩玉龙夫妇重新掌握公司控制权,持股共计37.18%。

  评论:食品安全底线失守

  Manner咖啡的manner哪去了?

  以下是来自中新经纬的评论。

  打包后待售的食品袋直接放在地面;要求2℃-6℃冷藏的牛奶被随意堆放在店门外……近日,上海一家Manner门店因存在环境卫生差、未按规定贮存食品等行为,被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立案调查,受到业内关注。

  Manner被视为国产新兴咖啡品牌的代表,根据公开报道,Manner在上海、北京等城市已开设近400家门店,最新一轮融资投后估值达到28亿美元。

  其自身也标榜精品咖啡。官网显示,“Manner将出品的高品质咖啡,配合了亲民合理的价格及最好的服务”。针对其名字由来,有人认为品牌名字 Manner 代表咖啡的一种标准,也有人认为这是品牌创始人对咖啡消费大众化的一种期待。

  如今,随着市场监管部门的一次现场检查,其精心打造的“人设”崩塌,令不少咖啡爱好者大失所望:连最基本的食品安全底线都没守住,Manner咖啡的manner哪去了?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上海市正在逐步推进复商复市,在前几日公布的第一批商贸企业复工复市“白名单”中,也包括Manner运营公司上海茵赫实业有限公司。Manner工作人员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提到,目前各家店铺已经陆续复工,除了接团单外,也逐渐恢复了在饿了么、美团平台的外卖订单。

  上海居民期待“咖啡自由”已久,Manner着急复工的心情可以理解,但食品安全的底线决不能丢。既然号称“高品质”“最好的服务”,就应该在食品安全、产品质量和服务方面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对每一位顾客的舌尖安全负责,否则等待自己的只有“打脸”和被消费者抛弃。

  来 源 | 央视财经、南方都市报(nddaily)、中新经纬、新浪财经、公开资料

举报/反馈

新浪财经

4277万获赞 323.8万粉丝
新浪财经提供7×24小时的全球财经内容服务
新浪财经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