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副其实的潜艇“克星”,在一战时期就被人们广泛用于反潜艇作战,到了二战,被击沉的潜艇中有一半都要“归功”于深水炸弹,如今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变迁,这款武器依然服役多个国家海军部队,并且如今的性能更加彪悍,1颗就能击沉潜艇,爆炸半径高达数千米,产生的冲击波几乎无法躲避。
深水炸弹又被称为深弹,是一种外观类似桶状,装有定深引信的反潜武器,深水炸弹被投入预定深度后,内部引信就会被引爆,从而产生巨大冲击波,借此来对目标潜艇进行攻击。不过,相比较如今各种带有定位航电系统的武器装备,深水炸弹并没有安装任何电子设备用来侦查附近目标,从而在最佳时间引爆,其完全依赖引信的深度来设定,也就是说,只有经验丰富的老兵才知道如何发挥深水炸弹的最佳效果,如果经验不足的新兵使用,可能只会白白浪费。
深水炸弹最早起源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由于协约国对同盟国严密的海上封锁,德国被封锁无法接收外部的物资救援,为了突破当前的困境,便开始大力发展潜艇部队,尤其是在1917年的时候,德国一举发动了“无限制潜艇战”,一时间德国U型潜艇在海上高调出行,肆意横行在各大海域,并放出狠话,“无论是军用船只还是非军用船只都将被无情的猎杀”,所以为了打压德军的嚣张气焰,深水炸弹被广泛投入使用,主要打击目标就是水下潜艇。
深水炸弹的高爆炸药可以产生每秒速度约8千米的冲击波,并在瞬间压缩海水,如果目标潜艇出现或者靠近爆炸中心点的位置,就会受到冲击波的打击,致使舰艇外壳被震碎,严重的话,潜艇就会瞬间变成废铁。如果距离较远,潜艇也会遭受多次冲击,因为爆炸膨胀会产生一个冲击波,爆炸后水浪会瞬间跃出水面,然后再回到原来的位置,这个过程中,也会再次产生一个反向冲击,这时的潜艇需要承受来回多次的这种冲击,直至压力完全消失,据资料记载,在英国人测试深水炸弹冲击试验中,水中的潜艇最多记录到了多达16次的冲击波攻击。
虽然一定意义上,潜艇下潜的深度越深,被命中的几率就越小,但是下潜位置越深,海底压强就越大,如果被深水炸弹击中,潜艇上的官兵将再无生还的可能,所以,一般对于千吨级别的潜艇来说,只要处在100千克TNT深水炸弹爆炸范围的5-7米之内,就会被击沉。
到了二战时期,各国海军在海上争夺的时候,深水炸弹也成为了主要实施打击的对象,而当时军备竞赛接近疯狂状态的美苏两国,还研发出了深海核炸弹。通过在水中引爆核弹,破坏半径足以达到数百甚至数千米,远远大于常规装填的炸药,属于一种战术核武器,杀伤力巨大,当时部分国家不仅在舰艇上使用,还采用飞机布弹的方式来发动水下攻击。不过随着现代鱼雷的技术进步,核深水炸弹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