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生活在身边——第八届扬子晚报艺术节
展览地点:玄武艺术馆(南京板仓街9号)
开幕时间:6月18日下午三点
展览时间:6月18-25日
本期推送的是上海书法家李俊。
李俊,原名李之琼,1962年生于上海。师从尉天池、桑作楷先生。国家一级美术师,上海书画院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六、第七届国际联络委员会委员,第八届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标准草书学社社员。
作品入展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展、第四届中国书坛新人作品展、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全国书法篆刻大展、“书写时代”----全国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墨舞神飞”----全国草书名家邀请展。
获“宣城杯”第二届全国文汇书法大赛三等奖、获2008年“中国书法进万家活动先进个人”。
出版有《李俊书法作品集》、《李俊作品集》。
我对学习书法的几点认识
一、对书法的情感因素。在浩渺的资料之中,如何来寻找合适自己学习的范本,避免在学习的过程中少走弯路,这是非常重要的。
二、师承关系在书法学习中也是很重要的。因为自己的审美趋向一开始是比较盲目的,比如,有一段时间,我对赵孟的法帖是比较喜欢的,用一句通俗的话讲,就是赵字写的漂亮,实际上漂亮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这种形式就是恬美。当我对书法的认识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对赵字的认识就改变了。为什么呢?因为赵字恬美,写赵字容易落入俗态。自己的审美需要在老师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审美眼光。
三、字外功夫。字外功夫无外乎文化底蕴、审美意趣、人格趋向。人格趋向在书法学习当中起着引领性的作用。比如,对于《兰亭序》,“之”字最多无一相同,对《兰亭序》的认识,从它的文到它的笔墨,从它的笔墨上升到文字,再上升到时代性。在那个时代、那个环境下,在那一瞬间使书法和文字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作者所生发出来的创作灵感,产生了这件作品。这件作品的审美是一代又一代的书家孜孜不倦地研究的对象。颜真卿的《祭侄稿》,通过它的笔墨,能感受到在笔墨之外,是满满的悲愤之气,他是通过他的情感,引领他的笔墨,抒发在纸上的真情的流露。这种流露,只有在充分地了解这本法帖的背景和它在书写过程当中的状态,才能感受到他当时的创作心情,或者叫自然的书写状态。这种状态对于我们今天研究书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的情感因素——激情在笔墨当中表现出来以后,那种情感的流露是真诚的、真实的,这也给我们一个启示,我们在研究书法的过程中,怎样充分地挖掘自身内在的潜质,把这种潜质真实的表现在笔墨当中,和读者进行交流,这是建立审美理念的一个支撑点。
四、当下的书法创作,是由它的时代性决定的。信息发达,能看到的资料也非常多,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持自身创作的状态,尽可能少的受到与笔墨以外因素的干扰,这是当下我们要注意的问题。因为书法艺术从其本身来讲,它是一种传统艺术,它所包含的除了笔墨文字以外,更重要的是时代的表现,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告诉我们一个问题,我们这个时代的书法,应该如何在继承古人的前提下,能够有代表我们这个时代的符号。这样就使得我们的后人在看我们的时候,不至于把我们这个时代给忽略掉,要留下我们的痕迹,我觉得这是一种历史使命感。书法创作无论是哪一种书体,在清代以前都充分发挥到了极致。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我们能否走出一条有我们这个时代特点的书法之路?我觉得我们首先要对传统书法有敬畏之心。这个敬畏之心可以生发出许多内容,可以使得我们对传统的墨迹静下心来认真的研究,在浩瀚的资料发掘中,博采众长,把适合自身创作的内容撷取出来,进行研究。其次,我们要怀着虔诚之心,静心的研究古人留给我们的精华,它可以拓展我们的视野,宽泛我们的思想,从而形成我们自身的一种认识,我们这个时代信息量大,资料多,生活节奏快,学习书法有着非常好的条件。既然信息量大,我们怎样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进行自身的审美理念的培养,从而形成自己的学术观点,或者讲是学习的方法。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我们写大草,写不过明朝人;写狂草,写不过唐朝人。我们最多也只是一种模仿,在这个过程中,怎么有我们这个时代的特色呢?我有两个方面的思考。
一是我们要用现代人的思想去思考传统作品的各方面的元素。古人也有时代性,如宋四家学“二王”,他们学出来的“二王”实际上形成了他们自己的风格特点。我们这个时代学“二王”,应该学什么?我觉得应该有我们的审美意趣自然的积累,然后通过我们这个时代的审美理念,用我们对古人笔法的理解,自然的来表现,用技术元素来指导学习和创作。
二是尽可能少的规避一些干扰。比如说展览,从积极意义上来讲,展览是一种交流,从消极意义上来讲它是一种干扰,阻碍了我们对经典的深入研究。另外,还要尽可能的规避市场的干扰。不仅是金钱的干扰,更多的是读者的干扰。当自己对创作有了一定的见解之后,有时市场对你有一定的干扰,这种干扰从积极的方面来讲,是你有读者,有知音;从消极的方面来讲,会产生“熟”字。我们要用我们这个时代的思维方式,多去探求古人的经典,包括去思考古人是如何借鉴他们的先贤的,收集这方面的信息,逐步加深自己对古代传统经典的理解,并在自己的作品创作当中适当的流露出来。
我的体会是,书法学习一定要大胆。大胆很重要,要大胆地去写,大胆地去想,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是要大胆地去否定自我,这种否定是辩证的否定,不是全盘的否定,是在一些方面进行积极的调整。不是受时风的影响,而是取决于你对古人研习深度的影响,要根据自身的客观条件,形成自己的审美意趣。在不断学习的历程当中,是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是伴随着我们终生的。这个过程能否走到成功,自己也不是绝对有把握,但我认为这样一个学习历程,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讲就是比较有趣,使得我感觉到书法艺术的魅力始终存在,有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抓住你,把你往前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