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长海,是唯一的海岛边境县。这里的人们,世世代代以海为生,与海相伴,对大海有着千丝万缕的情结,也让他们对变幻莫测的大海充满了崇敬之心。平安,则是渔民们最大的心愿。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三,是长海最热闹的日子。夜幕降临,人群簇拥着各式海灯来到沙滩边、山崖下。一时间,灯影水光,互相辉映。“鱼虾满仓、全家平安”,千万盏船型海灯载着渔家人的心愿与期盼,漂向大海深处,渐行渐远……
这,就是长海放海灯。
说起放海灯习俗,其实离不开古代人“万物皆有灵”的想法。由于沿海先民在生产生活中,无法科学地解释海上瞬息万变的现象,因为人力的不可企及,便将自己的平安与幸福托付给一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于是“海神”应运而生,我国东南沿海称之为“妈祖”,而在北方则叫作“海神娘娘”。
据记载,放海灯习俗在清末尤为盛行,清顺治十年至康熙六年间,《辽东招民垦田条例》施行,促使大批关内流民涌入东北,在大连沿海岛屿安家生活,这也使得大连本地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融合。虽无法考证妈祖信仰由福建莆田传入大连的确切时间和地点,但沿海渔民的放海灯习俗却一直延续了下来。
在大连民间传说中,“海神娘娘”的前身,是东海龙王的六女儿,与当地一位渔家小伙子结为夫妻。一次,丈夫出海打鱼时突遇狂风恶浪,正在无法辨别方向时,发现船头桅杆上方出现一盏红灯,跟随红灯的指引,安然回到岸边,而那盏红灯就是妻子的化身。在漫长的岁月里,这盏红灯无数次地救回丈夫和诸多渔民的生命,大家便将她尊为海神娘娘。
对于“靠海吃海”的渔民们来说,海神娘娘就是保护神,保佑他们鱼虾满仓,平安归来。后来,渔民们便把正月十三定为海神娘娘的生日,年年祭拜,放海灯便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从农历正月初十左右,家家户户就要开始扎制海灯了,从构思绘图到选材、扎制,从装饰船体到安装照明工具,整个制作过程反映了渔民们的审美情趣,每道工序都十分考究。根据时代和科技的不断发展,海灯造型、色彩、材质等也发生了更贴合现代方式的改变。
准备好了海灯,在正月十三凌晨开始,大人小孩,三五成群,便自发地到海神娘娘庙烧香、磕头、祭拜、许愿祈福。到了晚上,渔民们吃过寓意着一年一帆风顺的“上船饺子”后,拿着扎制的海灯、竹竿、供品和鞭炮来到海边,举行一系列祭拜海神娘娘的仪式,随后便将海灯船小心地推到海里。在岛上有个说法,如果你的海灯漂得越远,就离海神娘娘越近。
2011年,长海放海灯习俗入选大连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沿海渔民们口传心授、代代相传,为长海放海灯打上了鲜明的地域文化烙印。同时,长海县每年还会举办海灯制作评比活动,正是这样的传承和发展,使放海灯习俗的保存和延续有了更多可能性。
现如今,包括长海在内的沿海地区放海灯习俗已经不单单是渔民的祈福许愿仪式,它已然成为大连独特的文化形态和民俗事象。当千万盏海灯点亮大海,与岸边灯火遥相呼应时,渔家人望着自己的海灯漂向茫茫无边的大海,心中充满了无限希望,默默祈祷新的一年平安喜乐、丰收富足… …(长海县文化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