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生长发育的7个阶段:胎儿期(受精卵形成到胎儿娩出前)、新生儿期(胎儿娩出至生后28天)、婴儿期(自出生至1岁)、幼儿期(自1岁至满3周岁)、学龄前期(满3周岁至6~7岁)、学龄期(6~7岁至青春期前)、青春期(女孩:10~12岁至17~18岁,男孩:13~14岁至18~20岁)。儿童的生长发育是生命连续渐进发展的动态过程,根据解剖、生理和心理的发育特点,在每一阶段均表现出与年龄相关的生长发育规律。

(一)胎儿期

从受精卵形成到胎儿娩出前,称为胎儿期。胎儿的周龄即为胎龄,正常孕期约为40周。妊娠期间,感染、创伤、毒品、药物滥用、放射性物质、营养不良、严重疾病或心理创伤均可影响胚胎及胎儿的正常发育,引起流产、早产、畸形或宫内发育不良等问题。孕妇营养过剩或血糖控制不良,可能导致巨大胎儿问题。因此,应做好孕前、孕期的保健,定期监测胎儿的生长发育,必要时做产前诊断,以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

(二)新生儿期

自胎儿娩出至生后28天,属于婴儿期的一个阶段。此期在生长发育和疾病方面具有其特殊性,发病率及死亡率与其他阶段相比均较高。新生儿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卫生水平、评价妇幼卫生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

(三)婴儿期

自出生至1岁的时期,包含新生儿期。婴儿期是生长发育极其旺盛的阶段,对营养的需求量相对较高,并因其生长发育的特殊性,食物的添加具有一定的要求和规律。在此期,各系统器官的生长发育持续进行,但不够成熟完善,尤其消化系统容易发生功能紊乱,造成营养问题,发生佝偻病、贫血、腹泻等疾病。此期来自母体的免疫抗体逐渐消失,自身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易患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保健重点在于提倡母乳喂养、指导及时合理添加辅食、实施预防接种和预防感染、指导适宜心理发育的养育方法、早期各类发育迟缓与残疾筛查和早期干预。良好生活习惯培养和心理卫生的养成需要从此期开始。

(四)幼儿期

自1岁至满3周岁为幼儿期。此期儿童体格生长发育速度较前期减慢,但智能发育速度加速。活动范围增大,接触社会及事物增多,社会性明显发展。此阶段消化系统功能较前阶段明显成熟但还不完善,由于营养需求量仍然相对较高,食物转换仍然在进行中,所以适宜的喂养仍然是保持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内容。因为此期小儿对危险的识别和自我保护能力有限,要注意预防伤害的发生。

(五)学龄前期

自满3周岁至6~7岁。体格生长速度减慢,智能发育增快,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好奇,自我意识快速发展,伙伴关系发展。此期小儿的可塑性很强,应重视良好生活习惯的培训,注重社会性良好发展,注意眼和口腔的保健,预防传染病、伤害事故等。

(六)学龄期

自6~7岁至青春期前。除生殖系统外,各器官系统与成人接近,智能发育更加成熟,可接受系统的文化学习。此期应保证营养,注意心理保健、体育锻炼和保证充足的睡眠,做好眼及口腔的保健,预防伤害的发生。

(七)青春期

女孩从10~12岁开始到17~18岁,男孩从13~14岁开始至18~20岁结束,开始与结束年龄可相差2~4岁。体格生长再次加速,出现第2高峰。生殖系统快速发育趋于成熟,至本期结束,各系统器官发育已成熟。精神、行为和心理方面的问题开始增加。因此需加强良好社会适应的教育与生理、心理卫生知识教育(包括性知识教育),保证营养,做好高血压和肥胖的防治工作。

举报/反馈

中公教育

24.3万获赞 22.5万粉丝
公职考试招录信息汇总及备考技巧分享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官方账号,教育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