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统计

据统计当代年轻人在被诈骗的占比重占到了将近一半。这个结果令人震惊。年轻人反而比自己的父母更容易受骗。年轻人按理说网络时代已经是他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诈骗犯就是利用年轻人盲目自信,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心理达到自己的诈骗目的。

二、原因

年轻人容易被骗主要原因在于社会经验不足,年轻人世界观相对简单并且容易被影响,而年轻的时候恰恰又是最容易和迷茫焦虑的时候,而且相较于老人,年轻人上网时间长,个人信息泄露的也更彻底,因此,往往成为骗子下手的首要目标。

而且,往往理性的论证,总是不如情绪的引导来的更容易。年轻人热血激情,相较于长辈,更容易受情绪主导,通俗来讲,就是更容易上头。

三、诈骗种类

1、电话、短信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发短信说你的银行卡在某某商场刷卡消费几千元要你及时还款、你有快递邮件未取、你电话或网络欠费了等问题,如有疑问请咨询什么的电话,当你拨打电话,将一步一步被对方诱导进入圈套,从而被骗。

2、校园贷诈骗

“校园贷”实际就是翻版的“高利贷”,通过简单的手续诱骗学生上当。诈骗分子经常通过短信、小卡片等形式,向学生推销“校园贷”业务。很多大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攀比心理以及急速膨胀的消费欲望,促使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寻找贷款平台,进入诈骗分子精心设计“校园贷”业务的诈骗圈套中,不仅要偿还高额利息,甚至还会被他人冒用身份信用卡贷款。

3、网络刷单诈骗

诈骗分子会利用大学生想快捷赚点小钱的心理,让大学生去某平台电商的网店内购物并做好评,先缴存一定的保证金,对所购物的价格给予一定的返利,前期给几十块或几百块钱的利润诱惑上钩,不断地越陷越深,在投入更多的本金后,直接把你拉黑。

4、以谈恋爱的名义诈骗

诈骗分子所选择的对象多为女学生,他们称自己是某学校的学生,与女学生接近,吹嘘自己来自某沿海发达城市,家境优越,取得女生好感后,即提出以其交朋友,等关系成熟后称有急事需急用钱不断提出借钱,诈骗分子不仅骗财而且骗色,严重伤害到女大学的身心健康。

5、以代购低价物品为借口诈骗

诈骗分子寻找机会与大学生或职场小白接触,特别针对一些女大学生,发展朋友关系,聊天时或者发朋友圈,谎称自己“有关系”,“有路子”,可以买到价格较低的化妆品、手机、电脑等物品,让受害人将钱交给他代购,从而骗取他人财物。

6、利用介绍工作诈骗

诈骗分子往往在邻近大学学校周边地区,设立职业中介场所,将求职的大学生介绍到骗子自行设立的所谓“用人单位”有高额工资,“用人单位”假意录用,要求学生交纳一定的“建档费”、“工作卡工本费”、“保证金”、“押金”等,诈骗到一定金额后,便鸟作兽散,卷钱跑路。

四、解决办法

1、首先要保持冷静,确定损失。
当遭遇网络诈骗时,我们需要尽量保持冷静,切莫慌张。首先,我们要确定自己的损失,如钱财、物品等,可以的话,可列出损失清单,供报案所用。

如被骗财物为游戏道具、游戏币、账号或其他虚拟物品,请先联系该游戏、软件或网站的管理员进行处理。

2、准确记录骗子的账号信息。

保存好汇款或转账的凭证,如:在ATM机转账的凭条、微信或支付宝转账的截图及真实的转账记录。一定要清楚保留本人及对方的完整账号。
收集被骗过程的汇款凭证、通话记录等相关信息,拨打中国银联专线95516请求帮助。

五、网络诈骗的立案标准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对因数额较小没有达到2000元,尚不构成诈骗罪的报案只予以登记报案。当然,如果受害人众多,骗子的手段恶劣也可能予以立案。

所以诈骗离我们并不遥远,有时反诈APP还没反应过来,不要点开陌生链接,有冒充工作人员的可以通过官方确认。骗子总是各种花言巧语,一定及时挂掉电话让自己冷静一下,如果遭遇马上报警,不要掉进二次陷阱中。

--- end ---

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联系我们。

声明:图片 案例等信息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账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欢迎私信留言,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感谢您的关注!

举报/反馈

小杨普法

307获赞 60粉丝
依法辨曲直,律剑护正义!
教育领域爱好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