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0
还记得豆瓣8.9分的神仙纪录片《文学的日常》吗?从朋友的拜访切入,马原、马家辉、阿来、麦家、小白五位文学家敞开精神世界,给予观众真实具象的文学思考与丰厚细腻的人生体悟。世界读书日之际,时隔两年,纪录片导演王圣志团队制作的《文学的日常》第二季,于4月21日在东南卫视、海峡卫视和优酷视频上线。21日,导演王圣志接受了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专访分享拍摄幕后,“我们在人世间都渴望一种交流和沟通,作家这个群体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具备心灵沟通的功能。”
作家们不爱“演”,
拍好这个群体靠“笨功夫”
延续第一季基调和风格,第二季有六位文学家和他们的朋友现身,分别是刘亮程与洪启、于坚与虎良灿、李修文与韩松落、双雪涛与史航、李洱与张清华、陈彦与陈小朵。
有意味的是,作家们离开“一方书桌”行走在路上,观察在路上,谈论在路上,轻装上路与人情、诗意、哲思等等邂逅。他们畅游于更广阔的天地:到乌鲁木齐的牧场上放歌,于敦煌的漫天黄沙里弹吉他,去建水走一趟三百年历史的百拱桥;他们徜徉于鼎沸的烟火人间:钻胡同跟大爷们话当年,蹲路边与牧羊人闲话,入城中村和打工人扯家常……主创希望打开层次更丰富的生活样貌,呈现更广袤丰美的风土民情,直面现代生活的困境,重新发现中国人的生活美学。
纪录片导演王圣志被观众所认知,源自2019上线的100集短纪录片《早餐中国》。他的兴趣爱好可不只美食,除了《文学的日常》,去年他还拍了部乐队纪录片《中国这么美》,被认为是“《航拍中国》《舌尖中国》与《乐队夏天》的合集”。
王圣志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现当代文学专业,如今他既是纪录片创作者,也是长年的书籍阅读者。但要为“文学”拍摄一部纪录片,也让他感到压力很大。在拍摄前,几乎所有的作家都提出了两个要求,能不能就在家拍?被导演拒绝了。“我们尽量要说服他们去陌生的环境,让环境来刺激他们。”另外就是,每个人都提出来,能不能不“演”,“纪录片不用演,这没问题”。
“作家群体并不愿意面对镜头,要拍好他们并不容易。让他们在镜头前袒露心扉,如此掏心掏肺,”如何去消弭这种“被采访感”产生的不适?王圣志告诉记者,导演要做很多“笨功夫”,去做作家的同行,而不是作为记者去采访。
创作前期需要看作家的作品,以及很多评论文章。“当你开口,令作家感觉是同行,他的戒备心就会放下。”王圣志开玩笑说,聊天时自己的CPU在燃烧,“拍作家拍两天就够了,第三天就会穿帮露馅,因为我的储备只够两天对话,假装他们的同行只能装两天。”
如何打破“尬聊”?
消弭“被采访”的不适感
作家刘亮程拍完片子说,这一次拍摄经历很愉快,没有被采访的感觉。在第二季第一集中,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和“乡村哲学家”的刘亮程和好友诗人、歌手洪启的乡村漫游吸引了文学爱好者的目光。
刘亮程喜欢开着车在鸡鸣的村庄里走,看七月的麦子从地头连到天边,一片金黄,躺在草地上与羊群问答,听虫声喁喁、风声鼓掌……在新疆木垒书院,这位写出《一个人的村庄》土生土长的新疆农民,从院子里抓起苜蓿、蒲公英就放进嘴里尝尝,“在山野中要学会吃,跟着猪吃就没问题”,“树像人一样也需要休息。人看树不结果子,也觉得轻松,虽然吃不到果子会遗憾”,“七月份麦子长黄的时候,从地头到天边,都是一片金黄”,在他看来,“作家是他生活之地的全知者,天气、动物、植物,尤其是民间知识。一群一群的生物,就像尘土从大地飘扬起来,最后又落在原地。”
纪录片用影像展现了作家眼中看到、作品中展现的生活场景,丰富而辽阔,又充满生活的情趣,令人浮想联翩。他走访牧民,跟着羊群走,坐在地头田间跟前来做客的诗人、歌手洪启聊天。“时间深陷在某处,或者某一群人深陷在某一个事物中,或者深陷在路途中某个地方,一旦人群停下来,时间就会变成一个深坑,让人越陷越深。”
纪录片流畅表达的“诗与远方”,但背后挑战十足,因为跟作家交流最怕“尬聊”。“一旦他觉得我听懂了他的话,就会出来新的话题。拍好作家不讲究太多技术性的东西,比如航拍机位灯光构图,这些不重要,重要是你没有办法让他放松。”
在没有剪进节目的花絮里,王圣志透露,当作家李修文和好友韩松落坐在车里向目的地进发,开了上百公里大家都一直沉默,如何打破这个局面?“我就提问,写作是为少数人写作,还是为多数人写作?这个问题‘刺激’到拍摄对象,于是打开了话匣子,而韩松落给专刊写了很多明星的稿子,他则从李宇春的角度切入,聊起了明星的话题。”
李修文
作家携好友漫游
抓住沉默发呆之外的“意外”
《文学的日常》有意识地选择了作家携好友入镜,这也是团队撬动作家接受拍摄的另一个重要杠杆。王圣志说,“王维经常写诗给秀才裴迪,最孤独的人,往往有最执着的朋友。他们大部分时间在孤独地阅读和创作,世俗间的朋友并不多,知音找到,两个人就可以互相映射,意气相投。”
作家陈彦凭借《主角》获得茅盾文学奖,活跃在戏曲、影视等领域的他,不仅写出了《装台》这样的小说,还有不少跨界好友。后期将与观众见面的节目中,陈彦邀请了歌剧演员陈小朵。好友聚会中,陈小朵的一段现场演绎惊艳了大家,陈彦就此聊起了一个有意思的话题。在他看来,无技不成艺。一千次一万次的技术堆积,才能谈得上艺术的存在。没有扎实的笨功夫,根本就没有艺术上的灵动。
这样意外之外的话题兴奋感,来自导演“只做一半功夫,另外一半留给老天爷”。“我拍片很少用到台本,找到作家的知音,然后我当他的另一半知音,我们出发,去漫游。这个过程中,不加干涉,会有邂逅,也会有互相激发。随着物理空间的延伸,精神方面的远游也越来越深邃。”
“这种跟拍的方式,你无从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有可能默默走路和发呆,也可能他们只是在聊,忘记了摄像机的存在。当我设计好情境,不做接下来的安排,让他们自然发生。”王圣志说,作家李修文在散文《山河袈裟》里强调“人民与美”。生活在愈来愈热闹繁华而浮躁的现世里,太多新生的、位于时尚前沿的东西吸引着我们,使我们很难静下心来留意于朴实无华。必须把抽象的“人民性”落地,“我选择了土地,安排他们在一个村庄漫无目的地走,当一个正在摘榆钱的农民进入片中,于是在对话中展开了一段往事。”王圣志说,对导演来说,当老天爷把你要的东西送到面前来的时候,就看你能不能抓住。
导演王圣志
江苏作家第三季登场
人世间离不开心灵沟通
《文学的日常》第三季中,江苏作家将登场。王圣志说,毕飞宇、叶兆言等很多江苏作家都在邀请之列,自己还是常州女作家周洁茹的粉丝。“其实我选择作家不是按照得奖多少,还是有很多个性化的选择标准。”
世界阅读日到来之际,王圣志说,通过做了两季片子,反而更加对阅读充满信心。阅读会一直存在,只是换了个方式。“我们在人世间都渴望一种交流和沟通,作家这个群体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具备心灵沟通的功能。作家是一批有做梦能力的人,免于我们在世俗生活中每天都被卷到物质里面的那波人,精神体量很大。我们想要靠近精神世界,想要做心灵沟通,必然要回到文字和作家身上。尽管这个时代,他们不一定是关注的焦点,但看完一本书,你的饱足感,远比刷完一天短视频来得更多。”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校对 徐珩
举报/反馈

扬子晚报

340万获赞 32.1万粉丝
江苏省级报刊,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晚报都市报
扬子晚报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