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妈妈问她为什么这样的时候,女儿回答:“不这样话,他们就不和我玩了。”
这个故事不由地让我内心一颤,甚至联想到了成人感情世界中的PUA。一方总是靠牺牲自己或者委屈求全而讨好对方,获取感情。却在感情交往中越来越卑微,甚至完全迷失自己。
有很多孩子在学校会遇到被孤立,甚至被威胁的状况。
例如,你再怎么样,我就再也不跟你玩了。你再不怎么样,我也不跟你玩了。
友谊本是一件赋能的事情,更是一件让人产生愉快体验的事情,在社交中,无论是友情还是爱情都应该遵循平等的原则。
而有些孩子在友情中,由于太过于想和小朋友一起玩,不在乎自己受委屈,甚至过于卑微。
作为家长我们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有类似的状态,一定及时分析原因,并引导孩子。
今天这篇文章,我不想再去讨论,被孤立的孩子未来会产生何种心理影响。我只想谈谈如何引导孩子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在社交环境中能够有独立的自我意识。当发现孩子处于这样的社交环境中,父母又如何跟孩子沟通呢。
社交说到底其实是内心的一种利益交换,这种交换可能不是物质、更不是金钱,而是一种心理的感受。
人在关系中都喜欢获得他人的认可、喜爱、支持与接纳。而在真正的交往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难过、失望、焦虑、担忧等负面感受,也会经历不被认可、喜爱与接纳的状态。
真实表达是培养孩子在社交中处于平等关系的核心要点。
父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孩子正确面对他们的社会交往关系。
现代父母对于孩子的关注过多,尤其是在代养人偏多的情况下。很多孩子的感受往往是被父母感受代替了。
父母认为你开心,你就应该开心,家人认为你饿了,你就是饿了。
这种感受的替代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有一种冷,叫做你妈觉得你冷。开始可能是身体的感受,慢慢延伸到情绪的感受。
我们往往被教育哭是不对的,不听话是不对的,不开心也是不对的。久而久之,孩子真的无法关注自我的感受,更无法用语言真实与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因为很多时候,这些感受和想法是被父母否定的。
文章开头故事中的四岁女孩,不知道父母是否关注了孩子的感受。妈妈可以尝试引导孩子表达当时的情绪感受,鼓励孩子可以真实表达自己的想法。
大多数讨好型的孩子都忽略了自己的感受,更错误的让自己的行为依附或者讨好其他的人的感受。
建议家长平时可以引导孩子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情绪,并且让孩子知道,无论喜怒哀惧都是正常的基本情绪,更是可以表达与说出来的。
尤其是父母刻意引导孩子遇到负面情绪的时候,一样是可以表达的。可以用语言说出来:“我很生气,我很难过或者是我有些害怕等等”。
也可以用表情、动作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引导孩子当他们有负面情绪的时候,是可以向家人、老师寻求帮助的。
这时候,家人和与老师都是无条件地去接纳他们的情绪。如果孩子总是遇到评判自己的父母和老师,就容易形成讨好型的状态,因为怕失去,所以不敢表达自己。
我经常给很多家长分享一个经验。
当孩子进入学步阶段后,无论是去小区玩,还是到其他的集体场所,家长都可以提前准备一些健康方便的小零食。比如小橘子、小番茄、蓝莓等。
3岁之前的孩子物权意识并不清晰,无法掌握真正的分享,不建议家长让孩子带玩具出去分享,因为玩具往往只有一个,所以他们是不舍得的。
小零食是一种很好的分享物。家长们可以回忆下,小月龄的宝贝当看到袋子里面有很多小橘子的时候,他会愿意拿出来分享给其他小伙伴。而如果手中只剩下一个的时候,他就不愿意分享了。
这个年龄段的宝贝分享的前提一定是满足了自己的需要后,额外才去获得分享给他人时带给自己愉悦的感受(例如其他家长的表扬、小伙伴跟自己的交换等)。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都会有拥有与伙伴玩耍的期待。伙伴玩耍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的社交游戏,趣味性更强。
而如果孩子懂得更多的方式去吸引伙伴与自己互动,就不会用卑微的讨好方式来获取社交利益。
这一条乍一看很多家长可能不理解,但也是我最想强调的。
很多父母养育孩子的时候,以听话为主要目标,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就很抓狂。总是要求或者控制的方式让孩子听话。如果遇到孩子拒绝自己的时候,就容易引发父母本身的情绪,最终演变成为双方情绪的冲突。
我建议父母正确地面对孩子对自己的拒绝。
拒绝并不是一个负面的词汇,而是一种对自己情绪感受在行为上的表达与反馈。拒绝在我看来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对方给自己带来负面感受时候的本能保护与反馈。
只是拒绝的方式不是情绪发泄、扔东西、打人、破坏等。而是直接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用行为拒绝别人的要求。
孩子的所有关系都是从亲子关系开始的,也都或多或少受亲子关系模式的影响。
在亲子关系的互动中,父母应该允许孩子表达不同的想法、观点,更允许孩子通过真实表达的方式拒绝我们。
随着孩子从亲子关系过渡到伙伴关系后,父母可以通过绘本故事与游戏互动的方式让孩子知道伙伴关系的边界与底线。
例如,伙伴关系无论再亲密,哪些身体部位是不允许碰的。如果对方伤害你,你是可以保护自己甚至反抗的。如果对方用语言、行为威胁你,让你感受不好的时候,你是有权利拒绝的。
尊重他人与保护自己不是互相对立与矛盾的。
良好的家庭关系与亲子关系是孩子成长能量的源泉,就像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家是人的港湾,无论多累,多难,走的多远,家都是一个能量的补给站。
良好的家庭关系会让孩子处于安全、放松、平和的成长环境中,也处于高能量值的状态。
这种亲子关系下的孩子往往是被父母认可与接纳的,平时跟父母沟通的也很多。父母对孩子不宠溺也不控制,父母对孩子是信任的,并且从小放手让孩子自己成长,不过多的保护与干涉。
孩子逐渐就会形成独立的思考能力,也会形成不攀缘、不附缘的自我意识状态。
这样的状态不容易纠结于关系,更不容易陷入到关系的纠缠里。
在任何的关系中,我们都拥有选择的权利。
我们可以选择一段关系的开始,也可以选择一段关系的结束。很多孩子,甚至很多成年人对关系的选择往往处于被动状态,尤其是对于结束一段关系,更是无所适从与恐惧焦虑。
选择不仅是权利,是意愿,更是一种要为选择承担责任的能力。
选择对于孩子来讲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从小孩子就开始选择,他们会选择食物、选择玩具、选择情绪、选择衣服、选择伙伴等等。
尤其是处于1-3岁的自我意识萌芽到快速发展的时期,孩子更有强烈的选择动机与欲望。甚至他们不惜与父母对抗、争吵来争夺自己选择的权利。
而这时也正是我们尊重孩子选择,并引导他们体验选择后果的最佳时期。比如,孩子选择玩,不吃饭。当然他有这个权利,但是他就必须承担一直没有零食吃而饿肚子的后果。
我们只有尊重孩子的选择,才能让他们充分体验选择的结果与后果。孩子的成长不是从父母的讲道理中学习,而是从会选择后的这些结果与经验中学习。
愉快的体验会强化他们的再次选择,而不愉快的体验会让他们在再次选择的时候选择趋利避害。
现代很多父母对孩子的爱,就是我爱你,怕你吃亏,我爱你,就是为了你好,所以我替你选择。
而选择这项能力是需要不断尝试、体验、学习、练习来积累经验的。
所以亲爱的爸爸妈妈们,请不要以爱的名义剥夺了孩子选择的权利,更阻碍了孩子学习选择的能力。
教育是一场我们陪伴孩子一程,但不是一世的旅行。
在这场旅行中,我们只是陪伴着旅行的开始,然后就会目送孩子们渐行渐远的进入到独立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