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所欢,两性情感心理学写作者,写有情的故事,有趣的陌生人,有料的知识。
在社交中,有一个默认的潜规则,尽管有些残酷,却是真实存在的。
当你被周围的人孤立时,只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孤立你”这件事上来。
因为他们孤立你,排挤你的原因并不是你做错了什么,而是他们站在“人多的一方”。
有些嘲讽,也有些讽刺无奈。
但事实上就是如此。
比如说:
三人行的友谊,如何维系?
A-B-C三人。
A有求于B,B讨厌C,经常说C的坏话;而A与C的关系私下里又比较好。
这个时候,B当着A的面说C的坏话,你觉得A会如何做?
如果A想要获得帮助,那么他就必须站在B这边,也说着C的坏话。
如果他不站在B这边,那么他就无法获得帮助。
这就是人性,也是真实的社交状态。
如果一个人想要融入孤立你的圈子里,他只需要跟着一起说你的坏话,很快就能与他们融为一体了。
就这么简单。
第一:精神上孤立
主要表现为:
针对你人格上的贬低,对你精神上的嘲讽和打压,让你的积极情绪逐渐转变为消极情绪。
比如:
当你在一个集体之中,别人总是有意无意地对你说一些尖酸刻薄的话,总是刻意地打击你的自信心。
无论你做了什么,说了什么,他们都会冷嘲热讽。
你买了新衣服,他们会说你穿上一点也不好看;
你化了妆,他们说你长得不好看,化妆也没用;
你把某件事做得很好,他们却说你有个好家庭,认为这不是你独立完成的任务。
总之,孤立你的人,总是在以“深深的恶意”对待你。
第二:行为上孤立
我想到了一个读者的咨询案例。
他是一个大学生,在大学的几年时间里,被舍友们集体孤立。
出去聚餐吃饭时,从来都不叫他;一起去打球,参加什么活动,从来都不会邀请他。
早晨去上课,他起晚了看到舍友们都去上课了,没有人叫醒他。
这样的状态,持续了大学4年,直到毕业后,他依旧没有走出被孤立的阴影。
以至于在工作以后,无法保持与同事之间的正常相处,常常幻想着自己被孤立,被人在背后说坏话。
行为上孤立你的人,不会与你互动,不会回应你的任何消息,面对你的时候,大家都表现得很沉默。
那是一种孤独,更是一种不被理解的失落感。
有些人在被孤立以后,就会变得愈发消极,自卑感也越来越严重。
其实,被孤立真的不是你的错。
周围人孤立你的原因有很多,并不是原则上你的错误,也许是因为你与他们“不同”。
比如说:
一个人的外在形象与周围的人有差别,他长得很胖,脸上的痘痘太多,甚至是穿衣服的风格与周围的人不同,这也会成为被孤立的原因。
一个人在群体中的成绩太好或者太差,也会遭到孤立。
不仅如此,如果周围的人都在“站队”,而你只愿意自己一个人生活,那么他们同样会孤立你,刻意排挤你。
别人孤立你的原因很多,不要将这个错误怪在自己身上。
这让我想到了另外一个故事。
女生给我留言说:
自从她嫁了一个好丈夫,结婚之后日子过得越来越好;换了大房子,买了新车,她相处十几年的几个闺蜜,就一起疏远她了。
她并没有变,而是几个朋友认为她变了。
这样的孤立,本质上就是“嫉妒心”的表现。
因为你过得好,所以他们才会嫉妒你;当你过得不够好的时候,他们就会同情你,怜悯你。
第一: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做人的道理,是心胸宽阔,胸怀坦荡;而小人则总是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当他们孤立你的时候,就是一种小人做派。
看不得你过得好,看不得你比他们优秀;他们在正面上无法赢过你,所以就背地里想一些歪点子试图给你带来一些打击。
这个时候,你一定要保持好的心态。
对于那些排挤你,孤立你的人来说,你过得越好,给他们的回应也就越深刻。
反之,你越是搭理他们,跟他们针锋相对,只会让你自乱阵脚。
第二:“离群索居者,不是野兽,便是神灵。”
亚里士多德在书中写下这句话。
意思是:
愿意跟人群保持距离,不盲目从众的人,就像强大的野兽,勇敢而独立;也像是自足,灵魂充盈的神灵。
他们无惧外界的评价,更不在意别人的眼光,不需要寄托于“乌合之众”里衬托自身的价值感。
你要明白一个道理:
圈子不同,即使你凑进去,对你也没有任何意义和帮助。
当你跟他们拉开距离,站在山顶俯视他们,你的心态又不一样了。
你会感慨: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你被周围的人孤立过吗?
你是如何做的?
(文章配图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