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吹过,清香从新翻的泥土中萌发升腾。山上石堰梯田层层镶嵌,山下石头村庄依山就势,谷雨前后,太行深处的王金庄进入一年中最忙碌的春耕时节。村民或牵或骑小毛驴,驮着犁、耢和镢头,穿过石头街,沿着山坡踏进田间地头。
以王金庄梯田为核心的河北省涉县旱作梯田系统,2014年被原农业部认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一系统曾被到访的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专家称作“了不起的人间奇迹”。
航拍下,美丽壮观的太行梯田环抱着王金庄。(受访者供图)
石厚土薄、气候干旱,数百年来,当地百姓凿石垒堰,营造成规模庞大的太行梯田,仅王金庄一带就有8万多块。古老的耕作方式倔强地延续至今,沉寂的老种子在保护和利用中被唤醒,由农耕文化衍生出的农旅产业也正为历经沧桑的太行梯田注入新活力。
旱作梯田间衍生的农耕文化,与山下村庄独特的风土人情相辉映,每年前来旅游的游客络绎不绝。近年来,当地围绕梯田农耕文化,挖掘石头文化、毛驴文化、饮食文化,建成了旱作石堰梯田系统王金庄研究院和梯田展馆,带动农旅产业发展。
“没想到我家犁地拉磨的驴子成了城里人的稀罕物。”村民曹为珍说,“游客喜欢骑上毛驴转转梯田,回来吃点小米焖饭、菜锅小卷,喝点用石臼捣出的豆浆,美着嘞!”
“喔喔……嘚嘚……”,错落有致的梯田上,一人一驴往返穿梭。左手挥鞭、右手扶犁,69岁的村民王补魁和“老伙计”有着20年的默契。耢平土地,他把毛驴拴在地头石块上,撒欢儿打滚全不顾,吧嗒上一口烟,顺势拾掇自家的石堰。
春耕时节,王金庄村民在错落有致的梯田上劳作。(受访者供图)
一代又一代,勤劳智慧的王金庄村民遵循农时,采取施足底肥、轮作倒茬、椒粮间作的耕作制度,形成了一整套冬修春播夏管秋收的农耕技术体系,如今村民们又靠着“保护传统”增收致富。
“今年打算多种点‘青谷’,到‘种子银行’借来了这个差点失传的老品种,村里电商收价高,也能多增加点收入。”王补魁憨厚地搓着手说。
王补魁口中的“种子银行”依山而建,是王金庄百姓眼中的一座宝库,每到春耕时节,借老种子的村民络绎不绝。
太行梯田上,王金庄村民正在用传统农耕方式犁地。(受访者供图)
几年前,随着山里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梯田撂荒时有发生,许多老种子一度濒临失传。2018年起,涉县旱作梯田保护与利用协会成立志愿者团队,调查收集王金庄种植的老品种,共查找农业物种26科57属77种,包括171个传统农家种植品种。
作为王金庄最早的返乡青年,王虎林如今做起了电商创业,将梯田小米、玉米糁、花椒等打造成网红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梯田小米味道纯正,颇受市场欢迎,年销量从最初几千斤上升到十多万斤,最多能卖到10元每斤。”王虎林说。
“从小就热爱这片土地,家乡的梯田和老种子一直是我们的骄傲,我一到周末就带着孩子下地劳作。”身为土生土长的王金庄人,“种子银行”负责人刘玉荣四处学习先进经验,这几年已成为梯田保护的妇女带头人。
在王金庄,过去种植梯田仅是为解决温饱,在特色农业种植、农旅产业开发加持下,现在梯田保护和利用日益成为当地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返乡青年也愈来愈多。这个曾经“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的穷地方,如今实现村如其名:山上有“金”,山下有庄。(记者杜一方)
举报/反馈

新华社客户端

1490万获赞 223.8万粉丝
新华社权威发布,在此看国社新媒体资讯。
新华社客户端官方账号
关注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