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经常很热心于他人的事情,是一个老好人,但是却不被他人所喜欢?

为什么有些时候按照规则做事情,但是却让他和他人的关系变得糟糕了呢?
不知道你是否曾经有过人际关系的困惑?
比如,经常会在关系中体会到受伤感、委屈感,或者很困惑不知道该怎么去更好经营一段关系?
......


那么,今天的分享,或许可以给到大家一些思考。

自我界限的清晰性

首先,我们来先通过一个例子来看看。
案例:老好人小李,却不被他人喜欢
小英是一个热别热心的人,亲戚、朋友的事情或公司同事的事情,她都特别关心。
比如,亲戚家的孩有谁还没有找对象的,他就特别上心,甚至比孩子父母还关心,时不时还打电话催促;


隔壁邻居家的孩子学习状态不好,她就开始各种出主意;

朋友遇到了婚姻的烦恼,她也是给出建议,甚至要帮忙做些什么事情。

关心他人、给他人提建议,这原本是一件好事情,但是她却经常会让他人感觉不舒服,所以大家也对她不是特别喜欢。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通过与小英沟通了解她的一些心理活动,我们就会找到答案。
我们发现,小英在给他人提建议时就好像那件事情就是她自己的事情。

这就会导致她有的时候比他人还要急,当别人不采取她的意见时她也会感觉生气、抱怨。
所以,虽然有时建议还不错,但是却经常会让他人有种被侵犯的感觉,侵犯了他人的边界,从而引发他人内在的防御。
因此,影响小英人际关系很重要的是界限不清晰。
从小英的事情中,我们可以看到,当一个人如果在生活中经常侵犯他人的边界,即使他是一个老好人,也不一定会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那么,为什么小英会经常侵犯他人的边界呢?
这就与小英的原生家庭有关系了。
小英是家中的老大,她还有一个弟弟和妹妹。

从小时候开始,父母经常会让她帮忙照顾弟弟妹妹,弟弟妹妹如果犯错了,她也会跟着被批评。
因此,小英从小就去承担属于弟弟妹妹的一些事情,并将自我的领域扩大到了弟弟妹妹。

这样的生存适应策略,让小英变得非常有责任心,她因此经常让父母感到欣慰,同时自己也避免了被惩罚。
随着小英慢慢长大,她自我的部分就由弟弟妹妹,扩大到同学、朋友,再到现在的同事。
所以,当她看到同事有事情时,就好像自己的事情,因此那种负责、那种认真劲就出来了。
而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需要自我的部分、自主性不被侵犯,当遭到他人侵犯时,就会引发我们的不适。
因此,最后的结果就是她的热心并没有带来更和谐的关系。
同时,由于小英小时候自我的部分没有被足够的保护,也就是自我的边界感不是很清晰,所以她容易迷失在生活中,比较难看到自己真正的需要,也很难找到和做自己。

自我界限

从上述的例子中,我们看到了自我界限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
关于自我界限的重要性,我们可以从系统的角度来进行分析。
从系统的观点来说,世界是个大系统,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大大小小的系统中。
如,自然系统、学校系统、社会系统、公司组织系统、家庭系统 ......
对于每个独立的人来说,我们自己就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我们的自我系统以整体的状态,与他人互动、在社会中生活、在自然中存在。
对于一个系统来说,很重要的是它的边界,系统边界的稳固性是影响和决定系统自主性的重要因素。
就好像是一个细胞,它如果拥有完整的细胞膜,就可以保护整个细胞内在的状态,同时也能够抵御外部环境的伤害,更好保护好整个细胞。
如果细胞失去了细胞膜的完整性,那么细胞也就不再是一个细胞。
也像是一个古城墙,它稳固的存在,让两个城之间有个明显的区分,同时一方城墙也可以更好地护住一方百姓。
一旦起着界限和保护功能的古城墙被摧毁,那么两个城之间的归属和管理就会存在混乱,城中百姓的安危也难以得到保障,不知道什么时候另个城的人就会来侵犯。
在人际关系中,如果我们没有清晰的界限,那么我们就可能会像小英那样,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侵犯了他人的界限。
这样我们即使看起来做了好事情,但是也不能够带给人很舒服的感觉,也容易引发人际冲突。
而且,当我们自己没有清晰的界限,当我们自我的部分不能够被保护住,我们就很难看明白自己的内心,很难弄清楚自己想要的人生是怎样的。
如果我们能够有了一个清晰的界限,我们仍然可以关心他人,仍然可以给予他人一些建议,这个时候我们的态度和情绪就不一样了。
我们就不会变得就像是另外一个人的亲人、或变成另外一个人那样,我们就不会处在同样强烈的情绪之中。
即使我们的建议不被采纳时,我们内在也不会有那么多委屈和抱怨,不会有那么深的受伤感,因为我们知道这是他人的事情,他人有选择的权利,我们只是分享而已。
这样,无论我们提的建议是否被采纳,我们都能够有一个好的心情,同时当我们尊重到他人的界限时,他人也能够看到我们的热情和真心。
这种情况下,人际关系就会越来越融洽,越来越具有滋养性。
不仅如此,我们的自我界限清晰后,我们就能够更加尊重自己的感受、能够有时间去聆听自己的想法、自己内在真实的声音,也会更加知道自己需要怎样过好属于自己的生活。

边界过于僵硬

刚刚提到界限清晰特别重要,那么可能有些人会说,那我就在心里面划一个很清晰的“三八线”,从此我们和他人井水不犯河水,这样是不是就会比较好呢?
这让我想到了古人的一句话,“水至清则无鱼”。
当然,对于这句话有很多不同角度的理解。从系统界限的角度,我给这句话找到了一个新的理解。
即当一个人的界限过于僵硬没有一些可变通性时,那么他与周围的环境也不能够形成相互滋养的关系。
那么,当一个人的自我边界感过于僵硬时,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接下来,再给大家分享另外一个例子。
案例:我只是做好分内的事情,怎么就得罪了同事?
小宁在一家私企工作,她所在的公司因为出现了一个意外事件,导致一个重要项目的合作不理想。
领导对于此件事情非常有情绪,连续几天召开会议,对公司几个部分负责人都进行了相关的问责与批判,小宁是其中之一。
其实这件事情,小宁不是直接的负责人,她及她的部门属于协助完成其中的部分工作。

但是由于过程中,职责没有分得特别清楚,她和她的部门也都承担了相应的责任。
这件事情让小宁的安全感和价值感受到了威胁,她内在开始启动自我保护的防御机制。
她所做出的重要决定是,要和其他部分的同事划分清楚界限,要有一个更加清晰的界限,然后严格去保护自己和所属部分的利益。
她以为这样子可以避免出现上述的一些事情,就会让自己和所属部分更好一些。然而,她的这个目标虽然实现了,但是却有新的问题产生。
她过于严格和僵硬的界限,以及这背后有之前事件所带来的委屈和不满,这些让她和其他部分的同事,开始产生了更多的矛盾。
因为在小宁的工作中,避免不了和其他部门之间的协调和沟通。
在这个过程中,小宁内心不断提醒自己界限。这导致她和同事之间的沟通变得特别费力,一件简单的事情变得就很复杂,一句简单的话也变得冗长、让人费解。
总之,沟通变得很不畅快,就像受阻的小河中的水流不断地淤堵、淤堵。

在这样的沟通状态中,小英和同事之间彼此的不满也开始积蓄,最终大家都带着情绪结束了沟通。
所以,我们在这里看到边界如果是僵硬的、不可适当变通的,那么也会给人际关系带来困扰。
这让我想到了家庭教育中的一个现象。
现在很多父母开始有了越来越多的学习意识,他们开始去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如何更好地教育孩子。
当他们听到要与孩子分清楚界限之后,回家后就可能立刻要与孩子划分一个清晰的界限,哪些是父母的、哪些是孩子的。
与孩子保持界限没有错,而且是非常重要的,这对于孩子的分化、独立和成熟都非常有意义。然而,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够僵硬地去来建立界限。
比如,如果我们之前和孩子沟通好共同来分担家务,孩子是饭后负责来刷碗。
但是当天孩子感冒了,都不想起床,那么这个时候我们还坚持让孩子刷碗的话,虽然守住了界限,但是却让家失去了爱和温暖。
在父母管理孩子游戏方面,我也听过很多和界限僵硬相关所带来的亲子冲突。
比如,一个妈妈规定孩子只能够玩半个小时手机游戏,孩子答应了。当时间到时,妈妈就去找孩子拿回手机。这个时候孩子正在打一句战役,正在生死关头。
妈妈喊孩子,“时间到了,手机给我!”
孩子正全神贯注地操作着,头都没有抬起来看妈妈,“等一下,等一下,还差一点!”
这个时候,有些妈妈可能会直接把孩子手机收了,因为是孩子没有遵守时间和约定。
但是我们都可以想象,如果是这种情况,孩子通常会怎样?
撅着嘴、大喊、生气、发脾气、扔东西......
所以,我们看到僵硬的界限保护并没有解决烦恼,更没有带来更和谐的人际关系。
那么,这个时候还可以怎么做呢?
其实,作为父母我们还可以给孩子一个缓冲的时间,询问他大概需要多久才能够把最精彩的这局打结束。也许父母会担心孩子会无限延长时间。
其实,没有关系的。

如果我们能够给到他一定的缓冲时间,并在第二次时间到时再坚定来执行约定时,这个时候孩子再有情绪、再发脾气,他们也会知道是自己做得不好,而且父母已经给到自己宽容了。
这种情况下,即使孩子当时还是多不情愿去交手机,他后面还是会能够理解,并且慢慢地他遵守规则的能力也会增强,因为他看到了父母规则的背后也有爱。
这就是在手机管理方面,将界限进行一定的灵活性调整的一个方法。
总之,系统的边界要存在一定的变通性,变通性会让系统能够更好地与环境进行交互作用,会让关系能够减少冲突。
这就像细胞从环境吸收需要的物质,同时将不需要的物质再输出给环境;就像一城的百姓通过城门的开放功能,实现与另外一城百姓的物品互换。
希望我们大家都能够与他人有一个清晰的、可变通的界限,拥有更加融洽的人际关系!

作者|素简

编辑|素简

图片|来源网络


举报/反馈

沈家宏心理

2779获赞 1821粉丝
为社会大众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服务
广州沈家宏心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