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心长出来的幸福力最强大!

为什么这么说呢?认知力、感受力、觉察力、接纳力,这些功能相当于一个人的内在潜能,有了这个容器,

她便不容易一遇到问题就陷入内耗,开始有了更多的自我空间来冷静处理问题。

很显然,她不会再像过去一样慌乱,而会感到有一种由内到外的通畅感,

相比过去总是被问题困住无法动弹的状态,她会感觉如今的自己更有能力、更有力量了。


最终,弯道只是一个检测,让人看到自己结实的能力。

经历有两种:一种经历是在现实中去亲身经历;另一种经历是在感觉里复盘,加深自我意识。现实经历很有限,但体验和感受的空间是无限的。


如果你什么都没有经历过,却希望自己活得淡定从容,无异于一个赛车手忽略所有的赛道风险,不要命地往前冲,这就是一种自我麻木。


自我麻木与自我确认的区别在于:自我麻木是忽略已有的问题;自我确认是不断澄清看见所遇见的问题。

前者掩耳盗铃,把白纸当成一幅美妙的图案,平时自欺欺人,遇到困难时内心会很恐慌;

后者是实实在在地理解了自己,也理解了事物发展的某种规律,在现实的碰撞中,更确定自己该做如何选择。


自我麻木换言之意,也是不能允许对自己只是一个陌生人好比不能纵容丈夫的私生活。

如果我们要淡定从容,在命运的转折面前,不被打得措手不及,平时我们就需要多去了解自己,

像一个专业的赛车手对待自己的车子一样,常对自己做维护和保养,并且通过面对挑战来进一步确认和调整自己,这样遇到困难时,我们才不会轻易被打趴下!


总听到有人说:“我十年如一日地为家庭付出,呕心沥血地培育孩子,就是为了可以有幸福的生活。

可是十年过去了,二十年过去了,我却越来越辛苦了,一个个的变化扑面而来,我已经无力面对了。”

是什么断送了他们人生的幸福可能呢?


打个比方说,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是一个立体的结构,这个结构里你的家庭,有你的工作,有你的爱好 ,有你的朋友,还有各种你想做的事情。

这个立体的结构,不会因为失去了某一个部分就全盘崩塌。

然而,如果你因为某一个部分而舍弃其他所有部分,你就从立体变成了一个平面、等这个部分再面临问题时,你就退无可退,只能苛求上天对自己仁慈一点。


所有人生中你避开的,想因此获得轻松生活的部分,都可能在短暂的轻松之后,卷土重来,逼着你回头补上以前的功课。



越是在关系中感受到挫败和虚弱,就越要寻找更多的资源来支持自己成长,当你不断加持自己,你就会有信心,无惧挑战;

如果你耗尽心力去改变他人,只会被贴上很多扭曲你的标签,从而让你感觉越来越无奈和被动。

让一个愿意理解你的人来理解你容易,

让一个不愿意理解你的人来理解你格外艰难。


用鸡蛋碰石头,不论你多努力,始终不会把石头碰开,除非你愿意提升自己的幸福力,发展出一个更结实的自我。


选择改变处境还是成长自己,不同的方向决定着不同的人生可能。


最简单的例子,增加收入维持生计是改变处境;在关系中找到问题,不再犯重复的问题是成长也是改变处境。


所以,是处境决定我们一生的幸福。


厘清自己内心的渴望,这是通往幸福最短的一条路。


这就好比说,你要去见一个人,去之前你总是想:我要说什么?我要怎么说才客气?怎样才让别人对我的印象好?怎样才能让人记住我?

然而哪怕你绞尽脑汁地思考过,最后也还是觉得自己说得不好,别人看起来也没有对你的表述有特别的反应。


如果你一直这样,那么跟人见一次面你就会痛苦一次,导致你们见面的氛围也不对的,最后就因为尴尬而离得越来越远。

相反,如果我们直接跟自己确认,你去见面是为了什么?你的渴望是什么?往往当你表现得特别真实的时候,你会很舒服,对方也会很舒服。


实际上,在这个世界上,多数人都没有想过自己为什么而活;

或许有一些人偶尔会想想,想不出答案就放弃了;

只有少数的人,能够持续去确认自己内心的渴望。

那么,当很多人被生活带着走的时候,少部分确认过自己的人,就能有落地生根的定力来活出自我,自然他们的生活会更有质感,也更让自己满意。

幸福力扩展我们的人生的宽度和深度。


生活对我们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足够的信心,你就可以在这个世界上活出你想要的样子,并获得社会的认可。


但从实际来看,我们又是那么的不能自主,就像我们的出生都连接母亲的脐带一样,我们想要活出自我,也注定不会是一种孤零零的存在。


我们要在这个世界上活好,就必定要跟这个世界、跟人有联系。

而关系是一门最难修的功课,进入关系就必然会让你感到某种程度的不自在和压迫感,导致你感觉很难在别人的目光中活出自己。


假设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人生空间,这个空间可以是由我们自由计划和安排,那么我们会清楚地感到差异;

有的人生空间充满无限机会和可能,而有的人生空间连给自己喘口气的位置都没有。


你的人生空间是谁给的?你又把它给了谁?


当我们生长在原生家庭的时候,我们的空间是家长给的,他们允许我们做什么,不允许做什么,鼓励一些积极的行为,

否定一些他们不能接受的行为·····这就构成了我们的一个小空间。


如果你不幸遇上一个扭曲的指南针,你指着南方,它告诉你是北方;你指着北方,他告诉你是南方。

并且,就算你想尝试搞清楚这里面有什么不对劲,对方也不会给你空间,反而用否定、威胁、侮辱或者忽视的方式来扼杀你探索的勇气。

你的自我空间被严重侵占,在这种最原始的关系里就会感觉非常压抑。


我们的原生家庭就是一个小世界,你在这个小世界里的感觉,常常就是你进入真实的大世界(社会)时的感觉。

你在家里没有自己的空间,那么进入社会,你也很难找到自己的空间。


当一个原生家庭只给孩子一个非常狭窄的个人空间时,孩子就会格外忠诚于这个伤害他的家庭。

而当原生家庭给孩子一个宽广的个人空间时,孩子就会被允许用独立的自我去追逐外面的宽广世界。


如果你在原生家庭看不到希望,你最大的机会就是从其他的关系里去获得确认,寻找一切可能让自己重新站起来。


当你重新被确认,过去受阻碍的能力就会重新发展。

我们为什么要发展自己的幸福力呢?


我们不想跟别人一样稀里糊涂地过完一生,我们想要活出自己,想活得有尊严、活得有质量,这需要让自己的意识跟上来。


同样是一趟旅行,有的人走马观花,有的人却是做好充足的准备的深度游。

走马观花的人,回来会告诉你说,这一趟真没意思,没有什么特别的。

而深度游的人就会有更丰富的体验跟你分享。下一次,那个走马观花的人可能不再想去那个地方了,而那个深度游的人却觉得很想再去。


这种感觉,和我们面对人生是一样的,只有你心里有数,你走的每一段路才会有内涵;

内涵构成了意义感;意义感会触发你更深的动机走下去!所以,深的会越来越深,浅的会越来越浅。


用你感受过的幸福去传递爱和感动!


即便一个人曾经被很多事情感灌溉过,也可能会有一段时间要独自钻进自己结的茧里。


在一个家庭中,当有一个人获得成长时,整个家庭都会发生巨大的改变!


让你的这一生,为不负美好而来


在哈佛大学,曾有一个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调查对象是一群各方面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

调查结果显示: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有模糊目标,10%的人有清晰的短期目标,3%的人有清晰的长期目标。


跟踪调查25年之后,结果显示:当初那3%的人,成为社会各界顶尖的成功人士;那10%的人成为行业不可或缺的专业人士;

那60%的人能够安稳地工作和生活,但没什么成绩;那27%的人生活过得很不如意,且常常在抱怨声中度过。


我想告诉你的是:不是所有的人一开始都会有清晰的目标,大多数人的脑子里时常会闪过一些关于未来的模糊念头,但不能形成清晰的目标。

这部分最初找不到清晰目标的人,通过自我成长,也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


有一位老师阐述人脱变的过程,让我十分感动。

她说,我们都会经历一个浸泡、孵化和发光的过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速度,不必强求。

当你意识到了,或许就是时机到了。

浸泡,这是一个原生的过程,就好比你是一台设计精密的计算机,一出生就在执行一个程序。

你并没有感觉到这有什么不对,并不会特别想要什么。你只是在这里,没有自己的意识。


然而,浸泡你的东西可能是酸碱、海水、自来水等,它们对你造成的影响和侵入程度也不同,你会有不同的感觉,也可能是感觉到某些恐惧和危机。

甚至,当你随着这些东西漂来漂去的时候,你会碰壁得很痛苦。


即便你身处一个极其糟糕的环境,即便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只要你还有被伤害的痛苦,有碰壁时的愤怒,你就能启动自己的意识,从这种碰壁中反思成长,你的人生就还有机会重来。


在此之前,你的声音大多被淹没在群体声音之中,你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更不知道自己有什么价值。

可是,当有一束光照在你身上,把你当成是重要的,可以专注地听你说,陪你去理解自己,一点点拨动你内心跳跃的情感,那些在过去忽隐忽现的意识,将会变得更清晰,你开始更乐于去说自己的故事,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这样,你的自我就孵化出来了,再经过不断的确认,终有一天,原来心里忽明忽暗的星星之火就会燃烧成熊熊的火焰。


只有当你的星星之火被人点燃了,你才会从心底开始相信自己,敢于去追寻自己的价值!当你这么去做的时候,你会进一步确认和找到自己的价值。


这时候,你已经成为一个发光的人,并将影响你生活的世界。

举报/反馈

青音果说事

5获赞 1粉丝
倾听别人的故事,收获自己的成长。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