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满足感,是指为了获得未来更多的利益,暂时放弃当前需求和欲望,而做一些当下枯燥、乏味甚至痛苦的事情;即时满足感,是指能立刻让自己感到放松和愉悦,但对未来不会任何帮助甚至对未来不利的事情。比如:下班回家后,有人选择刷短视频度过,有人却选择读书学习来充实自己。刷短视频固然让人放松和愉悦,但是却会让人陷入虚妄的世界无法自拔;读书学习虽让人觉得乏味和痛苦,但是会提高以后工作和发展能力。比如:面对零食或垃圾食品,有人为了身材或健康坚决抵制,而有人却抵挡不做诱惑,为了食欲恣意而为。所以,可以将“下班读书学习、抵制零食诱惑”的行为理解为忍受当下痛苦而未来获得更多利益的的“延迟满足感”;将“下班过度刷短视频、抵挡不做零食诱惑”的行为理解为,及时满足当下欲望的“即时满足感”。
理解“延迟满足感”和“即时满足感”对我们有什么用处呢?从上面的概念和例子可以看出,当我们面临一个选择时,如果选择了“即时满足感”的行为,虽然能满足暂时的愉悦,但对未来是没有帮助的;而选择“延迟满足感”的行为虽然会遭受一定的痛苦,却能积累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前后两种行为的对比,随着时间加持和放大,两种不同选择的人最后的结果会有很大的差距。当然凡事并没有绝对,有人也会因刷短视频而成为网红大V,有人也会因喜欢零食成为生产商或经销商,同样有人可能整日读书学习而一事无成,因为还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但是不可否认两个相似背景、采取相反的选择时,选择“延迟满足感”比“即时满足感”发展更好的概率更大。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人的知识和能力会有复利产生的,虽然知识点是一个个地学习和积累,但是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知识之间会以网状形式链接,每个知识的链接会产生新的知识,这样就形成了无形的大网,一旦这张大网遇到了合适的机会便能发挥巨大的威力。所以当我们自认为已经很努力了,而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时,需要思考是不是知识和能力还不足,或是知识和能力不够扎实还不足以形成有威力的大网。那么,“延迟满足感”的人就比“即时满足感”的人多了这张大网,就能多做一些他们永远无法达到的事情。正如李笑来在《把时间当朋友》里说的“任何一个人如何习得某种技能,就会知道,在习得的那一瞬间,整个世界都会为之改变。因为所习得的技能,他拥有了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看到延迟满足感的益处和即时满足感的不利后,为什么人们更愿意选择即时满足感呢?其实这是人的天性所致,因为明天会发生什么谁都无法预判,满足当下的需求才是最可靠的。并且许多的商家也会利用人们的天性,创造出各种诱惑性产品来迎合人们的即时满足感。所以,人们要完全对即时满足感说“不”是非常困难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来提高延迟满足感的能力以便给自己积累更多知识和能力呢?
这样会涉及两个概念“反映”和“反应”。什么意思呢?“反映”是指人们获得外界信息之后大脑思考的过程;“反应”是人们看到外界事物进过大脑思考后,对外界做出行动的过程。人们做出延迟或即时满足感的行为,即是“反应”的行为。人类不经过大脑思考便采取行动的行为,可以理解为人类的条件反射,人类与动物的最大区别是在“反映”的阶段,即人不会想动物一样接收到外界的某一信号,便立刻采取行动,而是经过大脑思考,进行利弊权衡,作出对最有利的选择。
所以,我们要培养延迟满足感,首先要从“反映”阶段开始,即在采取某个行动之前先思考一下:是否还有其他的选择、哪种选择对自己有利、自己更渴望哪种结果。比如:下班后正当自己拿出手机刷短视频时,提醒一下自己是否还有其他的事情可以做,工作中好像还有某个问题困扰着自己,假如能解决以后我的工作将会更轻松;或者我对某个东西很感兴趣一直没时间学习,这个时间我可不可以学习一下。在这样的“反映”中我们的延迟满足感就在不断提升。当我们开始尝试刷短视频之外的事情上,可能会发现下班后学习,似乎没有想象的那么痛苦;即使我们没有抵挡短视频的诱惑,仍选择了短视频,由于心中仍然想着其他事情,可能会发现今天的短视频似乎并不太有趣,客户会进行其他尝试。
如果在心中已经认为即时满足感是一个不好行为,自己又没有有效的办法时,可以借助一些“奖励”来慢慢修正。还拿刷视频举例,如果下班之后实在是忍受不了要刷一会儿,那就告诉自己先“奖励”半个小时,半个小时后再做其他事情,或者要求自己先做些其他事情,然后再“奖励”自己刷视频。如果连这些“奖励”也无法帮助你的话,就只能改变自己的心态了,坦然面对短视频。可以在刷短视频的同时,留意下短视频的技巧,说不定自己也成了短视频的创作者了。
今天谈“延迟满足感和即时满足感”不是为了贩卖焦虑,更不是无病呻吟。最近确实遇到了是“即时还是延迟满足”的选择问题。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所谓即时和延迟,就是当下行动对以后有利还是不利,如果有利可以理解为延迟满足感,如果不利可以说是即时满足感。其实到底是有利还是不利,是由本人来确定,如果下班刷短视频是为了休息、缓解疲劳的大脑这样也是有利的。当然我们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并不是都要经历八十一难修成正果的,接受平凡的生活和活在当下可能是我们绝大多数人的选择。所以是选择安于当下还是选择更大的抱负,是每个人的抉择,不同的抉择有不同承受和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