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7日,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早前寒武纪地质、变质岩石学家,中国科学院地学部资深院士沈其韩先生将满100周岁。

百岁寿星沈其韩院士近照

(供图:中国科学报记者 冯丽妃)


中国科学院地学部目前有141名院士,岁数最大的是沈其韩院士(生于1922年4月27日),他与李德生院士(1922年10月17日生于上海)今年都将迎来100周年华诞。

目前中科院地学部在世院士名单截图

(图源:中科院学部局网站)


在4月27日沈其韩先生百岁寿辰来临之际,笔者在此提供一份73年前(1949年)原中央地质调查所的历史档案,内含沈其韩先生的一次签名。这次签名不仅与中国科学院早期研究所的成立有关,而且与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地质机构的调整有关。

沈其韩先生1922年4月27日出生于江苏省淮阴县,幼年返回江苏海门原籍(现南通市下辖),1942-1946年就读于重庆大学理学院地质系。1946年5月进入中央地质调查所工作(抗战胜利后回迁至南京市珠江路942号(现700号)旧址),历任练习员和技佐(相当于中级职称的助理研究员,技佐之上是相当于副高级职称的技士和相当于正高级职称的技正)。

1949年4月,中央地质调查所直辖于国民政府经济部,所长李春昱、副所长周赞衡,实有职员110人(其中派往国外者7人,派往湖南、广东、台湾工作者6人)。除了南京本部之外,还有北平分所、西北分所。南京本部所内组织机构包括8个研究室(地质调查室、古生物研究室、新生代研究室、矿物岩石研究室、经济地质研究室、工程地质研究室、地球物理研究室、土壤研究室)、一个测绘室、一个化验室、两馆(图书馆、陈列馆)和5个事务部门。沈其韩先生在程裕淇先生代理主任的矿物岩石研究室工作。

1949年11月15日编制的《中央地质调查所在职人员调查表》(部分截图),当时沈其韩先生是中央地质调查所矿物岩石研究室的技佐(第二张图左4列)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4月28日,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正式通知派军事代表赵卓前往接管中央地质调查所

1949年4月28日南京市军管会派军代表赵卓到中央地质调查所的通知


5月初,南京市军管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军事代表浦继五曾经到过中央地质调查所宣布接管。5月9日,中央地质调查所召开解放后的第一次所务会议,讨论各室馆移交清册、编制等问题。

但是不久,中央地质调查所改为由南京市军管会文化教育委员会接管。5月20日,南京市军管会文化教育委员会通知,派关超、赫世耀两位担任军事代表的联络员。

5月27日上午,军管会文教部正式派军事代表赵卓来所召集全所职工讲话,反复说明接管的意义。随后,全体同仁立即进行了接点工作负责人的选举。5月28日上午,在全所职工大会上,联络员关超宣布了接管工作小组人选为尹赞勋、秦馨菱、姜达权、关士聪、顾知微、曾昭顺、田登恒(工友代表)7人,外加文教委派来的联络员2人(关超、赫世耀),一共9人组成军管会接管中央地质调查所工作组。

接管工作组正式成立后,立即准备清点工作。7月8日,所有物资清点完毕后进行了移交。清点工作结束后,于7月9日选举成立了管理工作组,其功能是“对行政是处于监督地位而不是代替”。

7月2日,南京市军管会文化教育委员会大专教育部通知,另派潘廓祥为驻中央地质调查所军事代表的联络员,原来的联络员关超和赫世耀另有任用调回本部。9月15日,中央地质调查所收到通知,原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文化教育委员会大专教育处奉命改组为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高等教育处,徐羽平为高教处处长。南京市军管会派驻中央地质调查所的军事代表从9月中旬开始变更为徐平羽


1949年春,中央决定筹备建立科学院。1949年7月13日,军委副主席周恩来在中华全国第一次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简称科代会)筹备会议上讲话时宣布:“不久的将来必须成立为人民所有的科学院”,他号召全国科学工作者参加科学院的筹划工作。

1949年9月27日,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在第十八条中明确在政务院下面设立“科学院”,行使管理全国科学研究事业的政府行政职能。1949年10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三次会议,讨论通过了政务院及其所属各委员会,各部、院、署、行的负责人。会议任命郭沫若为科学院院长,陈伯达、李四光、陶孟和、竺可桢为副院长。

1949年10月23日下午三时在北京饭店召开了“科学院准备接管原有各科学研究机关座谈会”,会议由竺可桢副院长主持。此次座谈会明确“中央研究院北平研究院已决定为科学院接管外,凡是以往私人的研究机关暂缓接管”,会议纪要的第二条是“静生生物调查所、中国地理研究所、中央地质调查所等以本院准备接管为原则”

1949年10月23日“科学院准备接管原有各科学研究机关座谈会”会议纪要

(图源:《中国科学院六十年(1949~2009)》画册)

1949年11月1日,中国科学院正式成立,并着手接管原中央研究院、原北平研究院及下属和相关的研究机构。但关于中央地质调查所的隶属问题,一直未有定论。

1949年10月26日中央地质调查所召开座谈会,叶连俊先生提议:“推几位老前辈草拟本所的意见并包括本所的历史和性质,将来中央来人调查时,也送他一份”。此建议得到大家的认可,经推举,尹赞勋、侯德封、杨钟健、李春昱、王钰等5人组成起草委员会,尹赞勋为召集人,负责起草中央地质调查所的历史、工作性质等方面的意见书

10月28日下午,中央地质调查所召开了“关于本所隶属问题”的专题座谈会。在这次座谈会中,王钰和杨钟健先生首先向大家报告了27日晚起草委员会的意见:一是本所不能分割;二是本所是全国性的机构,对此大家都没有什么不同意见。对于第三个问题,即隶属问题,李春昱所长请大家发表意见“属于中央哪一机构最好”。王钰、李善邦、穆恩之、程裕淇、马溶之、李星学、尹赞勋、杨钟健等先后发言,其中李善邦先生分析隶属关系大约有两种可能:一是属科学院,二是属财经会,他认为即使要做实际工作,也需要进行研究,因此“还是属科学院好”;程裕淇先生认为 “(中央人民政府)各部中没有一部恰好我们隶属的”,“科学院也不是清高的机关了,本所进入研究院也不是关上门来研究,所以很适合”。综合大家的意见,一致认为应该隶属“科学院”

10月29日,中央地质调查所针对当时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中央地质调查所全体工作人员对目前问题的意见书》,主要内容有5个方面:(1)本所应当是全国性的中央机构;(2)完整的保有本所目前不可分割的机构性;(3)本所应隶属在政务院中的科学院;(4)我们极愿接受中央政府和华东局指派的有关工作;(5)我们赞成最近办一个短期地质探矿专修学校但应明定训练的目标和计划。

1949年10月29日,《中央地质调查所全体工作人员对目前问题的意见书》截图

10月31日,所务会议记录显示其中一项议题是“有关本所将来隶属问题,趁竺可桢、陶孟和二位副院长来京,是否将本所前次开会所拟意见书分送给他们一份”,议决意见是“将前意见书加以修改后分送竺陶二位副院长各一份,请其参考,并着人趋谒说明意见书情形”。11月3日,李春昱所长和李善邦先生去拜见了竺可桢副院长,《竺可桢日记》记载:“谈及地质调查所隶属问题。所中同人均一致主张归科学院。余告以科学院必甚欢迎,但研究所与调查所是否合并,待仲揆先生回国后再决定。”(备注:仲揆先生即李四光先生)

11月5日,所务会议记录显示:“本所隶属问题——据竺可桢及陶孟和两副院长谈,将归科学院接收。(华东局前拟接管本所,现已作罢)”。11月11日,所务会议记录显示,“关于本所隶属问题,陶孟和副院长来信,希望我们同仁表示意见——决议推请杨钟健、侯德封、程裕淇三先生将本所意见书加以修改,经大会同仁签名后,分送陶先生竺先生及政务院”

经过开会讨论,中央地质调查所于1949年11月12日形成了一份意见书——《中央地质调查所工作人员对本所隶属问题的意见书》,有80位工作人员在原始讨论稿上签名(根据1949年11月15日编制的《中央地质调查所在职人员调查表》可以看出,当时全所职员(不含工友)一共只有82人,除了所长李春昱和土壤研究室的技佐刘铮没有亲笔签名外,其余全所职员都有签名),其中包括沈其韩先生。

《中央地质调查所工作人员对本所隶属问题的意见书》原始稿件

《中央地质调查所工作人员对本所隶属问题的意见书》原始稿签名人员(沈其韩先生的名字在第一页左下角左三)

该意见书表达的意愿是:“我们全体只有一个意见,认为应当归入科学院”。经过誊抄后的意见书人员名单与原始签名件相比,所列的工作人员名单中有土壤研究室的技佐刘铮,但原始签名件上有的詹作武和姚瑞开名字却不在其中,因此是一个79人的名单。

1949年11月12日,《中央地质调查所工作人员对本所隶属问题的意见书》誊抄版

《中央地质调查所工作人员对本所隶属问题的意见书》誊抄版人员名单(沈其韩先生的名字在第一页左下角左2)

该意见书由所长李春昱先生于11月14日签发,以信函形式一式两份呈送中国科学院办公厅严济慈主任,其中一份留中国科学院参考,另一份希望由中国科学院转呈政务院。对于此函,11月17日,中国科学院办公厅回函确认收悉。


1949年11月17日中国科学院办公厅回函确认收悉意见书

当时已经明朗,中国科学院将接管中央研究院,原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李四光于1928年创立)将成为中国科学院所属的地质类研究所。因此,致中国科学院办公厅的函件发出后,中央地质调查所内有部分工作人员(20位)给李春昱所长建议,因为担心“科学院有避免犯争取接收本所之嫌而不便将意见书转呈政务院,且为符合前次科学院方面致陶孟和信中之本意”,所以希望他能再直接给周恩来总理呈送一份意见书,以便将中央地质调查所的意见迅速上达。11月14日晚,李春昱所长在此建议书上签署“送请各出席所务会议诸先生签具意见后办理”,共有11位人员在上面签名赞成。

1949年11月14日,中央地质调查所职工提请李春昱所长直接给政务院周恩来总理呈报意见书的建议

11月15日,李春昱所长向周恩来总理发函:“对于本所隶属问题,有一个意见,兹谨缮具意见书一份奉上”。

1949年11月15日,李春昱所长起草给周恩来总理的函


11月16日17时35分,李春昱所长又签发两份电报:一是致政务院周恩来总理,其内容是“我们希望在科学院领导下工作,意见书已另呈”;二是致中国科学院郭沫若院长,其内容是“我们希望在科学院领导下工作,意见书已呈办公厅”。两份电报的落款均为“地质调查所全体工作人员(铣)”。

1949年11月16日,李春昱所长签发两份电报给政务院周恩来总理和中科院郭沫若院长


11月19日,中国科学院郭沫若院长给中央地质调查所回函表示“十六日来电已悉。关于中央地质调查所,由政务院指导接收工作委员会华东区工作团统筹办理,将来应如何发展候接收工作完毕后再作决定。你们的意见书已转达政务院及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11月24日,中央地质调查所收到复函。

1949年11月19日中国科学院郭沫若院长给中央地质调查所回函收悉来电

考虑到当时我国三大中央级地质机构及队伍的实际状况(三大中央级地质机构包括: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资源委员会矿产测勘处),中国科学院对于中央地质调查所等地质机构的接管问题极为慎重。1949年12月30日,竺可桢副院长与时任中科院研究计划局副局长钱三强等拟定研究所初步调整计划时,曾商量“地质部俟仲揆回国后再说”

1950年4月6日,李四光从香港回到广州,继而先到上海(4月9日)、后到南京(4月13日),5月6日清晨到达北京。5月7日,周恩来总理前来看望,畅谈了近3个小时,周恩来总理希望李四光在中国科学院方面除了协助郭沫若做好自然科学方面的工作外,还要把组织全国地质工作者为国家建设服务的主要责任担负起来。

李四光接受组织全国地质工作的任务,5月中旬,向全国地质界人士发出信件约300封,征询组织全国地质工作的意见。8月,李四光先生陆续收到了征求意见的回信,共有295人回信发表了意见,经李四光考虑,并且同有关方面联系,最后提出全国地质机构设立“一会(中国地质计划调配委员会)、二所(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一局(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矿产地质勘探局)”的意见。

1950年8月25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四十七次会议通过了全国地质机构设立意见,只是在通过时将“中国地质计划调配委员会”改为“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周恩来总理签署批准任命李四光为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尹赞勋、谢家荣为副主任委员,田奇、佟城、李春昱等18人为委员的任命书。同日,周恩来总理签发了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副所长(程裕淇、张文佑)任命通知书,表明“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已经获得政务院批准组建了

1950年8月25日,张文佑先生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副所长的通知书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虽然在1950年8月25日获批,但真正完成组建、正式开始运转却是1951年5月7日在1950年年底之前,中央地质调查所仍然处于军管状态、在原来的行政班子(所长:李春昱,副所长:周赞衡)领导下维持运转。

1950年12月1日,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李四光通知南京地质调查所:“我会奉令接管你所,兹派定侯德封李春昱喻德渊三同志为接管委员成立接管小组,以侯德封同志为组长。”1951年1月3日,中央地质调查所召开全所同仁大会,由尹赞勋副主委宣告中央地质调查所正式被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接管。

1951年2月,三大地质机构的代表在南京召开地质工作者座谈会,讨论机构改组的问题。经过讨论,2月16日,与会者拟定了一份《致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倡议书》,有70人在上面签名,主张“各中央地质机构在地委会统一领导下,应从速成立局所,所有地质工作人员,具有双重资格,室内工作由所领导,野外工作由局领导,但室内工作与野外工作,应在地委会同一领导系统下求得工作步调上的一致,因此地委会应加强对局与所的统一领导,以免分歧”。

1951年3月14日,中国科学院通知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刊发圆形橡皮图章一颗。1951年4月29日,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正式通知地质研究所:“我会图书馆及陈列馆定于五月七日与矿产地质勘探局、地质研究所及古生物研究所同时成立。”

1951年5月7日,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和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矿产地质勘探局在南京举行了正式成立大会


1951年5月7日,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和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矿产地质勘探局在南京举行成立大会


1951年5月7日,侯德封在成立大会上讲话

根据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保存的档案,沈其韩先生从重庆大学地质系毕业后于1946年5月来到中央地质调查所,在程裕淇先生任主任的矿物岩石研究室工作。1950年,沈其韩先生参加由李春昱所长任总队长的东北地质矿产调查队,工作区域是鞍山本溪一带铁矿区,分为弓长岭队、小房身队、樱桃园队等,来自中央地质调查所人员除了李春昱、程裕淇之外,还有沈其韩、李毓英、赵贵三、潘廓祥、王朝钧、翁礼巽等人。

1951年5月7日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正式成立后,地质人员参加了多个地质调查队,调查了东北、西北、中南、华北、华东各地区关于煤、铁、有色金属的矿藏,勘查了铁路、水库、厂址等的工程地质。地质研究所档案记载:7月14日,南满地质调查队太子河、本溪、庙儿沟等地第一期工作结束,程裕祺、沈其韩、沈永和、翁礼巽、李毓英、潘钟祥、赵贵三返所。他们在本溪西北榆树沟至北大山发现新铁矿三层,最厚达15公尺左右,延长约两公里,虽属贫矿,但仍可为本溪铁矿之另一后备矿藏。10月30日,南满通远堡有色金属队沈其韩,辽东铁矿队赵贵三、李毓英、潘廓祥自东北返所

1952年4月26日,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向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书面报告工作:为组织湖北大冶铁矿探勘,黄懿已于本月21日赴黄石,程裕祺(备注:1950.8.25-1952.12期间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副所长)率领沈其韩及钻探人员和矿专毕业生拟29日前往;程裕祺、沈其韩51年工作等除水库报告已写好,铁矿报告未编写,拟夏季进行。

1952年4月26日,中科院地质所给地委会的书面报告,谈及程裕淇率沈其韩等人拟于4月29日前往湖北黄石进行大冶铁矿探勘

1952年9月地质部成立后,湖北大冶铁矿探勘队成为其直属的429地质勘探队,沈其韩先生也随之成为该队的工作人员。1953年1月起,沈其韩先生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工资停发。也就是从那时起,沈其韩先生调离出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开始了他在地矿系统的工作与研究生涯。

1953年中科院地质所统计调往其他机关工作的研究人员名单

(沈其韩先生名字在左上角第4个,名单中还包括后来当选中科院院士的程裕淇、贾福海、关士聪、高振西、陈梦熊、宋叔和、谷德振等人)

因此,沈其韩先生是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建所元老。即使调离后,沈其韩先生也一直关注和支持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建设与发展。

1999年,原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与原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整合而成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为了梳理研究所的历史,2019年10月31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吴福元院士与笔者前去拜访沈先生。沈先生虽然谦虚地说他不是中科院地质所的“建所元老”,但他是“一份子之一”;虽然他在中科院地质所待的时间不长,但“(我们)原来是一家人”。

2019年10月31日,沈其韩先生(中)与吴福元所长(右)、刘强(左)合影


目前一些介绍沈其韩先生教育和科研经历的文章中,存在一些失误(比如1949年中科院地质所尚未成立,沈先生应该是1946-1950年在中央地质调查所工作;1951-1952年在中科院地质所工作)

作为中科院地质所建所的见证人,沈先生百岁寿辰不仅是他的喜事,也是中科院地质地球所,甚至是地学界的幸事。通过沈先生在1949年11月份的一个签名,我们还可以回顾那段历史。作为一个晚辈后学,笔者在此衷心祝愿老人家:
寿比南山!
福如东海!

致谢:笔者在查阅研究所档案过程中得到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综合办公室张云霞和郭晓雯两位同事的大力协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吴福元.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成立与中央地质调查所的传承. 岩石学报,2021,37(1): 284-316

刘强. 中央地质调查所奉命改组为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史实. 地质科学,2022,57(1): 294-314


美编:许宏玺

校对:刘强



举报/反馈

中科院地质地球所

16.1万获赞 7.9万粉丝
科普,我们是认真的!
优质科学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