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 | 薛贞

记者 | 阙政

我是一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我在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任职心理咨询师一职。平时我也是上海“12355青春在线”青少年公共服务中心心理热线志愿者(021-12355)、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星级心理咨询师(华大心理咨询公益服务热线021-51688988),以及仁卅·心璞心理签约心理咨询师(公益热线:400-990-1002),因此疫情期间我在这三个平台都参与了志愿服务,为大家提供公益、免费的心理咨询。
平时我的工作是在康复医院做心理咨询
目前我基本上每天都有公益咨询的排班,有文字形式的线上咨询,也有热线形式的电话咨询。这两种形式相比线下的个案咨询来说,都会更艰难一些,因为看不到对方的表情,甚至听不到对方的语气,那些更能帮助我理解对方的副语言的部分,被剔除了大半。
值班期间,我保持随时待命状态,提示音一响,立刻冲到电脑或者手机前接听,不能让来访者等太久。
我的“青小聊”在线志愿服务排班表
在做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会发现一些大家在疫情当下普遍可能遇到的问题,在保护对方隐私的情况下,我做一些简单的分享。
焦虑是常态,不焦虑的都是“高人
上海处于本轮疫情风暴眼,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觉得焦虑是正常的情绪反应。每天调好闹钟起来抢菜,担心自己和家人感染,每日在家不分昼夜地办公,昼夜颠倒生活节奏被打乱……这些都可能导致我们对目前的状态产生一些负面的想法,因而引发负面情绪。
如果在目前的大环境下,依然稳坐泰山,表示自己从未有过情绪波动,那么我会佩服你是个“心如止水”大隐于市的高人,也会有些担心,担心你是否把情绪压抑下去而自己并没有察觉,甚至始终在用“情感隔离”的方式防御外界,封闭内心。
人是伴随着焦虑和烦恼而生的,情绪是我们的一部分,但很多时候,他并不受我们“掌控”。疫情是一个特殊事件,造就了特殊的环境,有任何情绪波动,都是正常的,关键是这些情绪是否严重影响到了你的生活。
失眠?打破循环魔咒是关键
我在各个平台接听热线、接受线上咨询,经常听到的反馈问题,有一个就是“失眠”。
失眠分几种情况,有些是入睡困难,有些是维持困难,而睡眠问题一般都和情绪、认知、行为习惯有关。
入睡困难,有些是因为迟迟不想睡,而不是真的无法入睡。
睡眠有时也意味着“短暂的与世界告别”,有些来访者觉得自己虚度了一天,不想就这样结束,或者说想要拥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就会拖延,晚睡。
而有一些来访者,是真的有入睡方面的困难,对于这些来访,我的建议是打破“常规”,比如不要将入睡当作一个任务,因为这样反而会带来更多更多压力——这就好比我们对自己说,闭上眼不要去想红色,那么一闭上眼可能就只看到红色了。这种选择性关注会使得我们更加关注“睡不着”这件事,因此更为焦虑。
我曾给一个失眠的来访者建议说,如果实在睡不着,是不是可以考虑干脆起来做一些其他的事?来访者最后选择了做拼图和DIY小屋,他说这样似乎是在利用平时睡觉的时间来做些平日里没空做的事,与自己相处会觉得平静,感觉还不错,然后等他坚持了几天后,他终于有一天熬不住,去睡觉了,因此睡眠情况也渐渐地有了改善。
当然每个人情况不同,应对策略也不同,如果说你坚持想要尝试安然入睡,也可以尝试一下睡前的“冥想”练习,找一段适合你的冥想的引导语,跟随呼吸的调整,关注自己的内心,体察感受,使得自己能够进入到一个平静、舒适的状态里,感受内心的祥和、宁静,渐渐放松身心。你要相信自己身体的调节功能,失眠几日,便可能又有一阵子睡得好些。如果你的内心能够保持恬静、平和的状态,那么睡眠不佳这件事本身也不会对你有太过巨大的扰动,以至于将所有不顺都归结于失眠这件事,并认为改变失眠就能改善其他问题。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没有能力去解决问题,而是只关注了症状,没有关注症状背后的本质,因而陷入到一个固定的模式里,看不到别的可能。
认知、情绪、行为这三个环节中任一一环做出改变,都能一定程度地打破恶性循环。有了第一次的成功体验,那么往后就会更有信心去做进一步的改变。
面对低电量,理解情绪,改变认知
许多来访者都会提到他们出现了低电量的状态——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兴趣减退,情绪低落。我们诊断抑郁症是有明确标准的。当一个人至少两周,拥有以下五种或更多症状时,可诊断为抑郁:抑郁心境或悲伤;对于曾经喜欢的活动失去兴趣或愉悦;突然或近期体重增加或体重减轻或食欲改变;失眠或嗜睡;感到不安或烦躁或言语和运动迟缓;疲乏或失去能量;无价值或内疚;难以集中注意力或者做决定;经常想到死亡或自杀,计划自杀或企图自杀。而抑郁情绪不过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就如同被人打了一拳会感到疼痛并引发愤怒一样。关键是要学会自我觉察。
我们如今的主流的价值观似乎是非常排斥“负能量”的,总想着一旦有了消极的念头、消极的想法、消极的情绪,就要努力克服、战胜它,好像那些都是洪水猛兽。
但其实很多时候,负面的情绪是有意义的,他是一个警示,一个提醒,甚至是一个转化的契机。
情绪一旦产生,是不可能无缘无故消失的,如果你压抑它,忽略它,它就会变成一个“恶作剧的小孩”,在不经意间跳出来,给你捣乱,让你说言不由衷的话,做令你感到后悔的事,变得“失控”,这其实很多时候是一种信号,告诉你,要开始关注你的情绪了。
看见情绪、接纳情绪,是改善情绪的第一步。我经常会建议来访者先按下“暂停键”,感受自己当下的情绪,甚至可以尝试着将情绪记录下来,情绪的命名越细致越好——比如说我遇到了某件事,我当下的情绪成分是:沮丧75分,悲伤30分,焦虑60分……我们可以定期记录情绪,来感受细微的情绪变化,体察内心的感受。我们情绪的背后,往往有我们对事件的想法,也就是认知。大家都知道著名的沙漠半杯水故事,沙漠里的半杯水,有些人看来是求生的希望,有些人看来是渴死的先兆,所以事件本身并不直接引发情绪和行为,而是我们对这件事的认知,导致我们的情绪和行为,这也就是认知行为治疗(CBT)理论。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套“图式”,用以储存我们生活经验,因此在接受外界信息时,我们会对信息进行过滤,如果我们过滤后,进入到意识里的信息都是负面的、自我挫败的,那么我们对生活信息的诠释就会相对负面,认为自己是个没用的人。
要改变认知,就要知道自己在想什么。
时时刻刻问问自己,刚才我脑中流过的想法是什么。那些如同弹幕一样的想法,就是我们的自动思维,它像呼吸一样无处不在,又时常被我们忽略。
我们的自动思维通常是指向中间信念的,中间信念是一组观念、假设、态度、期望,通常是条件句式,比如“我很能干,才有价值”,“我不优秀,就没人喜欢我”。
而这些中间信念,又指向最终的“核心信念”。常见的消极的核心信念有三类:我不可爱、我没能力、我没价值。
一个人的核心信念是根基,而因此发展出的一整套的应对模式,是我们保护自己,降低焦虑,抵御外界刺激的一种方式。这套模式无法轻易改变,需要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进行相对长程的工作。
而在在线咨询的过程中,因为时间有限,我通常做的,只是根据来访者的情况,看看能否引发他对自己认知行为模式的一个思考。
毕竟意识到了,改变也就开始了。
逆反突如其来,无处可逃的孩子
各个平台都会接到青少年和青少年的家长的咨询,有一些是比较有共性的问题,比如说孩子上网课以后的不适应、自觉性差,拖延、很难做到自我监督等等,还有就是亲子沟通不畅,家庭关系不佳的问题。
其实孩子们在这个阶段普遍存在的低能量或者说“放纵”的状态,并不是单独存在的问题。一方面,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更为敏感,情绪更为外显,在家庭中的被关注度也高,就显得问题更为突出;另一方面,整个家庭系统都在受着大环境的影响,甚至被大环境“冲击着”,因而会在孩子身上表现出比较集中的“症状”。
还是那句话,治标要治本。
很多问题都是由来已久的。
比如学习的积极性问题,父母可以问一下孩子,他的拖延,或者回避背后,存在着怎样的想法,有怎样的动机。如果是因为线上课程分心,没有认真听而有些作业不会做,所以拖延,那么目标是一致的,就是如何能够把不懂的部分搞懂,把课补上。如果说是因为孩子本身有情绪问题,沉浸在这种情绪中,无法集中精力学习,那么我们首先要去理解的就是孩子为什么有这样的情绪,如何能够将这部分情绪纾解,并转化。
家庭关系方面的问题,很可能之前就已经有了“伏笔”,只是疫情前,父母要工作,孩子要上学,各忙各的,很多时候交流不够,问题也便没有那么凸显。如今疫情期间,被封闭在家中,也就避无可避,所有的矛盾、冲突,都会在频繁的交流中有集中的爆发。比如自幼成长环境中,都是被压抑感受,被父母训斥不要吵闹不要流露负面情绪的孩子,到了如今封闭的环境中,也依然惯性地不和父母沟通,不表达感受,以免受挫,那么父母在与孩子交流的时候,就会发现十分困难,因为以往忽略得太多,以至于如今觉得“完全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情急之下,父母可能就会一直盯着孩子质问,呈现出“他逃,他追,他插翅难飞”的局面。
想要改变,要着眼于整个家庭系统,而不是将孩子表现出来的问题孤立看待。很多时候,父母改变了,孩子也就自然而然会发生改变,人际关系的改善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关系一旦被破坏,模式一旦被固定,不是一朝一夕、一个咨询电话就能改变现有状态的,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全新的、整合的视角。
也许,家长们可以邀请孩子一同重新制定家规,开展家庭会议,确认整个家庭改变的方向,制定奖惩机制,对所有家庭成员一视同仁,并严格执行。
也许,家长们可以试着蹲下身,以孩子的视角去体会孩子的感受,平等地探讨问题,给予足够尊重,并相信孩子有改变的能力,有向上的动力。
也许,家长可以和孩子约定交换角色,成为彼此的镜子,体验彼此的不易,肯定一直以来的努力,交流探讨可以改变的部分,一点一点地转换固有的模式。
方法有许多许多,以怎样的姿态,怎样的身份,怎样的角色去寻求改变,相信是每个家庭成员的课题。
“我的资金链断了”,成年人的崩溃就在一瞬间
我接到的一些已经工作的来访者的咨询,通常问的问题更为现实,也更为紧迫,比如——“我的资金链断了”,“我失业了”……现在许多年轻人都习惯了超前消费,疫情的冲击是始料未及的,收入的降低或者职业的变更,都会引发焦虑。
我之前遇到过一位自称“月光族”的来访,就面临如此现实、尴尬的问题。每天都在参加各种团,然而工资却越发越少。
“目前不景气我也知道,但这点工资实在是不够花,下个月要还花呗和信用卡,眼看着就要见底了。”
其实这位来访者遇到的问题也是许多人都面临的问题,作为心理咨询师,我无法帮他解决现实层面的问题,不过是在短暂的咨询时间内,倾听他,理解他,帮他聚焦问题,澄清一些事实。
这位来访者在诉苦许久以后,似乎因为我的回应而得到了一些安慰,表示说出来,有人理解,就舒服多了。随后他又回归到了理智思考的层面,说其实目前的糟糕状态,也让他意识到了从前没意识到的一些问题,比如他应该未雨绸缪地存钱,应当有节制地消费。
“哦?那您打算怎么做呢?”
“记账,存钱。”
接下来,这位来访者开始讲他疫情后计划的一些改变。
这是很了不起的转化。
让自己在情绪中待一会儿,不要急着出发。也许你会发现,那些你认为是“不应该存在的部分”,恰恰是一片沃土。
埋下什么样的种子,开出怎样的花,生长成怎样的姿态,并不全由你决定。但当你理解了,你是这一片花园的主人时,也许你会欣然接受,人生的千姿百态。
举报/反馈

新民周刊

234万获赞 32.1万粉丝
深度和角度——这就是我们能做的
新民周刊社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