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意识结构,主要源自于本能在人类意识中的存在形式,本能以一种或压抑、或释放的形式出现在潜意识中。受到抑制的本能冲动将永久的存留于潜意识,而经过自我所审核并成功转化的力、比多才得以进入前意识,以致有出现在意识中的可能性。

意识—可以被觉察到的观念

弗洛伊德认为意识就是观念在头脑中,被唤醒后的表现形式,也就是说观念在进入人脑,并被人脑所觉察到才能称之为意识。他指出,意识这一概念:它出现在我们的意识中,我们能觉察到,这是意识这一术语的惟一含义。

严格来说,自然的观念或者进入到人脑,但未被察觉的观念则不能被称为意识,如果非要给它个名称,那么就可以称之为前意识或潜意识。

弗洛伊德
照片

前意识与潜意识,是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领域的重要理论,二者的概念和区别也是贯穿于意识始终,并与意识发生关联的。

弗洛伊德认为意识活动与潜意识活动的关系,可以用通常的照相中的显像来做一个粗略的、但并非不恰当的类比。

照相的第一阶段是冲“底片”,每一张照片都得进行“底片加工过程”,那些拍得好的底片,才能进行“正片加工过程”,之后洗出相片来,而这最后得到的照片才是意识活动的过程,那些没有显现出来的照片的一系列的过程,则称之为潜意识活动。

弗洛伊德

同时,弗洛伊德认为意识、也可以理解为是前意识的一部分,或者说是经过前意识“审核”过的观念性的存在。前意识只有在进入意识中,被人脑所觉察到才能称之为意识。

由此可见,弗洛伊德在谈到意识的概念时,并不是孤立的谈意识本身,而是将其与无意识相互关联着阐述的,说明脱离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二者无一能单独存在,在某种特定的状况下,三者的界限也并非不可逾越的。

作为“稽查者”的前意识

弗洛伊德指出我们已经发现,有一种前意识活动和一种潜意识活动,前意识活动进入意识并不困难,而潜意识活动只能保持自身状态,并被排挤到意识之外。

弗洛伊德的照片

因此,前意识是那些有可能、或者即将成为意识的潜伏观念的总和。他为前意识做了一个很好的比喻,将前意识定义为“稽查者”的身份,这就使前意识的概念更加明朗起来。

弗洛伊德在谈到意识结构时始终是将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三者相关联的介绍,对前意识与潜意识的关系及如何区分,也是花了不少精力来阐述的。弗洛伊德认为意识是对心理活动的一种自觉得到的反应,即我们所觉察到的,才能被称之为意识。

前意识并非孤立存在的,它是一种未成为意识的潜意识,但又是不同于潜意识的最初状态,是一种“稽查”后的结果。而这个“稽查”的过程弗洛伊德称之为前意识系统,对于前意识系统的理解,要结合了潜意识的本能冲动理论。

这是
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指出潜意识的核心由欲望冲动组成,而这种本能冲动下的欲望并不能完全被满足,有一些不符合文化、体制的要求就需要被“压制”下来,那么怎样“压制”呢?就是前意识系统的“稽查”。

所以,除了“稽查”,弗洛伊德也提到,可以将前意识系统理解为压抑的替代者,时刻严防欲望冲动进入意识。因此,弗洛伊德将他的前意识观念,树立成了为人的生存方式及时代的文化趋势,做出贡献的守卫者的形象,是维持人的生存状态的一种文化手段。

具有“欲望冲动”的潜意识

弗洛伊德认为婴幼儿时期是潜意识的根源,潜意识的思维过程不是别的,而正是在童年早期所产生的那些过程、是一些独一无二的过程。

弗洛伊德
在工作

除描述性意义上外,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还蕴涵着更多的内容。它不但指一般的潜伏观念,而且特别还指那些具有一定动力性质的观念;这些观念尽管强烈而活跃,但却仍不能进入意识。

同时,弗洛伊德也指出潜意识活动的产物,并不是就完全没有希望进入意识,只是想要实现这一目的,要付出极大的努力。

在构建心理活动的过程中,是避免不了潜意识这种状态的出现的,甚至可以说每一种心理活动,起初都是以潜意识的形式产生的,而是否可以从潜意识发展为真正的意识,就取决于其发展过程中的抵抗程度了,只有在这种抵抗之后,反映出来的才能被称之为意识。

因此,潜意识体现在两个方面上,一是与意识活动相仿,但却因某种原因不被意识所察觉的活动;二是包含着种种压抑的活动。

弗洛伊德名句

他强调潜意识是由本能表征性构成其核心的系统,它们所追求的是释放其贯注。简而言之,就是认为潜意识活动,是由人的本能欲望和冲动所支配的,这些欲望和冲动是各自独立的,并不会发生冲突。

潜意识作为一种欲望冲动的贯注,从其进程上讲没有时间性,不会因时间的推移而改变;而从其过程上看,它不具有现实性,或者说不顾及现实,完全听从其贯注的强弱,遵循快乐的原则。

意识、前意识及潜意识的关系

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过程不能独立的被发觉,因为潜意识本身就是无法察觉到的那部分,它若想被洞察便只能通过梦境的阐释过程,亦或是在神经症时才能被发觉。

《梦的解析》

作为本能欲望的潜意识一经产生,便被前意识这个稽查者所压制住了,而是否要对这种贯注观念进行释放,使之进入意识层面,这就依赖于前意识对现实文化、体制以及何种方式得以展示的判断。

我们对潜意识的理解,并不能完全局限于是前意识系统的压抑,潜意识系统与前意识系统之间的关系,也绝非这种简单的压抑关系,相反,二者在发展上还存在着相互合作、相互转化的关系。

在二者的转化过程中,弗洛伊德提到了能量的理论,这也是弗洛伊德在反复强调的他所研究的是科学的理论体系,科学对他的思想体系时刻起到了一个辅助的作用,亦或说是科学服务于他。

弗洛伊德
传》

在潜意识理论体系中,弗洛伊德指出潜意识的核心由本能表征性构成,它们追求释放其贯注。也就是说,潜意识是由欲望冲动组成的。

这种本能的表征受欲望的驱使,经过前意识的筛查,最后能量强的得以出现于意识之中,而具体对于能量的概念,弗洛伊德并未给出很明确的解释。

但从其对科学的执着态度中可以看出,弗洛伊德的能量除了心理学的意义,更多的可能是其物理学上的含义,这也解释了弗洛伊德一直将自己的理论,称之为可以被实证的科学理论体系。

弗洛伊德

因此,弗洛伊德在对潜意识的细致分析的过程中,时刻不忘以一种实证科学的方式进行阐释。弗洛伊德指出意识与潜意识的区分,存在着一定的相对性,潜意识在一定的情况下可以进入意识,成为可以被觉察的观念形态。那么这种转变得以形成的关键,就在于本能表征或说是本能欲望的贯注程度。

对于本能表征,弗洛伊德还强调本能表征指的是一组观念,被源于本能的限定的心理能量贯注,这种贯注的程度所体现出的强度,直接影响潜意识是否得以进入并成为意识的可能性。

参考内容来源:《作家与白日梦》

举报/反馈

史海泛轻舟

8.8万获赞 1162粉丝
史海泛轻舟,前程定可期。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