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消息,巴基斯坦当地时间4月26日下午2时20分左右,卡拉奇大学孔子学院班车在校内遭遇恐怖袭击,三名中方教师遇难,一名中方教师受伤。
三名遇难教师为四川师范大学派驻卡拉奇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黄桂平、公派教师丁沐舫、志愿者陈赛,伤者为公派教师王钰清。
卡拉奇大学孔子学院是巴基斯坦办学规模最大的孔子学院之一,2013年5月22日,中巴双方有关方面签订设立孔子学院合作协议。目前,该院有中方教师30名,本土教师2名,注册学生7000余人,5个校外教学点。
事发后,悲伤笼罩着川师校友们。
恐袭事发后现场警戒。图源/新华社
【1】黄桂平:常和妻子在操场散步,关爱学生
据公开资料显示,遇难人员中,孔子学院院长黄桂平曾担任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2021年12月,四川师范大学曾召开巴基斯坦卡拉奇大学孔子学院第八届理事会,黄桂平主持会议。
多位四川师范大学外语学院的学生向九派新闻表示,黄桂平院长为人平和,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学生。其邻居、川师大同事方悦(化名)表示,自己与黄老师相识数十年,他为人温柔敦厚,“是一个善良的人。”
九派新闻从一位外国语学院的学生处得知,黄桂平的妻子也是同校老师。两人时常一起在学校操场散步。该学生表示,他的妻子关爱学生,对待教学工作勤恳认真,不仅在课堂上注重与学生的互动,还会给学生奖励奶糖。
据上游新闻报道,卡拉奇孔子学院是由巴基斯坦卡拉奇大学同中国四川师范大学合作建设,黄桂平在四川师范大学工作期间,曾直接参与创建了卡拉奇大学孔子学院,并担任首任中方院长。2022年因上任院长工作调动至吉布提,黄桂平再次回到卡拉奇大学孔子学院担任第四任中方院长。
据了解,黄桂平3月赴巴基斯坦卡拉奇工作后,立即投入到孔子学院在当地的繁忙工作,先后参与了第七届巴基斯坦日中文演讲比赛、拜访NED工程技术大学、拜会中国驻卡拉奇总领事馆、陪同参观巴基斯坦伊克拉大学等活动,行程密集,事务繁忙。
黄桂平除了担任卡拉奇大学孔子学院中方校长外,还承担了川师大日常外事工作。4月16日,黄桂平还作为中方理事参加了四川师范大学与韩国延世大学共建孔子学院的第六届理事会会议。
【2】陈赛:曾被问起是否害怕暴乱,回答“我不怕”
4月26日晚上7时,志愿者陈赛的研究生学妹简儿(化名)在刷微博时,无意间看到巴基斯坦卡拉奇大学发生恐怖袭击的新闻。她立即给陈赛发去消息,嘱咐师姐注意安全。可时隔很久,手机里仍旧没有消息。
陈赛今年26岁,是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她和简儿归同一位导师指导,陈赛高一届。
直到同门另外一位同学联系到简儿,告知有一个和陈赛同名同姓的人在遇难名单上。“当时听闻后,晴天霹雳。”晚上9时,在回宿舍的路上,导师发来陈赛遇难的新闻,她忍不住痛哭流涕,彻夜未眠。简儿说,陈赛的导师在得知消息后,悲痛难忍,数日无眠。
“我这几天把她的所有照片整理了,准备交给叔叔阿姨。”作为陈赛的师妹,简儿仍然难以接受师姐遇难的事实。
4月30日,她在网络上以“钢铁混流”的笔名,发表了一篇名为《缅怀陈赛》的文章。她表示,自己必须写一点真实的东西。
文章称在陈赛去巴基斯坦做志愿者后,她曾经多次问过陈赛,害不害怕那里发生暴乱。陈赛总是回答:“我不怕。”
简儿的印象里,陈赛为人古道热肠,对别人的事情也非常上心,在学术方面有主见,是一个“温暖、漂亮、有气质,说话温柔”的姐姐。在记者以“逝者”代称陈赛时,简儿情绪有些失控,表示自己接受不了这样的说法:“她一直活着。”
简儿回忆,在自己研一的时候,导师拉她进研究生群时,作为师姐的陈赛主动加她好友。她们交集不多,偶尔会在网络上聊聊天,讨论一些简单的学术问题,以及专业方面的事情。“当时觉得她非常热心,谈话总是时刻站在你的角度为你考虑。”
2020年初,陈赛通过卡拉奇大学孔子学院的志愿者选拔,但因为疫情,那一年没有去成。
2021年,陈赛的论文顺利通过盲审。同年,简儿也要开始准备开题答辩,但提交的论文题目被否决。当时她觉得压力非常大,坐在校园的草坪上一边哭,一边给导师打电话。
导师安慰她说,师姐陈赛当年也是这样过来的,写论文遇到了很多挫折,最终还是通过了盲审。导师让陈赛打电话给她,商讨如何选新的题目做研究。陈赛来电后,语气非常温柔,两个人聊了将近一个多小时。
陈赛表示,她会去知网下载一些论文,先看看什么题目可以重新写。“那一刻我真的非常感激她。和她交流之后,我变得动力满满。”在陈赛的帮助下,简儿重新确定了题目,撰写了开题报告。
2021年,陈赛参加毕业典礼,简儿提前给她在网上订了一束花,和一把遮阳伞。听导师曾经说过,巴基斯坦卡拉奇的天气非常炎热,一年四季没有冬天,所以她选了一把伞作为礼物。
毕业典礼那晚,天上下着毛毛细雨,两人在操场的草坪上拍照留念。陈赛是一个爱美的女孩子,时刻教简儿怎么拍照。“我怕我拍的照片她不喜欢,她一直点头说,拍的好看。”
结束后,陈赛让她跟自己去寝室。路上,陈赛说:“师妹,谢谢你,因为今天你送的这束花使我的毕业典礼显得非常有仪式感。”当时她表示,还想请陈赛吃顿饭。陈赛说,时间很紧急,等她回国了两人再吃。到了寝室,陈赛送了她厚厚的一沓 HSK 真题,说她写论文或者给留学生上课用得上,还送了几袋零食。两人互相道别。
2022年2月到4月,两人联系频繁,主要是简儿在询问陈赛论文降重查重的事情。陈赛知无不言,分享各种经验,“好像毕业这件事是她的事情”。后来论文盲审通过后,她立即告诉了陈赛这个消息,陈赛非常开心,并关心她工作是否找到满意的。简儿问她什么时候回国,陈赛回答说,2023年会回国,回国后一起吃饭。
4月26日晚上7时,简儿刷微博时,无意间看到巴基斯坦卡拉奇大学发生恐怖袭击的新闻。当时,她没有想到会是孔子学院的老师遇袭,于是立即给陈赛发去消息,嘱咐师姐注意安全。可时隔很久,师姐那边仍旧没有消息。
直到同门另外一位同学联系到她,说有一个与陈赛同名同姓的人在遇难名单上。“当时听闻后,晴天霹雳。”她忙给导师发信息,让导师给陈赛打电话。
晚上9时,在回宿舍的路上,导师发来陈赛遇难的新闻,她忍不住痛哭流涕。“不能接受这样的事情,反复求证这件事不是真的。那晚彻夜未眠。”
简儿说,导师非常喜欢陈赛,在得知消息后悲痛不已,数日无眠。
简儿很难想象,恐怖袭击会离自己如此之近。曾经,她问过陈赛很多次,会害怕发生暴乱吗?陈赛总是说:“我不怕。”
陈赛还在读研究生时,曾经邀请简儿和同学一起吃饭,但因为大家各自都很忙,时间凑不到一起,陈赛便说,那就后面找机会再聚会吧。
“后来,直到她毕业,因为疫情及各种主客观原因,我们没有聚过一次。每逢想起,我都觉得非常遗憾。”简儿说。
【3】丁沐舫:原计划不久后回国结婚
另外一名遇难的教师丁沐舫是广西大学汉语国际教育2017届硕士毕业生。九派新闻从知情人士处获悉,事发一周前,她刚过完32岁生日,本打算不久后回国结婚。
4月27日,丁沐舫的研究生导师、广西大学文学院郭春林教授写文悼念。文中写道,丁沐舫出生于河南信阳的一个小乡村,父亲是位卡车司机,家里三兄妹,哥哥是建筑师,弟弟是军人。在读研期间,丁沐舫严格要求自己,发表了四篇学术论文,在2017年硕士毕业后,成功考取印度尼西亚汉语言教学的志愿者资格。
丁沐舫在活动室备课。图源/当事人公众号。
这是一个热爱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女孩。据郭春林教授回忆,早在2016年5月,丁沐舫以广西大学汉硕实习教师身份,前往泰国素攀府乌通学校任教一学期,积累了良好的国际中文教育经验。2017年6月,她又前往印度尼西亚,做汉语教学的志愿者。
2019年年初,结束在印尼的教学任务,她回到家乡河南,看到北方的大红枣,坚持给导师邮寄了十斤。按照她的嘱咐:“要想身体好,每天吃两三枣”,郭春林教授每天吃两颗。
在2019年3月,回国不久的丁沐舫再次出国从教,在巴基斯坦卡拉奇大学孔子学院担任汉教志愿者。2021年,她还向导师表示,准备报考汉语国际教育博士研究生,为了增进汉教水平和为论文积累素材,自己每天坚持写教学工作日志。
广西大学文学院院长李寅生教授曾在丁沐舫在泰国教书的时候去看望过她,指导过丁沐舫导师的毕业论文,也主持过丁沐舫的答辩。在他的印象中,丁沐舫“乐观积极,热爱汉语言教学工作”,是个师长眼中让人放心的好学生。
丁沐舫。图源/当事人公众号。
据广西大学官网信息,2015年,丁沐舫一志愿报考广西大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被顺利录取。在读期间,她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学习认真、刻苦。2016年5月25日,以实习生身份赴泰国乌通学校教授汉语,当年9月22日回国。2017年6月,完成培养计划规定的所有培养环节,成绩合格,通过答辩,顺利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2017年,丁沐舫以校外派志愿者身份,赴印度尼西亚棉兰捷捷语言学校,担任汉语教师志愿者,直至2018年12月任期结束。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在巴基斯坦卡拉奇大学孔子学院担任汉语教师志愿者,2021年2月,再次公派至卡拉奇大学孔子学院担任汉语教师。
早在2017年,丁沐舫创办了一个名为“丁小木”公众号。她会在这里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抒发自己的感悟。在公众号简介中,她写下对自己的期许:“献一己之力与世界,如己所愿过完一生。”
2017年,她在泰国任教,开始对汉语言教学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她在公众号中写,“近年来,我国经济蓬勃发展,与国外的联系日益密切,在不知不觉中向世界展示着我们的大国形象。我国的各种产品也如雨后春笋,在国外生根发芽,如:电子设备产品、饮食、汉语言等”。在泰国的支教经历,唤起了她对祖国的自豪,立志对外传播汉语言文化。
2017年至2018年12月,丁沐舫以校外派志愿者身份,赴印度尼西亚棉兰捷捷语言学校,担任汉语教师志愿者。
丁沐舫在印尼。图源/当事人公众号
在印尼的生活,带给她许多意想不到的乐趣。她对榴莲情有独钟,印尼是榴莲的原产地之一,她“得知印尼的榴莲很便宜,顿时觉得整个人生都完美了许多”。
刚来到印尼的第一天,她用25000印尼盾(约合12.5元人民币)买到了一颗榴莲。她写道,此后出门,只要看见榴莲,自己就莫名兴奋起来,并表示为了能吃得起榴莲,“咱好好工作,努力赚钱!”
印尼平静的生活,让她开始思考何为幸福。“然而,什么是幸福呢?罗素先生说,‘参差多态是幸福的本源’。脚下松软有力的土地,丛中吱吱对唱的蟋蟀;家里唠叨不停地父母,阳光下牵着女孩手的男孩;路边的公益广告,十字路口的无偿献血车;林林总总都是我们生活中美好幸福之处。投入地去爱一个人,投入地去做一件事,幸福就会降临。纷繁芜杂的世相里,安安静静、勤勤恳恳的生活,就是幸福。”当时28岁的丁沐舫,这样写道。
平常积极乐观的她,久居异国他乡,也会思念妈妈做的饭,和家乡四季分明的气候。大学时离开家乡前往广西,又在读研后多次前往热带国家进行教学,她在公众号中写道,“认真回想,我已有七个年头,没过过春天了。”
距今两年前,同样在四月,某个早上她醒来,异国满眼盛夏的场景,让她心生感慨,“从二月起,我就开始想念河南的春天了,想念花儿伸腰鸟儿啁啾,想念醇香爽口的香椿和千娇百媚的牡丹,想念娇嫩的鹅黄浅绿和肆意生长的气息。……心中想念的春天又要逝去了,不禁觉得总要用文字留下些什么才好,虽然也没什么特别要说的”。
2020年1月15日,丁沐舫在一篇名为《一年,一个人,一座城》的推送中写道,“我到了而立之年了,没什么特别要说的,一切仅是顺其自然又是必然”。“对于明年,对于未来,我的希望和梦想是什么呢?我的希望是:结婚,然后继续和顺的生活。”
丁沐舫的个人公众号最新一则推送在2021年11月,在这篇名为《遗憾(二)》文章下面,有人给她留言,“不留遗憾”,她回复:“嗯。不遗憾。”
九派新闻记者 刘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