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财经5月12日电(宫宏宇) 回望过去十年,中国经济和生态文明建设结实累累、成绩斐然。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约1.8亿农村人口进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近八成、人均预期寿命提高至77.9岁……
经济腾飞,天朗气清。5月12日,中宣部“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十年来这些新成就、新变化。
资料图:水稻种植基地(安康市农业农村局供图)
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会上介绍,这十年,中国历史性地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一个都不掉队”成为全面小康的标志性成就,为世界减贫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人民生活进入相对殷实富足阶段
城镇新增就业年均超过1300万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5万元,比2012年增长近八成,增速快于经济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比显著缩小至2.5:1。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超过4亿多人。居民收入基尼系数由0.474降低到了0.466。
体现社会品质和消费升级的恩格尔系数,按联合国标准,我国人民生活已经进入相对殷实富足阶段,每百户家庭拥有汽车超过37辆,比2012年翻了1倍还多。
1.8亿农村人口转为城镇常住人口
我国的城镇化率由53.1%上升到了64.7%。城镇棚户区改造3961万套,惠及9000多万居民。老旧小区改造惠及2000多万户,1.8亿左右的农村人口进城成为城镇的常住人口,享受更高质量的城市生活。文化旅游、健身休闲成为大众消费。
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7.9岁
从医疗卫生、教育等领域看,中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卫生体系,人均预期寿命由75.4岁提高到了77.9岁。
学前教育毛入学率大幅提升至88.1%,高等教育进入了普及化阶段。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9年。
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
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114万亿元,占全球经济的比重由2012年11.4%上升到18%以上,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得到巩固提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5万美元,接近了高收入国家门槛。
这些年,我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总体上保持在30%左右,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
夕阳下的城市湿地公园。 刘忠俊 摄
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地位增强
这十年,我国的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得到了全面拓展。
商品出口占国际市场的份额由11%上升到15%,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地位得到了增强。利用外资的规模不断扩大。对外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数由10个增加到了19个。
此外,中国建设了21个自贸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了一系列对外开放的新高地、试验田,形成了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上升到第12位
这十年,中国全社会研发投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1.91%提高到了2.44%,全球创新指数的排名由第34位上升到了第12位。高速铁路、5G网络等建设世界领先,载人航天、火星探测等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了重大进步。
植树造林占全球人工造林的1/4左右
在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这十年,中国雾霾天气和黑臭水体越来越少,蓝天白云、绿水青山越来越多。植树造林占全球人工造林的1/4左右,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累计下降了大约34%,风电、光伏发电等绿色电力的装机容量和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都是居世界第一。
此外,我国推动达成了巴黎协定,明确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国际社会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推进全球环境治理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十年的变化,你感同身受了吗?(完)
举报/反馈

中国新闻网

4064万获赞 643.1万粉丝
中国新闻网(简称中新网)由中国新闻社主办
北京中新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