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特转型演员,往往并不被看好。刘畅也不例外。
23岁成为“大龄”职业模特,两年后独自迈入国际时尚圈,拼下诸多模特领域的“中国首次”。但秀场光环仅持续五年,事业上升期的他却选择离开,摇身一变成了周迅监制的电影《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的男一号……
从职业模特到演员,刘畅一直深知自己的不足。 受访者供图
到此,或许很多人认为,这只是一个模特寻求维生的故事而已,但刘畅却赋予了其截然不同的走向。他没有选择“快餐转型”的固定叙事,不断奔波于大大小小的剧组;也没有制定很远大的,想成为伟大演员的目标。他只是把自己居于表演初学者的身份,至少要努力,才能改变命运。
七年间,从电视剧《秦时丽人明月心》中的荆轲,《北京女子图鉴》中的经济适用男张超,《法医秦明2清道夫》中的刑警队长林涛,《真相》中敏感偏执的罪犯宋白羽,到不久前收官的电视剧《请叫我总监》中外表青年才俊,内心却冲动狠戾的苏维然……刘畅让自己在各式各样的角色中锻炼,与不同的工作人员合作,“任何一次机会都能让你学习到东西,对你未来的某一个角色一定会有帮助。”
即使当下,外界已经逐渐忘却他的转型故事,“苏维然演得真好,但身材也可以当模特了啊”,《请叫我总监》的弹幕中不乏如此评论。但正在被“专业演员”归类的刘畅也从不讳言自己的不足。“我知道这一路会有很大的挑战,我需要很长时间去努力。包括到现在,我都不敢说自己是演员,遇到的问题我都可以去接受,去调整。”刘畅坦言,“我已经准备好把演员这条战线拉得很长了。”
演《请叫我总监》被骂,反思表演不立体
电视剧《请叫我总监》中的苏维然,投资公司总经理,青年才俊,帅气多金。但儒雅风度的外表下,现实冲击理想留下的溃烂让他冲动狠戾、唯利是图。在接到这个角色时,刘畅刚杀青了电视剧《真相》,饰演了高智商、性格扭曲的杀人犯宋白羽。那段时间,刘畅似乎对这类复杂的角色十分着迷。
电视剧《请叫我总监》中,刘畅饰演的苏维然是位青年才俊。 受访者供图
但相较宋白羽,苏维然于刘畅而言,更像一块“难啃的骨头”——他是一个社会中真实存在的人,而不是托生于类型剧的戏剧化角色,任何一个表演细节都无法脱离现实。正如,很多演员入行时都会将古装剧、悬疑剧作为试错门槛,因为创造人物时更容易抛开条条框框,发挥极致地想象与戏剧冲突,表演的真实与否也随之被架空、模糊。但生活剧不行。“要考虑更多,表演的阻碍也更多。”刘畅说。
刘畅自有一套进入角色的方法——无论或大、或小的人物,他都会全面地了解其人生、行为因果;在难以进入情绪的时候,他还会用人物的视角去写日记。“像(剧本中写)苏维然有控制欲,但我不能只演‘控制’这个行为,必须知道他为什么控制?他也不是生活中什么都控制,这为什么?”通过阅读原著,和编剧、导演不断交流,刘畅试图拼凑着苏维然的人生:这是一个出生于小城市普通家庭的男孩。父母可能是工薪阶层。他从小接受良好且严苛的教育,深知自己没有唾手可得的资源;家长和老师也都告诉他,要靠努力与打拼改变自身命运。后来上大学,与学姐谈恋爱,一起出国,他都始终抱着积极向上的态度迎接未来。直到在爱情、工作中一次次被阶层打垮,他需要拼尽全力才能触碰到的东西,一些人却轻而易举就可以拿走。他的初心彻底崩塌了……
想清楚这些的那一刻,刘畅知道,自己可以成为苏维然了。
苏维然一直把宁檬(谭松韵饰)当成曾经的自己,那个理想主义者。 受访者供图
这一段清晰的人生自白,刘畅也写成了台词,加到苏维然最后与宁檬(谭松韵饰)面对面对峙的那场戏中。这是原剧本中没有的。但刘畅并不希望观众只是用“反派”标签模糊了这个人物的成长与逻辑,“包括剧中他很爱宁檬,也是因为宁檬是曾经的他,一个理想主义者。只是他变得现实了,但宁檬依然坚持初心。”
《请叫我总监》播出后,一些观众痛骂苏维然是“家暴男”,甚至刘畅的社交媒体下也不乏非理智的评论。刘畅却为此反思良久。“我在塑造的时候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是不是不够立体?因为我相信足够立体的话,(观众反馈)会不一样的。”
因不服输成为职业模特,但这行看运气
刘畅前二十年的人生,与苏维然不尽相同。
他出生于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从小就被父母教育着“撸起袖子加油干”“努力才能改变命运”。小时候的刘畅没什么远大目标,只是和同龄孩子一样,按部就班地考高中,上大学。“(未来)干啥不知道,为啥干也不知道,反正要好好干。”
诸多年轻人的梦想都是如此开篇:年轻无畏,误打误撞。刘畅亦然。大学时,身材外形条件俱佳的他,报名参加了模特大赛。“没什么目标,就想着拿个江苏赛区的单项奖,之后还该干吗干吗。”当时,刘畅的同学大多在准备当地公务员的考试。但意料之外,比赛铩羽而归,这反而让争强好胜的年轻人滋生了些不服输的劲头。“不行,我得证明一下自己。为什么其他人可以拿奖,我不可以拿?”于是2009年,23岁的刘畅独自一人来到北京,开始了职业模特生涯。
23岁时,刘畅独闯北京,并开始了做职业模特的苦日子。 受访者供图
这是一段苦日子。最初的几年,刘畅很少舍得在吃饭上花钱。一顿饭超过10元足以让他奢侈到“内疚”。在秀场,刘畅流水式更换着价值不菲的高端定制,但脱下华服,生活中的刘畅只买“性价比”高的衣服;一件衣服能穿多久,也要精打细算。
干一件事就要坚持,刘畅信奉于此。但坚持能带来什么?他不知道。“也没有尝过生活带来的甜味,就是要加油坚持。”两年时间,刘畅从北京走向国际。而后三年,他穿梭于各个国家的时装秀场上,飞机是最熟悉的休憩之所。
但刘畅选择离开秀场,并非厌倦了疲于奔波的生活,而是努力带来的确定性从不属于模特行业。2013年第一季度,刘畅在巴黎时装周为某国际知名品牌走秀。他是这个品牌第一个邀请走秀并拍摄全球广告的中国模特。第二季度,当刘畅再次站上这个秀场时,30个模特中只有3位是老模特,余下27位都是新面孔。“这是怎么回事?”直到第三季度,刘畅再去面试,该品牌工作人员熟络地对他说“See you tomorrow.(明天见)”但刘畅却再未等到试装的消息。后来那场秀,30位模特全是新人。
“也许明年我还能走这场秀,但这不只是靠自己努力,运气成分太大了。”在这个随处可见十几岁年轻面孔的行业,即将三十而立的刘畅,没时间去赌了。
这也是为何,一定程度上刘畅理解着苏维然的改变。“我的(人生)底色是理想主义。但进入社会后,你必须顾及到柴米油盐,顾忌生活中那些不能预料的事情。你还是需要现实地生活。”但刘畅顿了一下,“(现在)理想主义的火苗可能小了,但也灭不了(笑)。”
从演戏靠本能,到敢于表达对人物的理解
在影视圈中,模特转型演员似乎成为固定叙事。但刘畅从不敢奢望。“演员距离我的生活太远了。”
离开秀场后的半年,刘畅一直在思考自己能做什么。直到2014年录制综艺《极速前进》,同年收到周迅邀约主演电影《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刘畅就像一脚踏上云端,身体是飘忽的,不断被命运推着前进。
电影《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是刘畅第一次演电影,也是他第一次当男一号。
他始终记得那种“恍惚”的感觉。在电影《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中,他是绝对的男一号。第一次演电影,第一个男一号,第一次正式作为演员……三个月中的每一天,他都不敢相信自己真的在拍戏。压力大到睡不着,于是在床上不停地翻来翻去;脑子里有想法闪过,便给演员朋友们打电话求助。甚至,很长一段时间,他都处于低烧的状态。
“表演”更是靠本能。非科班出身的他,只能用“演自己”试着贴近人物并实现逻辑自洽。例如,片中,他饰演的安东尼经常要品尝美食,并表现出对美食强烈的热爱与向往。而刘畅拍这类镜头时必须要把面前的食物都吃完。他无法通过“演”,展现出被美食吸引的感觉。包括表现人物的“寒冷”,刘畅都会尽量穿很少的衣服,站在室外,寻找本能的感官刺激带来的应激反应。
《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上映后,刘畅仍不敢确信,表演可以陪自己走过人生下半段。只是,机会接踵而至,努力做下去,总能收获些什么。七年之中,刘畅就像一块无限放大的海绵,不断吸收着各式各样角色、剧组、对手戏演员带来的养分。
2020年,刘畅在电视剧《真相》中遇到了内心偏执、心狠手辣的罪犯宋白羽。这是他演的第一个反派角色。但为了揣摩宋白羽孤僻、敏感的内心状态,戏外的刘畅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跟外界沟通。这也是刘畅的拍戏习惯之一——在片场找一个角落,自己钻研剧本,并自我设计一些小细节。
电视剧《真相》里的宋白羽,是刘畅第一次尝试演反派。
但不同以往的是,《真相》导演首先为演员搭建了自由的创作框架,不设限制,让演员可以在剧本之外,广阔地思考人物,创造人物,增加各式各样的细节。剧中有一场戏,宋白羽希望母亲和自己一起出国但遭遇拒绝。一向冷静的宋白羽不断控制着自己的崩溃,但隐忍、绝望、痛苦等多层次的情绪,却在每一个微表情和动作中递进表达到淋漓尽致。实际上,刘畅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这场戏在剧本中只有“打电话”几个简单的字眼。“宋白羽做的很多事情,观众理解不了他的情绪,感觉所有的一切都是滴水不漏的,所以其实需要这么一场戏,去把他的情绪全都展现出来。”
而在《真相》片场,刘畅也有幸观察到许亚军、温峥嵘等诸多前辈的表演。刘畅发现,前辈们总会拿着剧本和导演不断沟通,和现场的演员们,甚至服装、灯光、调度一起商量、调整,将自我理解协同大家共同呈现。“那时候我才知道要敢于交流想法,而不是自己琢磨。当然,这也要建立在自己对角色有充分、深刻的了解基础上,不能胡乱去说。”
《请叫我总监》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宁檬主动找到苏维然,希望他能面对自己的错误。苏维然倒了两杯热水,而后坦陈了事情的前因后果。说到一半情绪激动,他站起来把热水倒进洗手台,去冰箱喝了杯冰水。这段表演便是刘畅向导演建议的。在刘畅理解中,这是苏维然第一次如此坦诚地面对自我。他需要一杯凉水,让他平稳情绪,放下自尊。
如今,刘畅已经全然享受于创作人物。“踏踏实实的,三四个月,好好的把一件事情努力干好,这个感觉让我很开心。”
做影视圈的“学生”,不给角色设限制
刘畅偶尔回想当年做模特的时候,一个接一个的工作应接不暇,但他走遍了外面的世界,接触了形形色色的人。像一个海绵一样不断吸收着外界丰富的养分,这是刘畅最珍贵的财富。
2020年,刘畅暂停了三个月工作,在同公司前辈陈坤开设的“山下学堂”进修表演。他更清楚地获知了自己的情绪、表达,最高能够达到怎样的状态,以及对人物复杂性的研究可以通过哪些不同的方式实现。
刘畅说,他从未给自己设定过能演或不能演什么角色。 受访者供图
在按下加速键的影视圈,刘畅也始终把自己摆在“学生”的身份上——每拍一部戏,每上一堂课,每一次和别人交流,都是不断巩固自己的表演方法论;为的是下一次表演实践,更有信心地完成。直到如今他从未,也不敢设定自己“能演什么,不能演什么”。他必须什么角色都接,不停地演、不停地学、不停地修正自我。
“演员这个圈子今天突然没有了刘畅或者任何人,好像一点儿影响都没有。但你得有它(笑)。所以你要努力生存。就好像打牌,赢不赢无所谓,你在牌桌上就行。”
近两年,刘畅的步子更慢了,不止在工作上。生活中,他爱上了冲咖啡。在别人看来,这不过是用水冲开咖啡粉,一分钟就行,但刘畅可以一个下午什么都不做,只冲七八杯咖啡。他要在每一杯中调整水、咖啡粉、冰块等不同变量,就像精密的算数公式一样,最终得出某一个小细节带来的不同口味。
他也开始享受洗碗的乐趣。这曾是刘畅认为最浪费时间的事情。“以前我会很计较,为什么不把碗直接交给洗碗机?我可以用这段时间去看看电影、看看书,成长学习,让时间变得更有意义。”但如今,刘畅总是沉浸于把每一个碗筷收拾干净的过程,并从中收获放松自己的短暂愉悦,到下一件事情的时候,竟然也会更加投入。
他说,他最想挑战的是苏大强那样的角色,但这也是急不来的事情。“这不光要靠自己努力,也要靠生活阅历沉淀下来。你需要走很长的路,才能诠释好那样的角色。
新京报记者 张赫
首席编辑 吴冬妮
校对 陈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