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5月22日是第29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近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召开发布会,介绍江苏生物多样性保护情况,目前全省的物种数已更新到6903种,对比去年共增长857种。那么,江苏各地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又有哪些好的做法,一起来了解一下。
镇江:江豚成为“城市名片”
“这里有25头左右的江豚,100多种鸟类,70多种鱼类,每年都会迎来东方白鹳、鸿雁、小天鹅等2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镇江豚类保护区管理处副主任王召根一边巡护,一边向记者介绍,“现在我们水上巡护时,看到江豚的次数也越来越多了。江豚已逐渐成为镇江的‘网红’和城市名片。”
自2018年接到中央环保督察交办件以来,镇江市第一时间拆除违规建设项目,全面停止并退出农业生产和水产养殖活动,并同步开展自然生态修复。经过整改和修复,江滩湿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以督察整改为契机,近年来,镇江强化“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积极探索江豚保护长效机制,呵护好一方生态。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江苏镇江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意见》,建立豚类保护区综合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出台《镇江市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对豚类自然保护区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实施长江渔业资源放流,累计投入各项放流资金2900余万元,放流各类苗种1.85亿尾。通过开展增殖放流、修复水生植被、建设人工鱼巢、生态浮岛等生态修复措施和保护区常年禁渔执法管理,保护区内渔业资源逐渐稳定,水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扬州:候鸟东方白鹳来“定居”
环境好不好,东方白鹳用翅膀来“投票”。在高邮市大昌村的一处输变电铁塔上,一对东方白鹳的“夫妻”成为当地当之无愧的“网红”。从去年开始,在不影响东方白鹳日常生活的前提下,当地在铁塔上架设了摄像头,常态化监测东方白鹳的起居,并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邀请网友线上“观鸟”,每天吸引十五万以上的“粉丝”围观。数据统计显示,今年1-4月,仅江苏广电扬州中心站视频号《这荔是扬州》的观看量就超过500万人次。
今年2月初,在网友们的围观下,这对东方白鹳夫妇经过40多天辛勤孵化,成功孵化出5只东方白鹳宝宝,比正常繁育期提前了3个月左右。随着幼崽的逐渐长大,最终有4只鹳宝宝相继离巢独自成长。
高邮是全国第二个保护地,截至目前,辖区的东方白鹳数量在500只左右。作为大型鸟类,东方白鹳喜爱在高处筑巢,酸性排泄物等都会对输变电安全造成影响。据统计,2017年以前扬州地区输变电线路因鸟害故障跳闸次数在4到5次,其中,90%跳闸为东方白鹳的鸟粪、鸟巢下挂树枝引起的。一边是珍稀鸟类保护,另一边是输电安全,为了更好地保护东方白鹳,当地坚持电网安全与生态保护共赢理念,通过设立护鸟挡板,组建“鹳驿站”志愿服务队,安装人工鸟巢等措施,共同寻找护线护鸟措施,保证输电线路与东方白鹳和谐共生。
随着高邮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东方白鹳在高邮境内的活动明显增多。“我们经过连续多年的摸底调查,为每一处东方白鹳繁殖地都进行定位保护。”扬州高邮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野保站站长朱春华介绍,目前他们还更新了“鹳驿站”标示牌,每一个“鹳驿站”都标明了经纬度、筑巢时间、电压等级、线路名称、救护责任人等信息。
南通:见证黑嘴鸥宝宝“诞生记”
初夏,正值鸟类繁殖期。在南通市如东沿海生态修复地,近十年来新发现的黑嘴鸥繁殖地,一群黑嘴鸥正在孵化中。江苏省南通环境监测中心积极部署、科学监测,在“最小”干扰鸟类活动的前提下,对黑嘴鸥的繁殖地进行跟踪监测,通过摄像头的24小时监控,见证黑嘴鸥宝宝的破壳、行走,感受到生命的神奇。
这是爸爸妈妈准备的家。他们知道我很挑剔,4月起,他们就在长满碱蓬草的滩涂,一起用碱蓬的枯茎为我编筑巢穴。每家的兄弟姐妹个数都不一样。多的1窝能产卵6枚,少的仅有1枚,一般多为3-5枚。我的壳大小约50×35mm,是粉绿色的,还有黑褐色点状块斑。
当我还在蛋壳儿里的时候,爸爸和妈妈就一刻不离地轮流陪在我身边,可惜,那个时候我还见不到他们,但是那满满的爱,蛋壳儿都挡不住的呀。
一般经过24至26天,爸爸妈妈的轮流负责孵化,我——小黑嘴鸥就破壳而出了,看到这美丽的世界了。
我的恢复力超级好,出世后一个小时,就能摇摇摆摆地走来走去了,羽毛也变得蓬松好看了。再过几天,我就可以飞向蓝天,自由翱翔了。(《黑嘴鸥宝宝“诞生记”》节选)
眼下,作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黑嘴鸥,全球数量也只有2.2万只。
常州:记录鸟类占全省四分之三
2021是常州观鸟大年,黑脸琵鹭、青头潜鸭、剑鸻、遗鸥、大滨鹬、小杓鹬、东方鸻、黄胸鹀、红颈瓣蹼鹬、长嘴鹬、小白额雁、白头鹤……据统计,一年来当地共计观测鸟种297种,为常州鸟类名录添加了31个新记录!据野外观察、统计,常州目前共记录鸟类达330余种,约占江苏省鸟类种类的四分之三。
与此同时,被认为在江苏境内已野生灭绝的香果树,在溧阳市有6个自然分布种群。在龙潭林场西阴窠分布的野生香果树种群中,最大一株香果树的胸径超过50cm,这是江苏省境内迄今为止最大的香果树个体。值得一提的是,在金坛分布有江苏境内最大的野生牛鼻栓。
当前,常州正统筹推进长三角生态中轴建设,高水平打造“美丽江苏”常州样板,这些生机勃发的野生动植物,正是常州生态之美最重要的“见证者”。
坚持统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常州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长江大保护,“重化围江” 难题得到有效破解,“十年禁渔” 工作全省领先, 太湖治理连续 14 年实现“两个确保”, 获评 3个国家湿地公园、1个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绿城”成为城市名片。
淮安:成为青头潜鸭的新发布地
“看,头部有绿色光泽,白腹栗色胸的,好像是青头潜鸭,数量还不少!”今年2月份,环保调查团队在淮安白马湖发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青头潜鸭125只,这也是在江苏省发现该种群数量最多的一次记录。
“需要回顾的是,江苏作为青头潜鸭的分布地之一,以往志愿者记录到的个体数量总和仅有20-30只,江苏其他地区记录到的青头潜鸭也往往不超过10只。”淮安市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青头潜鸭属极度濒危珍稀鸟类,是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内最关键的鸟种之一,2013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其列入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极危。根据2020年全国青头潜鸭越冬期同步调查结果显示,青头潜鸭数量仅存1500只左右,堪称鸟中“大熊猫”,其2021年又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据了解,淮安处于东亚——澳大利亚鸟类迁徙通道,水网交织,湖泊众多,为越冬期水鸟提供良好的栖息场所和丰富的食物资源。2021年冬季以来,调查人员已在白马湖多次记录到青头潜鸭的身影,种群数量达125只之多。2022年青头潜鸭越冬期全国同步调查也已将白马湖收录为青头潜鸭在江苏的新分布地。相对于其他地区零散的分布记录,本次白马湖调查发现的一百多只青头潜鸭又将为记录填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连云港:分批分区域“摸底”多样性
2月6日,连云港市花果山附近出现6只渡濑氏鼠耳蝠;5月初,连云港周边海岛出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嘴白鹭;几近绝迹的松江鲈、消失10年的伪虎鲸重现灌河口,踪迹难寻的豹猫多次现身……近年来,在连云港,各种珍稀物种不断被发现,而这与当地多样性的气候和地貌条件无疑是分不开的。
为全面了解生物多样性“家底”,2017年起,连云港市按照《江苏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及省政府批复要求,分批分区域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工作。
根据最新调查结果,连云港生物物种多样性位居江苏省前列,本次共调查到全市物种3673种,其中维管植物1363种,陆生脊椎动物367种,陆生昆虫720种,淡水水生生物878种,海洋生物386种。在江苏省已完成全市域本底调查的地级市中,连云港市暂列第一。
同时,本次共调查到省内仅分布于连云港市的物种80种,包括流苏树、水榆花楸、东方铃蟾和岩栖蝮等。此外,还发现新纪录种8种,其中普陀狗娃花、多被银莲花、健壮薹草、兴安薹草、黄花婆罗门参和弯穗草为江苏省新纪录种,棕脸鹟莺为连云港市新纪录种。
苏州:“鸟届超模”做客昆山
近日,苏州市昆山花桥天福国家湿地公园里,一群特别的“客人”正在嬉戏觅食。它们黑白相间,嘴巴笔直,双腿修长,宛如亭亭玉立的美人。它们就是黑翅长脚鹬,因身姿绰约、体态修长,素来被称为“鸟届超模”。每年春季,黑翅长脚鹬开始迁徙,中途会栖息在开阔平原草地中的湖泊、浅水塘和沼泽地带。
据昆山天福湿地管理部副部长戴小华介绍,前几年,这些黑翅长脚鹬只是在迁徙途中栖息在这里,2020年,观测员们开始发现它们在这里做巢进行繁殖了。这两年以来,每年都能观测到它们。
天福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江苏昆山花桥最北部,由河流、沼泽、林地、池塘、人工湖和稻田等组成,湿地面积495.94公顷。其中的湿地文化宣教园,是众多候鸟迁徙途中的驿站。整个湿地公园记录到鸟类210种类,其中156种在这片近700亩的湿地文化宣教园中被记录到。
昆山天福湿地管理部副部长戴小华介绍,园内设计了大小、深浅不一的水塘,周边恢复成农田的种植,搭配水位调节设施,以满足不同季节不同鸟类对栖息地的需求。目前,天福国家湿地公园通过开展水系循环、水质改善、生物多样性等工作,湿地率由原来的41.77%增加到了63.62%,鸟类种数达210种,包括国家I级保护动物1种(黄胸鹀),国家Ⅱ级保护动物32种,短耳鸮、小杓鹬、蓑羽鹤等。
南京:众多珍稀濒危鸟类的“过冬地”
南京是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徙路线重要节点,是水鸟重要越冬地。秋冬季节主要以水鸟为主,如鸬鹚、绿头鸭、斑嘴鸭、花脸鸭、红头潜鸭、小天鹅等。近年,通过湖体疏浚、扩大库容、建设生态湿地等生态治理,玄武湖水生态系统得到修复,并形成良性循环。目前玄武湖有各类生态湿地近13万平方米,生态化岸线超7公里。
“在调查区域内,我们观测到的冬季鸟儿数量最多,超一万只。”调查带队专家、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刘茂松介绍,雁鸭类、鸻鹬类、鸬鹚类等冬候鸟对水的依赖性较高,说明南京湿地对鸟类的越冬等具有重要意义,能够起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作用。南京位于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生态环境较为良好,是鸟类重要的越冬或繁殖地,故记录到的候鸟种数较多。
近年来,南京市绿化园林局非常重视鸟类等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持续实施栖息地保护、水鸟监测、林鸟监测、收容救护、执法行动等举措。通过营造健康森林、开展湿地修复等举措,实施封山育林、森林抚育、退养还滩、退圩还江、植被恢复、自然湿地岸线维护与生态化处理等湿地修复措施,恢复沿水生态缓冲带,为鸟类等动物提供了更加适宜生活的栖息地,鸟类特别是湿地鸟类种类与数量均明显增加。经普查统计,南京地区有昆虫795种、鱼类99种、兽类47种、鸟类243种,其中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鸟类126种,占南京市鸟类总数的51.85%。
泰州:建设守护百鸟迁飞的观测站
“我们是5月6日早上8点多的时候 ,通过安装在马洲岛上的视频监控发现了黄胸鹀的踪迹,此后十天黄胸鹀都频繁出镜。”5月21日,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工作人员魏慧玉告诉记者,这次她们团队登岛就是为了更好地掌握马洲岛上黄胸鹀的种群分布情况。
事实上,这已经从泰州靖江市马洲岛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观测研究站继今年2月首次观测发现“鸟界国宝”东方白鹳打卡靖江后,观测站又首次在马洲岛发现了全球极危物种——黄胸鹀。
黄胸鹀是迁徙过境的旅鸟,主要栖息于大面积稻田、芦苇地或高草丛及湿润的荆棘丛中,对栖息环境十分敏感。2017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更新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其中,黄胸鹀的评级从“濒危”升为“极危”。
而马洲岛地处靖江最东端,被誉为长三角城市群内仅有的一片未被工业化和城市化污染的原生态绿洲。长期以来,靖江禁止在马洲岛进行任何形式开发,保持滩涂、芦苇荡等原生态风貌。去年,靖江生态环境局与生态环境部南京环科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共建马洲岛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观测研究站。泰州市靖江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顾爱东表示,根据最新的调查结果,马洲岛生物多样性丰富,有184种鸟类,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0种。新记录种类的发现和各类珍稀濒危物种的回归,表明当地各类生物栖息地不断增加,长江自然生态保护成效初步显现。
无锡:铁腕治太 让白鹭舞起来
“难得一见!”观鸟达人苏涛兴奋地说,最近他在无锡市新吴区新安的大溪港湿地外太湖观测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黄嘴白鹭。根据监测记录,这是无锡首次拍摄到该物种鹭鸟的出现。黄嘴白鹭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属于易危,全球数量约3000只,中国约1000只。
无锡市生态环境局太湖处处长罗清吉介绍,“十三五”以来,太湖无锡水域水质改善幅度总体大于全太湖平均。去年太湖蓝藻聚集次数、面积和藻密度同比均明显下降,水质达到2007年以来最好水平。省环境监测中心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太湖无锡水域定类指标总磷浓度进一步降至0.051毫克/升,离Ⅲ类水仅差“一步之遥”。
近年来,无锡关停取缔污染企业10591家,沿太湖500米范围内,全面开展退耕、退渔、退居,建设生态防护林和生态绿地,累计修复28个省级重点湿地工程,修复面积达5.1万亩。去年,太湖退捕任务全面完成,2000多名渔民退捕上岸再就业,让太湖休养生息。
随着水质和沿湖生态环境的改善,湿地、绿化面积大幅增加,无锡成为“蓝天精灵”理想生境,目前共记录到鸟类235种。据了解,今年无锡将建立资源数据库,强化动态监测,同时加大对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自然保护地的监管保护,最大限度保护好野生动植物资源。
宿迁:罕见出现大规模野大豆种群
近年来,野大豆开始频频出现在宿迁市洪泽湖湿地保护区内,经省农科院、省林科院专家证实,野大豆属于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在江苏省存在如此大规模野大豆种群实属罕见。”据江苏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办公室李成之介绍,去年12月份,江苏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开展现场调查,发现洪泽湖湿地野大豆主要分布在溧河洼区域滩地和堤坝附近。
除了野大豆,宿迁境内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09科,多分布在湿地泥质驳岸的灌木及草本,如虎杖、芦苇、蓼、蒿草、狗牙根、菰等。2020年,宿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开展全市林木种质资源清查,共调查记录野生林木种质资源21份,一些被列入国家或省级珍稀濒危植物目录的树种在宿迁得到了开发利用,如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珙桐、南方红豆杉,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喜树、鹅掌楸,通过人工繁育在宿迁市的城乡绿化中均有利用。
另据统计,宿迁共有陆生野生动物1075种,包括昆虫739种、两栖类8种、爬行类14种、鸟类289种、兽类25种。宿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通过全市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生物多样性调查、林木种质资源清查,掌握全市动植物资源家底及生境状况,为全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建设提供数据支撑。同时,开展联合检查,严厉打击各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行为,加强自然保护地建设,营造鸟类栖息地,扩大人工次生林分布区域,形成野生动植物良好生境。
徐州:打造四季“鸟岛”
潘安湖鸟岛位于徐州市东部,是潘安湖国家级湿地公园核心区,距主岛码头300米,岛上亭桥密布,曲径通幽,荷花争艳,绿树成荫,雉飞鹤舞,百鸟争鸣,是一家集野生鸟类科普展示,人鸟互动,生态恢复、鸟类救护、繁育科研、休闲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动物乐园。
在潘安湖鸟岛一年不同的季节里,在一天里不同的时间内,岛上的森林、灌丛、湿地、水塘都将带给人们不同的景观:春季万物复苏,百花齐放,鸟岛上的鸟儿开始孕育生命;夏季草木茂盛,郁郁葱葱,鸭、雀在树荫上下小憩,白鹤在苇塘觅食;秋季层林尽染,刚刚长大的鸿雁跟在母亲的后面,在铺满金黄色树叶的地面蹒跚摇摆;冬季白雪皑皑,大地一片肃杀,只有雁鸭们还在浑河里未冻结冰的水面上嬉戏。
湿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是野生动物,特别是游禽、涉禽及滨岸鸟类和雀形目鸟类的主要栖息地。营造湿地景观既可以丰富鸟岛的生境类型,让更多的鸟类来此安家落户,而且还能丰富该岛的观赏内容,使“鸟岛”名副其实。种植了油松、落叶松、白蜡、白桦等高大乔木,忍冬、黄刺枚、红瑞木、柳叶绣线菊、山梅花等灌木,以及菱角、铺草、荷花、菖蒲等水生植物,共同形成了森林、蔬林草地和湿地生态景观。
盐城:迁徙水鸟重要的“加油站”
35年前,中国首位驯鹤姑娘徐秀娟应邀南下盐城,她和丹顶鹤的故事也随着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的传唱而留存于人们心间。2017年5月,科研人员在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首次发现了野外自然孵化的丹顶鹤,这一发现创下了丹顶鹤孵化的全球最低纬度位置纪录。2021年4月,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科研人员在运用无人机日常野外巡护时,发现两个丹顶鹤繁殖巢,在巢穴附近发现了两只成功孵化的小鹤。这也是珍禽保护区连续5年在核心区发现丹顶鹤繁殖成功。
“丹顶鹤保护的终极目标,就是要恢复壮大其野外种群数量。”科研人员说,连续5年在盐城越冬地发现自然繁育并成活的丹顶鹤,是扩大濒危候鸟野外种群研究方面的重大突破。这些丹顶鹤在盐城越冬地野外自然繁殖,除了它们自身不愿意飞走迁徙外,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盐城环保工作做得好,有适宜的气候,有充足的食物和安全的生态。
位于中国东部沿海的盐城是江苏生物多样性保护最具代表性的地区。据介绍,盐城在江苏最早成立了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个是珍禽自然保护区,一个是大丰麋鹿保护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发挥了很大作用。在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上,盐城陆域、海域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为6348.28平方公里,占江苏国家生态保护红线面积的34.9%。
盐城沿海潮间带滩涂湿地,是太平洋(2.750,0.06,2.23%)西岸和亚洲大陆边缘面积最大、生态保存最为完好的海岸型湿地。每到秋冬季节,盐城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漫天的盐蒿草为无边的滩涂铺上红色植被,一望无际的芦苇丛成为迁徙水鸟的天堂。广袤滩涂每年都迎来10万至20万只越冬候鸟,以及300多万只迁徙停歇的鸻鹬类候鸟,成为迁徙水鸟至关重要的“加油站”。
物种数量的增加,离不开江苏不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努力。江苏围绕自然生态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双发展主线,成立了江苏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委员会,编制了《江苏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3—2030)》,启动全省县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与评估,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发生了全局性变化。
今年2月,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发布《江苏省生物多样性观测能力(一期)建设方案》,提出要按照“一横两纵+”分布格局,其中“一横”为沿长江区域,“两纵”为沿大运河、沿海区域,“+”为低山丘陵区域,在省内建设20个生物多样性观测站点,初步构建省级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自然生态保护处处长朱德明表示,“十四五”期间,江苏将开展生态岛试验区建设,选择3至5个地方进行试点,实现区域内生态环境质量和稳定性逐步提升,使物种栖息生境得到有效恢复,生物迁徙和基因交流的生态通道基本建立,重点濒危野生动植物得到全面保护,生态供给能力全面增强。
(来源:江苏广电镇江中心站/丁峰、江苏广电扬州中心站/王泽坤 余乐、江苏广电南通中心站/龚丹 姜晨光、江苏广电常州中心站/谢博涵、江苏广电淮安中心站/朱延庆、江苏广电连云港中心站/吴斌 仲启飞 、江苏广电苏州中心站/耿昊东 施志鹄、江苏广电南京中心站/王智斌 蔡源浩 查金、江苏广电泰州中心站/邹文杰 沈骁 薛苏阳、江苏广电无锡中心站/徐恺言、江苏广电宿迁中心站/徐徐 王振捷、江苏广电徐州中心站/季栋、江苏广电盐城中心站/栾坤恒 通讯员/王从帅 闵梦月 王彬彬 编辑/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