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依恋型人格的人群通常会通过粘人和控制的方式,来获取本身内心所缺的安全感,但是往往会达到与预期相反的结果。焦虑依恋型的人格一般都会缺乏平常的自理能力,同时他们对外界的环境较为容易不适应,通常还很可能会出现一些精神类的障碍问题。
如,当自己发消息或是打电话时,对方没有及时的回复,这时就很可能会产生焦虑的情绪。具体表现取决于人格的强度,如果人格强度较为强烈,且常年的缺乏关爱、并且没有自我缓解压力的话,很有可能会导致情绪的失控。这很可能会出现一口气给对方打出几十个短信或是电话、且要求对方秒回复,如果对方回复较慢或是不回复,情绪很可能会更为严重并且不断骚扰对方,直至回复为止。他们会将自己处于一个受害人的身份,甚至还可能会对对方表达出敌意感,有时候甚至会伤害对方的人格尊严。这对自己是种煎熬也是对对方的一种折磨。
焦虑依恋型人格的人,常常会产生一种恐惧感和自我否认感,他们很难以接受别人的不喜欢,并且不愿接受、恐惧这种情况。因此焦虑依恋型的人通常会怀疑自己,是不是自己的问题,从而迫切想改变自己。因此,他们通常会产生自我怀疑和自我否认感。很多时候,他们都会认为感情的失败全是自己的责任,开始严重的逃避、自我否认。
简单来说,焦虑依恋型人格就是一种特别没安全感、总自我怀疑、自我否认,他们常因缺乏安全感,时常会拥有较为强烈的占有欲及掌控欲,并且他们的情绪波动极大,甚至有时候会突然的自卑,然后又突然的盲目自信,他们往往思维方式极为极端,时而会怀疑对方的动机,总是怀疑对方、时而又会希望对方和自己一样彼此感情深厚。因此,这也是很矛盾的一种人格。
这种人格的产生大多是由于原生家庭的影响。可能是长期的留守儿童,身边没有家人的陪伴,长期以往就容易导致这个人格的形成;可能是家里人的严重偏爱,这也导致,心理的不平衡,长期的压抑也会导致这种人格的形成;也可能是父母的苛刻要求,有过高要求的反馈,只有达到要求才能得到丝毫的关爱。也可能会是曾经遭受过惨烈的背叛,心理留下了较强的心理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