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春夏之交,万物勃发。在位于津南区小站镇后营村的金谷集团育苗基地,新育的小站稻秧苗青翠欲滴,俯下身去,一股清香扑面而来,沁人心脾。
“咱这品种一长叶就有香味,现在已经是‘四叶一心’了,过几天就能插秧了!”集团副总经理韩远清告诉记者。
粮食安全,国之大者。几十年来,小站稻走过了一个从衰落到振兴的不平凡历程。韩远清是老津南人,也是全程见证并参与小站稻走向振兴的农业人。如今,他和公司的同事们一起,立足津南,深耕粮食生产,扎实开展自主种源培育,在小站稻的故乡,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种业自主事业辛勤“耕耘”着。
振兴小站稻的心中夙愿
韩远清是津南区巨葛庄村人,提起小站稻的悠久历史和上乘品质,他的心中满是自豪之情,也有着一段段的美好回忆。他至今依然记得,小时候每当秋天稻子熟了,家里用新打的粮食焖一锅米饭,再配上羊肉丸子汤和炖大白菜,简直就是无与伦比的美味。
青翠欲滴的小站稻秧苗
“小站稻,粒粒珠玑,白里透青,蒸出的米饭油光发亮、粘性适口,一户煮饭四邻飘香……”韩远清说。
天津自古为退海之地,运河的开凿,通过马厂减河的连通,让津南地区可以得到黄河的水源补充,为水稻生长提供了宝贵的淡水资源。“黄河水泥沙含量高,现在咱们津南的一些老稻田还保留着十几公分厚的黄泥层,这也是水稻的栽培层。”韩远清说。
天津地处北方,小站稻每年只收一季,生长期足有167天。每一季水稻的生长期,高于寒冷地区的的单季稻,也高于温暖地区的多季稻,而且入秋以后,天津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水稻干物质的积累,保证了稻米独有的品质……
总之,独特的水、土、肥和气候条件,让寻常的稻米品种,在津南这一方水土的催育下发生了神奇的进化,具备了独特的品质。在缺水的北方,小站稻成了名片式的农产品。
1991年,韩远清农校毕业后参加工作,在天津市优质小站稻开发公司从事小站稻的加工经营工作。那时,刚刚20出头,他曾坐36小时的绿皮火车,到吉林延边稻米企业考察小包装技术,也曾到上海采购色选机和其他先进设备……年轻的他,工作起来有着一股锐气。
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用水紧张问题日益严峻,小站稻随之呈现出萎缩之势,大约在2000年前后,是津南区小站稻种植的最低谷,全区大概只剩下了1000亩稻田。“水源越来越匮乏,而且很多都是污染过的水,那时候洪泥河的水都是污水,种出来的稻米有一股怪味。”韩远清回忆。
作为津南人,看到小站稻的家乡却无法种水稻,他和所有的农业人都感到遗憾和痛心,复兴小站稻也就成了心中的梦想。韩远清坦言,小站稻的独特品质,就是津南区这片水土造就的,虽然各方科研力量研发了不少优秀的小站稻品种,但他认为,只有恢复了在津南核心种植区的种植,才算是真正实现了小站稻的振兴。
“小站稻1号”的攻坚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环保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一河清水又流回了津南。同时,粮食生产和种业自主得到了进一步的重视,天津各级各部门加大了自主农产品牌发展顶层设计,加大了扶持力度,津南区水稻种植面积逐步扩大。和韩远清一样所有的农业人,看到了小站稻振兴的机遇。
2017年末,整合了多家津南农业和种子企业的金谷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成立,韩远清也来到这里工作。
随着小站稻振兴的步伐加快,津南区的小站稻种植面积如今已经达到5万亩的规模。但对于韩远清和金谷这样的津南本土农业企业来说,心念念的,还是拥有在津南培育出的自有种子品牌,把自己研发的优良品种种到小站稻的核心产区,为此,2018年,他们依托科研院校,启动了“小站稻1号”的研发工作。
确定了培育自主品牌,那这个以1号命名的小站稻,要具备哪些品质呢?韩远清告诉记者,集团多次组织专家研究论证,他们选取了优质种源,将具备“抗倒伏、香味强、糯性好”等传统品质的圆粒水稻,作为“小站稻1号”的育种方向,四年过去,他们已经培育出5个优质备选品种。
陈越是金谷集团小站稻培育基地的一名90后管理员,他告诉记者,如今“小站稻1号”已经完成了七代的选育工作。育种过程中,因为天津气候偏凉,一年只能长一季,为了加快进度,他们把“小站稻1号”带到了海南繁育基地,“加了两代”。
韩远清和陈越在查看秧苗
“育种就是选用基础种源,将原有品种进行杂交,使其具备一些其他的性状和品质。一代接一代,如果顺利,再进行区域试验,最后再报国家审定。”陈越说。
育种,是一项需要投入众多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大工程,也是一项长周期的工作,多的需要六七年,算上加代,也需要至少五年。“小站稻1号”凝聚了金谷集团科研人员的心血。2021年,正在进行第七代繁育的水稻出现了“立枯病”,不少秧苗枯萎死亡,这一度让陈越非常紧张,他发现,这个病是土壤中的真菌引起的。为此,后续育苗时,他组织对育秧盘进行了消杀,成功避免了之前遇到的问题。
为了做好“小站稻1号”的育种,金谷集团建立了人工气候室、组培室和分子编辑育种实验室,投入大量资源,向着自主小站稻品牌全力冲刺。“后续一切顺利的话,2024年就能投入使用。”陈越说。
育苗播种
种子就是农业的芯片,要把种子握在自己手里,培育优秀自主种企,走访中记者发现,这些理念已经成为农业科技工作者的自觉遵循和努力方向。
蔬菜育种本领强
民以食为天。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指出,要树立大食物观,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要向森林要食物,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向设施农业要食物……”
在作为口粮的水稻育种之外,金谷作为历史悠久的种子企业,还有一大批科研人员,在为丰富国人的餐桌而努力着。
李玉玲在黄瓜育种大棚里
在位于葛沽镇的蔬菜育种基地内,科研负责人李玉玲正带领团队,在大棚里忙碌着,黄瓜、辣椒、白菜等各种蔬菜的育种正在进行中,一排排瓜秧和菜株,生机勃勃,有的已经结出了沉甸甸的果实。
在李玉玲的讲述中,金谷的加工辣椒(非鲜食类)种子在天津种植户那里已经占到了70%的份额,堪称绝对的主力品牌。而金谷旗下宏程公司培育的芹菜良种,在全国除青海外的30多个省级行政区都有业务分布。
“您看这就是不育系,我们用这个来进行辣椒杂交繁育,可以省掉去雄蕊的工序,加快育种进度。”基地辣椒育种课题组组长谭志刚告诉记者。
芹菜育种基地
他所说的利用不育系育种,和袁隆平院士的杂交水稻原理类似。利用雄蕊退化的株系,选择其他品种进行人工授粉后,可以改变后代的形状,达到杂交育种目的。比如一个抗炭疽病较好的辣椒品种,但是产量不高,通过和产量高的品种杂交,一代又一代,就能选出既抗病又高产的品种。
李玉玲告诉记者,育种工作最难的并不是实际操作,而是育种的思路和方向。只有选对了思路,找好了方向,找准了独特性和创新点,才能获得市场认可,创造更大的价值。“这个育种工作,要耐得住寂寞,一般没有五六年是做不成的。”
谭志刚对此深有同感,他们每天都要仔细观察植株的变化,有突发情况及时处理,才能保证育种的顺利。“育种不像养孩子,孩子哪里不舒服可能会哭闹,蔬菜就不一样了,有时候一些小的病变,不及时发现就可能酿成较大的损失。”谭志刚说,他曾发现过一种通过浇水传播的真菌病,后来及时清除病患秧苗,避免了殃及其他植株。
李玉玲介绍,在种子收获的三伏天,她们在大棚里一待就是半天。“气温超过40℃,人在里面干活,就像做汗蒸,喘不过气来,有时实在受不了了,就到外边透透气。”
谭志刚查看辣椒生长情况
辛苦的付出获得了回报,他们培育出的彩椒品种,有的能卖到10元一支,他们培育出的坛子椒等品种,远销四川等辣椒消费大省。他们到外地进行产品推广交流,看到自己培育的蔬菜种子产量高、口味好,受到大棚种植户的认可,心里倍感欣慰,农户夸他们“给他们送钱去了!”
身为种业从业人员,他们深知身上的那份责任。李玉玲告诉记者,国家现在鼓励种业创新,突破卡脖子工程,保护种质资源,培育好的种企,我们每一个人都很振奋,都会朝着这些方向努力!(津云新闻记者 陈庆璞)
举报/反馈

津云客户端

524万获赞 37.5万粉丝
天津市移动新媒体总平台、总集成
天津津云新媒体集团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