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贾岩峰报道 4月29日,戴伟浚申请自由身裁决案结果出炉,中国足协仲裁委经过认真审理,反复核实双方证词证据后,做出了不予支持戴伟浚单方解除工作合同的决定。也就是说,戴伟浚目前仍是深足合约期内球员,未能获得自由身。

29日下午,从国家队结束隔离的戴伟浚返回深足,他在个人社媒上表示,新赛季要为深足获得更多荣誉而努力。看起来雨过天晴,那么,双方的“误会”是如何产生的呢?

据本报了解,2021年,深足绝大多数时间都是按时发放薪水的,只是11月和12月有所延迟,后来补发了两次,即今年1月和2月分别向戴伟浚的个人账户补发了欠款。由于庭审与球员合同都是机密,所以,仲裁委没有就戴伟浚一案透露更多的信息。

本报多方了解后认为,存在两种可能:一是戴伟浚在申请仲裁前,深足已把欠款补齐;二是深足在戴伟浚提出申诉后将欠款补齐。总之,在开庭时,深足拿出了补发给戴伟浚欠款的银行打款证据,上面有时间显示。

戴伟浚被拖欠的薪资在两个月与三个月之间,未满三个月,且拖欠的数额不是很大,在戴伟浚整个薪资结构中占比大概在15%左右,仲裁委综合考虑后做出了裁决:从深足本身拖欠薪水的过程及补发的过程来看,不属恶意拖欠,且数额不是特别巨大。

需要说明的是,戴伟浚在提交仲裁申请时,在一个条款上,双方理解出现了偏差。双方约定,戴伟浚满足一定出场率后,工资将会有一定比例的上浮,且在赛季结束后一次性发放。戴伟浚满足了这个出场率,但他表示没有拿到上浮的这部分。后来,深足提醒戴伟浚,虽然合同是那样约定的,但为了激励他,以及对他能力的极度看好,深足一开始就是按照上浮后的标准给他发的,可能戴伟浚国家队比赛任务繁重,没有注意到总额的变化,才有了这样的误会。

此外,戴伟浚和深足还就一份2020年签的补充协议存在一定争议,但双方事先约定在深圳国际仲裁院进行仲裁,不过,从目前情况看,这部分分歧应该也会私下里解决,不必对簿公堂。

从戴伟浚案可以看出,仲裁委的裁决本身还是相对客观公正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足球行业规定,对于欠薪行为触发解约条款受到三方面因素影响;欠薪时长;欠薪占总薪资比例;俱乐部的救济态度,以及有没有可能后续给球员带来不利影响。综合考虑后,仲裁庭会做出最终裁决。

大连人的李帅之所以能够获得自由身,在于俱乐部欠薪超过半年,而且欠薪额度较大,仲裁委直接裁决李帅自由身,且大连人须全额补偿欠薪。

2022年,足协对职业俱乐部准入制度进行了临时性调整,多家俱乐部在大面积欠薪的情况下获得了准入。不过,当球员以欠薪为由提起申请,要求自由身离队以及附带追加认定俱乐部欠薪和违约诉求,仲裁委都予以正常立案,然后根据仲裁申请提起时间的先后以及案件的轻重缓急安排开庭顺序。

从去年11月到2022年4月,差不多半年时间内,有很多球员提出了各类仲裁申请,这段时间集中处理的是要求自由身离队有转会诉求的案件。在足球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国脚级球员还有热度,所以,这段时间,关于国脚仲裁的案件较多。

要在短期内准确无误地完成大量裁决,同时还要依据仲裁规则,确保每个案件有15天答辩期原则,仲裁委只能将工作分批进行,先对案件情况进行梳理调解,然后到了答辩期满足开庭条件后再开庭,给外界的感觉好像是有的球员开了一次,有的开了两次,标准似乎不统一。但实际上,是有些球员在第一次调解的过程中双方就达成了一致,选择撤诉。

对于正式开庭审理的案件,仲裁委依据一直以来的裁决标准,不受准入制度的影响。即不偏袒任何一方,兼顾公平与道德准则,结合实际,充分考虑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双方的诉求和立场,在法律框架下做出相应的裁决。

准入制度是行业内的标准,而球员与俱乐部的工作合同,具有法律效应,所以,裁决的时候,要在不违背法律的大原则下,再结合行业内规定与现实情况进行。

仲裁时,主要依据中国足协下发的《中国足球协会起源身份管理与转会规定》上的条款和相关仲裁条款进行判定,根据该规定的第四十五条内容:俱乐部违反工作合同约定,拖欠球员工资或奖金的,经中国足协相关部门认定,该球员有权单方面终止合同。

那么,为何这条规定中,没有写明工作期限呢?就是欠薪多久可以自动解除合同?据本报了解,这和中国特殊的联赛环境有关,因为在仲裁委受理的案件中,球员和俱乐部对于是否欠薪的事实及所涉及的合同合法有效性认定通常各执一词,球员主张的“欠薪”,有时候不一定是绝对意义上的欠薪,可能双方对于合同约定的内容有不同的理解,所以,仲裁委必须查明欠薪的客观事实,不能轻易采纳球员或者俱乐部任何一方的说法。

事实上,有时候被拖欠的薪水没有写在备案合同中,算是一种变相的阴阳合同。这种合同从法律上是真实有效的,但从行业内规定来说,没有备案的合同,原则上是不被中国足协认可和保护的,所以,仲裁委对于未备案合同存在与否、真实与否的审查、认定,就会直接影响到对于球员关于欠薪和单方面终止合同的主张的法律判断,从而影响到上述第四十五条的适用。


在诉讼和仲裁程序中,促进作为双方当事人的球员和俱乐部自行谈判和解,或者参与法庭、仲裁庭组织的调解从而友好地解决矛盾,是保护法律赋予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利的实践工作。

参与调解的,除了仲裁委,还有足协竞赛部,他们从两个不同角度独立进行。竞赛部从足球行业和体育运动专业的角度上分别与球员、俱乐部沟通;仲裁委为球员、俱乐部阐明法律规定,解释合法权利,分析利弊得失。无论是为大局考虑,还是出于对自身权利的合法、有效处分,球员和俱乐部通过调解得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而不是一面倒甚至两败俱伤的结果,最后的效果一般会是比较理想的。

仲裁过程中的调解,因为球员和俱乐部是纠纷的双方,角度不同,往往只看到对方的错误而忽略自己的不足,经常会出现纠纷的某一方因为对法律规定的认识、理解不足甚至错误,对自身的权利产生误解,从而无意识地做出了对自己不利的法律行为,特别严重的时候,甚至可能导致丧失相关的权利,但仍然不能意识到问题所在,最终输了官司愤愤不平,将失败归结于阴谋论。

通过调解,仲裁庭向双方释明法律,引导当事人对各自的是非对错和合法权利形成正确、准确的法律认识,从而推动双方在心平气和的环境中、气氛下,取得双方都能接受的,对彼此、对大局都更合理也更有利的结果。随着转会窗的关闭,与裁决转会有关的案件已经结束,接下来,仲裁委还要继续处理与欠薪数额确认,青训补偿有关等案件,只要被立案的申诉,都会在规定的时间内收到裁决结果。

举报/反馈

足球报

280万获赞 10.1万粉丝
中国唯一专业足球媒体。
优质体育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