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策划/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马勇 陈骁鹏
文/汪洁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丽媛(署名除外)
制图/杜卉
【编者按】
近来,现藏于惠州市惠东县平海镇的一块明代墓志铭碑引起关注。全碑保存完好,碑刻铭文千余字,字迹基本清晰可辨。据平海镇平海社区党委书记、惠州本地文史专家汪洁介绍,此碑为明故敕封太孺人曾太母崔氏墓志铭碑,是平海地区目前发现最早的墓志铭碑。碑文记述了太孺人曾太母崔氏的生平和事迹,同时还原了其当时所处的特定社会历史背景,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史料价值。
曾太母崔氏是“惠州晚明四御史”之一曾守约的母亲。从墓志铭碑文可以看出,曾守约之所以成为平海历代科名最高、官声最著的一位乡贤,其母亲太孺人曾太母崔氏功不可没。据考,明清时期惠东稔平半岛文化教育繁盛一时,曾守约作为惠东地区首个登科入仕的学子,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汪洁分析,曾太母的教育思想超前,不惧外界对读书人的不理解和嘲笑,鼓励儿孙读书求学。
本期惠州文脉将依托本地文史专家对墓志铭碑的相关考究,追溯曾太母教育子孙以诗书为业,启发平海地区崇文尚学的历史往事;与此同时,结合碑文记载呈现古代平海地区产业结构演变、明代卫所兵制等社会历史面貌。 (陈丽媛)
明故敕封太孺人曾太母崔氏(1464—1556年),明代南海三山人,系出宋崔清献公之后,祖辈崔有,父崔常成、母甘氏,赠文林郎、江西道监察御史曾参妻子,大理寺右寺丞曾守约母亲。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封太孺人。
明故敕封太孺人曾太母崔氏墓志铭碑,记述了曾太母崔氏的生平和相关事迹,提供了一些曾守约早期的资料以及平海城内曾氏家族的背景、世系。该墓志铭碑铭文内容丰富,有助于研究明代平海中晚期的产业结构、卫所兵制,填补了目前业界对曾守约以及平海城内曾氏家族世系研究的空白。
该墓志铭至今未见有著录,本文将基于墓志铭文的内容,结合方志及平海城内的新、老《曾氏族谱》,对太孺人曾太母崔氏的家世、生平、品行以及铭文中的人物及墓志铭碑的史料价值等进行考释。
墓志铭碑保存完好 碑文千余字叙事详细
平海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距今有600多年的历史。古城内外文物古迹星罗棋布,但遗存下来的明代墓葬却寥若晨星。明故敕封太孺人曾太母崔氏之墓及墓志铭碑的发现,弥足珍贵。
明故敕封太孺人曾太母崔氏墓志铭碑通高125厘米,宽66厘米。碑文竖文楷体阴刻,31行,共1267字。全碑为青石质,碑身保存完好,字迹基本清晰可辨。碑上方另有一长方青石,浮雕两尊瑞兽,碑文主要内容为曾太母崔氏的生平介绍、事迹等。
碑下方有一张精美青麻石祭台,祭台左右有卯眼,两根青麻石八角柱榫在祭台左右,由上而下镶嵌于八角柱的凹槽中,上方再镶嵌一方左右各浮雕一尊瑞兽中间一轮圆月及祥云的青麻石,上方再有一块青麻石榫卯于两根青麻石八角柱上作飘檐。墓志铭碑四周雕有如意卷云,线条简洁优美。整座墓志铭碑精美之中彰显大气,为研究明代归善县的丧葬风俗及墓葬风格提供了珍贵的实物依据。
从墓志铭文来看,碑刻文字格式规范,用词古奥,文笔朴素流畅,叙事详尽,足见撰铭者文学造诣颇深。经过近450多年的风吹雨打,碑文字迹仍然清晰可辨,书法疏朗美观、清劲飘逸、气韵生动、古朴典雅,是一幅上乘的书法佳品,对研究明代归善县的墓志铭文、书法风格起到了重要的参考意义。
据考,墓志铭碑撰铭者为何鮤,明代顺德人。嘉靖八年(1529年)会元,赐进士出身,官至承直郎兵部武库清吏司主事。何鮤为曾守约母亲写墓志铭并非偶然,据《大明金榜录》载,何鮤与曾守约同为嘉靖八年进士,何鮤为二甲第八名,曾守约为三甲第七十八名。
不过,目前尚无法确定该墓志铭碑的书丹者是否何鮤。笔者曾查阅现存于鹤山市博物馆的《明故致仕江西南昌府通判迟斋冼公(冼文渊)志铭》,该墓志碑立于明嘉靖二十四年乙巳年(1545年),书丹者正是“赐进士出身承直郎兵部武库清吏司主事何鮤”,可作为考究依据。
母亲崔氏言传身教 影响曾守约立身行事
墓志铭记载了太孺人曾太母崔氏值得称道的事迹,结合目前业界对曾守约的研究可以看出,曾太母崔氏的立身处世给曾守约入仕后的思想带来直接影响。
据墓志铭描述,曾太母出身名门,大方得体、举止娴雅,贤良淑德、治家有道。虽不出闺阃,遇大事时,却有主见、有决断,颇具男儿品性。
碑载“自奉俭约犹故也,隆亨祀则务丰洁”,这体现了曾太母勤俭持家的特点;“执稼穑麻枲之”“既归,甘曾氏之贫,裕如也,躬耕织以养舅姑。岁尝饥,假诸崔父而不足,则贸其服饰以取给焉” 。可见,曾太母安于贫穷,辛勤劳作,并且恪守孝道。此外,碑载“岁荒则捐粟以赈贫乏,老而无依者助其棺,乡人多颂德焉”,这表明曾太母乐善好施,得到乡人的称颂。值得一提的是,曾太母性格中有坚强独立的男儿品性,据载“夫从叔父海丰裔负不能归,则偕御史公裹粮走二百余里,以归其丧而阕焉,此其行谊,盖有烈丈夫所不能者”。
结合墓志铭以及历代方志所记载的曾守约史料来看,曾守约继承了其母亲的种种优点,母亲的言传身教,对他入仕后的立身行事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可以说,曾守约能成为平海历代科名最高、官声最著的一位乡贤,其母亲太孺人曾太母崔氏功不可没。
墓志铭提供了明清时期众多方志古籍里没有记载的曾守约事迹,可作为研究惠州古代名人曾守约的史料依据。从墓志铭中可考,曾守约幼年家庭贫困——“于是,大理公裸足入郡城学举子业。”“大理公囗家食,时耻事干谒,尽常贫,赴试路费不足,太孺人辄假助于舅氏,至苦耕力,企以代偿之”。曾守约自幼就有刚直不阿的性格,“平海氏多禁戎籍,所官粮陵胁其兄弟以供杂剧,使令之役,大理公少负气不肯屈,欲阴井焉”。此外,在曾太母的言传身教下,曾守约奉行孝道,相关事迹在曾太母崔氏的墓志铭碑文中有详细记载:“大理公既转大理官京师,念太孺人春秋且老,跣乞终养。”“大理公归,构第于郡城西,日率诸孙奉太孺人嬉戏为乐者。”
此外,墓志铭文还可补、可正今平海城内曾氏新《曾氏族谱》。曾氏家族是平海地区的“名门望族”之一,如今平海镇增坦街8号仍保留着曾氏祖屋,屋内设有辦香书室,为平海地区知名的家族书室之一,旧时不仅面向曾氏子弟授课,还对贫寒学子开放,意在普及教育、开启民智。
据考,平海城内老《曾氏族谱》已遗失,新《曾氏族谱》修于2008年。新《曾氏族谱》记载从一世祖曾光辉至曾守约,中间的世祖已缺,曾守约兄长曾仁富已缺,还有曾守约两个姐妹已缺。曾参可补新《曾氏族谱》世祖之缺,曾仁富及其两个姐妹可补曾守约兄长及两个姐妹之缺。
还原当时社会背景 提供卫所兵制史料
平海古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但目前各界对平海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轨迹的研究仍存在不少空白尚待填补。明故敕封太孺人曾太母崔氏墓志铭叙事详细,在讲述曾太母的生平事迹的同时,还原了其所处的特定社会历史背景。
碑载“平海人素止习罔罟耒耜”,这表明平海人多以渔盐、耕种为生,呈现了明代平海产业结构的基本面貌。平海地区位于广东省惠东县最南端,东临红海湾,西濒大亚湾,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依山傍海。明清时期,平海地区海岸线长约70公里(包括今港口、巽寮),这种地形结构,对当地的产业结构有决定性的影响。据考,明清时期平海人基本上都以捕鱼、晒盐为生计。
早前平海地区发现一方清代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的《奉宪告示》碑,碑文也有一段涉及平海产业结构的描述:“生等世居平海,北枕大山,南临滨海,耕三渔七,本处产谷无多,不敷民食。每逢外境米价稍长,而平海之价高昂数倍,民食多艰。”该碑文的记载,与曾太母崔氏墓志铭中的相关描述相互补充印证,为明代平海地区产业结构演变研究提供了依据。
此外,曾太母崔氏墓志铭也是研究明代卫所兵制的珍贵史料。碑载:“平海氏多禁戎籍,所官粮陵胁其兄弟以供杂剧,使令之役。大理公少负气不肯屈,欲阴井焉。太孺人泣曰:囗死吾现终不为汝役也。”这一段铭文可以看出,明代军户世袭制下,军戎之役人皆畏避的弊端史实。非军籍人,尤其如此。
据考,明永乐初年,湖广按察司佥事黄宗载巡视至武陵地方,发现其地军户较多,而民户“虑与为婚姻”,男女至四十尚不婚,据说原因是恐“徭赋将累己”,但是,可能更多的还是恐军役将累及自己乃至子孙。因为在军户世袭制下,军役成为一种固定的、世业的、没有出路的劳役,父祖辈从军而子孙畏继的现象普遍存在,对于军人而言,这可能是比远离故土、军官的盘剥以及荷戈作战带来的生命危险之外更大的压力。
值得一提的是,撰铭者何鮤当时身为当朝的“承直郎兵部武库清吏司主事”,虽说是“谨按状而志之”,但是,他敢于直面当朝卫所兵制的弊端利害。
目前许多史学家都在研究明代卫所兵制,并有论文见诸专业刊物。曾太母崔氏墓志铭碑记载了明代平海所城发生的史实事件,这对于各界深入研究明代卫所兵制而言是难得的依据。
【文脉走访】
曾太母崔氏教育理念超前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丽媛
明清时期,惠州惠东地区崇文重教蔚然成风,书香望族频现,科举人才辈出。若追溯古代惠东的文化教育历史发展脉络,平海地区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记者走访发现,平海古城曾氏祖屋仍巍巍屹立,彰显古朴大气。穿过曾氏祖屋大门后的宽敞院子,可以看到一道精致的门,门上方挂着一面黑色牌匾——上书“辦香堂”金漆大字,屋梁下有一面斑驳的牌匾,上书“文魁”二字。据介绍,明清时期,平海城内外出现了一批家族书室,文教之风盛于一时。书香望族曾氏的辦香书室,便是当时知名的家族书室之一,见证了昔日惠东稔平半岛文教繁荣的历史。
据考,惠东文教发端于平海,曾守约不仅是平海地区历代科名最高、官声最著的乡贤,更是首个登科入仕的惠东学子。汪洁表示,在旧时“素止习罔罟耒耜”的平海地区,曾守约得以考取功名流芳百世,与其母曾太母崔氏的颇具前瞻性的教育理念息息相关。
明故敕封太孺人曾太母崔氏墓志铭碑载:“大理公踝足入郡城学举子业。平海人素止习罔罟耒耜,一不知儒生事,则咸窃笑之。太孺人不为动也。”
“从碑文可以看出,曾太母的教育思想超前,她在当时以渔盐耕种业为重的主流社会思潮中,不惧外界对读书人的不理解和嘲笑,坚持鼓励儿孙读书求学,志见可谓不群。”汪洁介绍。
曾守约登科入仕后,当地百姓“始服太孺人之高志远识,而海滨亦骎骎然知习儒业矣”,稔平半岛逐渐兴起了尚学之风。这位声名显赫的平海乡贤策励着后世,为惠东地区的文教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曾太母“不以其子甘武弃之,后而进以海滨所未前闻之学业”的事迹,也成为一方佳话。
【文脉今昔】
墓志铭碑信息量大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丽媛
墓志铭是刻在石碑上的历史,不仅可作为研究特定时期的社会历史的重要窗口,还具有一定的书法鉴赏、文物收藏价值。
记者了解到,目前明故敕封太孺人曾太母崔氏墓志铭碑藏于惠州市惠东县平海镇的一座小山中,尚未被纳为文保单位。据平海镇平海社区党委书记汪洁介绍,有赖于曾氏后人多年来的悉心打理,曾太母崔氏之墓和墓志铭碑保存完好。
据介绍,早些年曾氏后人向汪洁提起该明代墓志铭碑,热衷研究文史的汪洁便跟随他们前往查看。他初步考究发现,该墓志铭碑具备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于是对其进行了抄录考释。
“考虑到曾氏后人对先祖的敬重之情,目前还没有对曾太母崔氏的墓志铭碑做拓片,但经过多次抄录,基本还原了碑文中的全部内容。”汪洁说,该墓志铭碑全文一千多字,他前后往返5次才完成碑文的抄录,并结合历代方志文献等史料,考释碑文内容。汪洁表示,目前惠州本地文史研究领域尚未发现关于此明代墓志铭碑的相关记载,碑文信息量大有待进一步破译,其文物价值也值得深入研究考释。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朱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