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云南日报
履约实践
在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晓爱博士的实验室里,陈列着一排排水生生物标本。这些标本是每个月定期定点回捕的,不但能直观展现水域物种的变化,还为研究滇池金线鲃的发育情况提供了对比依据。
王晓爱长期从事云南省土著鱼类资源的研究与保护,在实验室主任杨君兴的带领下,完成了48种土著鱼类全流程人工繁殖技术体系的研发,并累计向滇池放流金线鲃200多万尾。从绝迹滇池到规模放流,一条鱼的回归,见证了云南省鱼类繁育技术的变迁,为滇池生态圈挽回了一个珍稀物种,也为高原渔业的长足发展带来了更多可能。
劫后重生的漫漫回家路
滇池金线鲃是云南四大名鱼之一,民间又叫金线鱼、小洞鱼。早在300多万年前,它就生活在滇池,承载着一代代昆明人的记忆,有不少业界人士将其称为“滇池古董”“滇池珍珠”。20世纪60年代前后,由于围湖造田等原因,其数量急剧减少。1986年,滇池金线鲃几乎在滇池绝迹,仅存于部分入湖溪流及龙潭之中。1989年,滇池金线鲃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鱼类》中被列为濒危等级,2008年还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评为极度濒危物种。
物种灭绝带来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也是难以弥补的。在杨君兴看来,每个物种与生俱来都带着自然的奥秘,可能是那些隐秘的地质知识、进化信息,也可能是目前业界还未涉足的领域。一个物种的消失,不仅是一束自然之光的黯淡,更是生态之星的陨落。
目睹滇池金线鲃处境的恶化,杨君兴深感惋惜。依托在鱼类人工繁育方面积累的经验,加上国际组织和云南省相关项目的支持,2000年开始,杨君兴团队持续对滇池金线鲃的数量、分布、栖息地、摄食生态及繁殖生态等进行深入研究,并从野外引种200尾亲鱼开展种质资源保护、种群恢复、人工繁殖和可持续利用等研究。
引种只是第一步,如何实现种群保护和人工繁育?“滇池金线鲃从野外到人工养殖基地时,出现了多病、食欲差、存活率低等问题。”王晓爱介绍,为了解决这些棘手问题,科研人员改进了基地的温度、水流、光照等条件,并配制出了与其野外食谱高度吻合的饵料。在科研团队的精心照料之下,滇池金线鲃成活率上升了许多,欣喜之余,另一个困难又来了。“鱼儿在野外可以自我繁殖,到了基地之后繁育成了大问题。生殖系统紊乱,雌雄发育不同步等因素慢慢浮出水面。”
滇池金线鲃是半洞穴鱼类,冬季要进洞产卵,春季鱼苗才会从龙潭里出来,到滇池觅食。杨君兴团队在深入研究分析后,模拟野外繁育环境,努力为滇池金线鲃创造更为适宜的繁育条件,并引入人工繁殖手段,加强对亲鱼的培育。繁育规律的掌握和受精率的提升,推动了繁育工作向利好方向发展。
经过3年的技术攻坚,2007年,实验室繁殖出了300多尾滇池金线鲃鱼苗,是继中华鲟、胭脂鱼之后,中国人工繁育的第三种国家级保护鱼类。此举填补了云南在鱼类人工繁育领域的空白,为后来的规模化培育和放流打下了坚实基础。
2009年,滇池金线鲃数量突破10万尾,增殖放流也随之开启。回归到滇池之后,实验室通过持续跟踪和监测,发现存活率高达99%以上。2009年至今,累计放流滇池的金线鲃已超过200万尾。
泾渭分明的发展探索
人工繁育技术的成熟和放流后的高存活率,丰富了滇池的土著物种,也为下一步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杨君兴团队在生态系统修复和鱼类产业化发展两个方向持续深耕,以期实现物种保护和运用的更高进阶。
“合理的利用是最有效的保护。”王晓爱认为,滇池金线鲃的前景是泾渭分明的两个方向:一是土著鱼类的保护繁育,用于生态系统的修复;另一个是经济价值的挖掘和延续,让鱼类资源产业化发展。
鱼类是生态链中的重要一环,既可敏锐地反映高原湖泊的水环境变化,还能净化水生态。以成功培育滇池金线鲃为契机,该团队创新性地提出了花-鱼-螺蚌-鸟立体生态修复模式。海菜花是高原湖泊特有的水生植物,可降低水体的富营养化;滇池金线鲃以浮游动植物为食,能吸收水体中多余的氮、磷元素;以背角无齿蚌为代表的底栖生物寿命较长,则可长期消耗水体中的有机碎屑和腐质;水鸟以鱼虾为食,有了更好的栖息条件。4类生物构成的生态链,不但有利于土著物种的回归和繁衍,还增强了高原湖泊生态修复的能力。目前,该模式除了在洱海、星云湖、程海等地示范推广之外,正用于宝丰湿地的提升改造。(王琼梅)
举报/反馈

人民资讯

1691万获赞 200.3万粉丝
人民网内容聚合分发业务
人民科技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