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37度暖爸

在心理学中,非常重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大家也都普遍认可这一观点。那么,父母究竟是如何影响孩子的?又体现在哪里?这两点,恐怕很少有父母知晓,这也是育儿的底层逻辑。

友情提示:本文内容,从亲子互动为切入点,详细分析父母对孩子的人格影响。内容略烧脑、硬核,错过不再。为保护当事人,文中案例均经过加工,请勿对号入座!

01先来明确两个概念

1、什么是人格

通俗点说,人格就是一个人对外界的各种感知能力,以及感知后做出的不同反应。人格,就像是人体建立的一套反应机制,受到不同的刺激,会做出不同的反应。人格决定了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动机和情感模式。例如,塞翁失马的故事,面对同样的刺激(事件),老翁和邻居的思想、反应也是不同的。

我国精神分析学家曾奇峰说:父母跟孩子,尤其是母亲跟孩子的关系,制造了孩子最核心的人格。我们所有人,都在重复着儿时与父母的互动模式,你会发现:我们特别容易和某一类型的人产生深刻的互动。从这个角度来看,如何做父母应该是一门学问。作为父母可以什么都不学,但一定要学会如何制造疾病。

2、投射

投射作用的实质,是个体将自己身上所存在的心理行为特征推测成在他人身上也同样存在。曾奇峰在《幻想即现实》一书中也有提到:我们所处的世界,是我们自己投射出来的。看上去这句话有点唯心,也令人费解,但实际上就是这样。

美国曾经做过一项实验,他们宣称: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观察人们对身体有缺陷的人的反应、态度。

志愿者被安排在没有镜子的房间里,让专业的化妆师在他们的脸上画出一道伤疤。化妆结尾时,允许他们观察镜子中的自己,然后镜子会被收走。在最关键的定妆环节,化妆师又会偷偷地擦掉“伤疤”。

这些毫不知情的志愿者被派往各个医院的候诊室,他们的任务就是观察人们在看到他们时的态度和反应。结果是:几乎所有的志愿者都认为“当人们看到他们时的态度,是不友好的、粗鲁的、歧视的”。然而,志愿者并不知道,他们的脸上根本没有伤疤。

那么,志愿者反映出来的人们的态度,是客观存在的还是他们自己投射出来的呢?答案当然是后者!我们在接受外界刺激、信息时,会进行主观的加工,所以我们看到的世界,其实是我们自己构建出来的。

言归正传,说完基本概念,进入主题:父母是如何影响孩子的人格塑造的。接下来,会通过一个真实的案例来进行分析、解释。看懂这部分,毫不夸张地说,你已经掌握了育儿的底层逻辑,甚至是手握育儿秘籍。

02一个悲了催的姑娘

认识小鱼那年,她才25岁,刚刚大学本科毕业。说起她的经历,电视剧恐怕都不敢这么写。

她是家中老二,老大是姐姐,在计划生育的年代,她是没有户口指标的超生人口。但是,政策无法阻挡父母养儿防老的心思。所以,小鱼刚出生没多久,就被送到了姨姥姥家寄养。可怜的是,在小鱼4岁那年,姨姥姥因心脏病去世了。

据小鱼自己回忆:辗转了4个寄养家庭,她才长大。直到高考前,父母才把她户口的事情解决掉,也回到了父母身边生活。小鱼原本以为这是个美好的开始,然而事实相反,却是噩梦的开端。

上有姐姐,下有弟弟,小鱼又没有跟随父母长大,所以她是家里“最不受待见的孩子”。自己放假回家,洗衣、做饭,照顾全家。而且,她还在某天的夜晚听到了父母的窃窃私语:赶紧找人嫁了吧,这样就不用养着她了。

真是令人同情的姑娘!可是,如果你知道吗?她从大学到工作,陆续谈了7、8个男友,甚至不惜“以身相许”,但是一个都没留下。用她自己的话说:“我的对象,全是被我自己给作跑的。”

案例分析:

1、从小没有在父母身边长大,寄养家庭中的养育者,是她实际意义上的父亲、母亲,代替生物学父母实现心理学上的父母功能。

2、如果能被姨姥姥一直养大,也未必是一件坏事,麻烦的是,她辗转了4个家庭才得以长大。她意识到:自己是多余的,必须要表现乖巧懂事,才能让寄养家庭喜欢,才能活下去。所以,她的内心是极度不安全的,面对关系,又呈现出讨好的状态。

3、在亲密关系中,面对男友,她十分害怕失去。她将内心的父母投射给了男友,内心的那个弱小,需要被保护的小孩,投射给了自己。所以,她必须要通过各种“作”的方式,证明男友是爱自己的、我是不会被抛弃的。然而,事实总是不尽如人意,因为当一个人在某段关系中,被死死地握紧,一定会感到窒息,逃离只是自我保护。

专图,盗必究!

4、小鱼在关系中呈现的模式就是“追逃模式”,她会不停地追着,但对方被逼得过紧,只想逃。而后,小鱼感觉到受伤,继续寻找下一个追逐对象。

从本质上来说,小鱼只是在重复儿时被抛弃的经历。努力想要抓住能够给自己营造安全感的人,实际上是想要向父母讨要曾经丢失的照顾与感情。

03被严格要求长大的男孩

二强,人如其名,排行老二,上面有个哥哥。父亲常年外地打工,母亲承担照顾老小和种地的任务,一些重活还需要亲戚邻居的帮忙。

有一次二强在邻居家写作业,无意中看见桌子下躺着一块钱,就悄咪咪地揣兜了。然后,装了一把“老大”,带着邻居家孩子去村里小卖店买了点零食。本以为神不知鬼不觉,没想到,在晚上的时候,邻居找上门来了。

邻居也没说难听话,就问问:孩子是不是拿错了,是不是和书夹在一起了?妈妈脸上挂不住了,当着邻居的面,让二强跪在院子里。已经是晚上了,邻居看着二强妈这么“严厉”,也不忍心,连忙表示:也可能是我家那小子拿了,要么就是我记错了。可二强妈不依不饶,还拿出来笤帚:“说,到底拿没拿?不说实话,今天我就打死你。”

事情过去十几年,二强也毕业工作了。跟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一样,午饭在公司定外卖。某天中午,有同事问:“谁看见我的酸奶了?还是谁喝了?”二强站起来,莽头莽脑地吼:“你说谁偷呢?”

案例分析:

1、二强妈因为一块钱要“打死儿子”的言语,给二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偷,自然是不对,但二强妈忽略了两点:第一,对于7岁的二强来说,可能还分不清幻想与现实。说直白一点,因为太想要了,想着想着,就认为是自己的了;第二,妈妈只考虑对错,忽略了儿子自己的感受,以极端的方式,将二强的自尊击毁,成为二强的创伤性事件。

2、即使二强已经长大,但妈妈的形象早已内化。“酸奶事件”中,二强将妈妈的形象投射到了同事身上,而自己又回到了儿时,那个弱小、无助的自己。

3、不仅仅是酸奶事件,二强在工作中对于对错也十分敏感。领导询问工作进度,二强自认为进度缓慢,这是领导的指责。此时,他将父母投射到了领导身上,自己还是那个委屈的孩子。

专图,盗必究!

通过这两个案例,你会发现:父母和孩子的互动方式,是孩子与世界互动的模板。或者说,我们可能都在重复着6岁前的关系模式。即使离开了父母,或者说父母已经去世,但父母的形象已经被孩子内化,影响力依然存在。

这两个案例也算是比较极端,对孩子产生创伤的案例。其实,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例如,我之前接触过一个4岁的小女孩,进到活动室就开始摆放小椅子,并且拿笤帚、簸箕扫地。询问后得知:跟奶奶一起生活,奶奶是一个非常爱干净、喜欢收拾家的人。

自体心理学家科胡特说:“父母是什么人,比父母做什么要重要。”其实,这句话一方面是说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非常巨大;另一方面是强调父母自身人格特质对孩子的影响(是什么人),远比父母亲的言语、行为更加重要。

结语:育儿先育己,并非是一句空话!部分父母会认为:孩子不一样,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难就难在父母自己的人格特质对孩子产生影响而不自知。还有部分父母说:看了很多书、听了很多课、学习了很多育儿理论,结果全不管用。问题在于,学习仅仅是学习,并没有内化成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这就是经过了学习感觉也没用的根本原因。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作者删除!

关于本篇内容,有任何问题,可以留言或私信,有问必答!不接待抬杠运动员!

举报/反馈

37度暖爸

9万获赞 1.8万粉丝
对于家庭关系问题,从专业的角度带给你不同的认知。
婚姻家庭咨询师,优质亲子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