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浙江日报

  “没想到,学做烧饼还能走上一条致富路。”缙云县东方镇横塘岸村村民蒋仲容感慨道。

  原先在家务农的蒋仲容,即使在农闲时从事来料加工,一年的收入也不到2万元。但参加了缙云烧饼培训班后,蒋仲容获得了高级烧饼师傅称号,并被嵊州高速服务区烧饼示范店聘请,月薪直接“升级”到了6000元。

  像蒋仲容这样靠烧饼致富的人还有很多。截至今年2月底,缙云县累计培训缙云烧饼师傅10980人次,成功培育中级缙云烧饼师傅250人、高级缙云烧饼师傅280人、缙云烧饼大师10人。带动从业人员4万多人,人均增收4万多元。

  随着“烧饼师傅”群体日益壮大,为了让其有更好的归属感、幸福感和获得感,更好地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助推烧饼行业健康发展,缙云县总工会引领缙云烧饼行业成立了烧饼行业联合工会。从此,工会就成了烧饼师傅们的“娘家”。

  缙云县总工会依托烧饼行业联合工会,开展“名师带徒”、技能培训等活动,以促进高技能人才的示范带动作用,增强烧饼师傅自主创业的竞争力。一是通过“名师带徒”活动,实现师徒结对51对,26名徒弟在缙云烧饼师傅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高级烧饼师傅称号。县总工会对所带徒弟获得高级烧饼师傅称号的大师进行嘉奖,共发放奖金2.6万元。二是县总工会联合县“烧饼办”举办缙云烧饼师傅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班,分3期共培训烧饼师傅154人。

  赵俊在武义、永康都开有缙云烧饼门店,参加了“名师带徒”活动后,收获颇丰。“经过培训,我们的技术得到了提升,经营的几家店铺收入提高了30%!”

  一只小小的烧饼,缘何能带动缙云县数以万计的人“发家致富”?

  时间拨回到2014年。当时,缙云县委、县政府成立“缙云烧饼”品牌建设领导小组,出台《关于缙云烧饼品牌建设的实施意见》,探索实施“政府主导+自主创业”模式。

  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烧饼办”为“缙云烧饼”注册了集体商标,设计了统一形象标识,制定了标准的烧饼制作规程,创建了烧饼师傅基地并定期开展技能培训……2014年,第一家“缙云烧饼”品牌店创立开张,缙云烧饼由不起眼的乡土小吃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美食。

  8年来,小烧饼从“路边摊”走向“品牌店”,从小县城迈入大都市,逐渐“烤”出了一条乡愁共富的产业路。

  截至去年底,缙云烧饼许可授权90家,累计签订授权许可合同1009份,开张营业示范店661家,全国开张门店(点)8000多家。目前,缙云烧饼示范店开到了全国20多个省、市、区,50多所高校食堂,50多个高速公路服务区……缙云烧饼行业年产值达到27亿元,同比增长12.5%。

  与此同时,缙云烧饼产业衍生的缙云菜干、土猪、土麦等产业为全县农民增收提供了有效的新渠道。去年,全县908小麦种植面积达到3000多亩,市场价格7~8元每公斤,是普通小麦最低保护价的3倍以上。东方镇是缙云菜干专业镇,2015~2021年缙云菜干半成品收购价从8元每公斤提高到20元每公斤,去年该镇菜干种植面积超过10000亩,全县产值6400多万元,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我们可以看到,承载着乡愁的缙云烧饼,已经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小吃,升级为缙云人引以为傲的“乡愁产业”。一只烧饼的崛起,铺就了一条通往乡村振兴的乡愁产业富民之路。

举报/反馈

人民融媒体

8227万获赞 110.4万粉丝
人民网内容聚合分发业务
人民科技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