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推荐的几本书,都是相对比较功利的书。
之所以功利,是因为实用,确实可以实实在在帮助自己提升能力、拓宽认知。
如果单看豆瓣评分或者读者评价,你可能误认为有的书是毫无帮助且废话连篇的营销书。
其实,很多书的核心观点只有几句话。
大部分篇幅,都是由浅入深地解释说明。
或者是,用来帮助我们新手如何把这些核心观点内化为自己认知的方法步骤。
虽然这几本书,对于那些有较深思维力、学习力、洞察力、自律力的人来说,确实有点浅显。
但是,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有的书可以帮你打开格局、有的教你学会深度思维、有的让你三观刷新……
总之,今天的【认知书单】,绝对让你开卷有益、不枉一读。
01《见识》
命和运决定人的一生。
运是一时的,有很强的随机性;而命是终生的,起决定性作用。
一个人有一时的好运,但是不代表会有一辈子的好命。
命运,一方面受客观环境因素影响,更重要的取决于一个人看问题和做事情的方法。
这个方法,就是吴军书中的《见识》。
吴军说,现实生活中,我们任何国家、任何社会都会分很多层次。
一个普通人,要想成功逆袭上位并不容易。
我们大部分人希望通过寒窗苦读考入名校而鱼跃龙门,其实这是非常不现实的。
因为,社会始终处于长期而系统的竞争之中,不会因为你毕业于“211”或者“985”就对你“网开一面”。
上学读书要考试排名、应聘求职要通过选拔、上班工作要绩效考核、购车买房要摇号排队、看病住院要挂号预约……
我们要清楚,命运是多个变量互动影响的结果,寒窗苦读和长相俊美、出身豪门一样,都是其中的变量。
不能指望通过一件事、一段时间的努力,达到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目标。
但是,我们也不能因阶级固化的现实而自怨自艾、愁眉不展,因为下降通道永远比上升通道宽敞。
我们在关键人生路口一时的躺平,可能需要一二十年甚至半辈子来追赶。
所以,要想走得又远又稳,你的见识大小决定你的人生长度和高度。
02《心流》
不知道你有没有感觉,为什么我们现在的物质生活比以往充盈百倍、方便百倍,体力劳动量也大幅降低,而幸福感却越来越低了?
而且工作上不管忙不忙,我们的注意力都变得越来越不集中,成天生活在一种莫名的焦虑和惶恐里。
总想拿起手机,看个段子、刷会儿视频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为了弄清楚这种情况,作者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最终总结出了“心流”这个概念。
所谓的心流,就是我们在做事时达到的全神贯注的忘我状态。
比如当我们要完成一项难度很大的工作时,投注全部时间、专注所有精力,当你成功实现目标时,那种神清气爽的幸福感觉实在是难以言表。
而这本书要做的,就是帮助我们如何更容易达到这种“心流”状态。
帮助我们无论在工作还是在玩乐时,都能够沉浸在当下,获得内心的安宁与幸福。
03《稀缺》
稀缺效应认为:如果我们过度关注一件事,就会产生精力上的稀缺效应,导致忽视其他事情,进而造成不良后果。
就像开车闯黄灯,当我们全神贯注紧盯着红绿灯变化的时候,就很可能忽视了其他重要的危险因素。
比如当我们发现斑马线上突然出现的行人或电动车时,大脑就很难及时准确地做出决策判断。
在生活中,也是这样。
有的人自幼饱受贫困之苦,其主要精力就会专注于增加财富。
金钱上的匮乏,容易造成他们在见识、规矩、奉献等方面的稀缺。
有的会变得斤斤计较、吝啬小气,有的终生为柴米油盐劳累奔波,偏激者甚至会做出贪污腐败、偷盗抢劫的违法犯罪行为。
但是,富家子弟也可能存在类似问题,有的过度关注自身在财富上的优越性,反而忽视了奉献观念、规矩意识的培养。
要想破除稀缺效应,也不是没有办法。
其中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节省带宽,就是要培养合理分配大脑信息处理能力的习惯。
这句话读着很拗口,但是意思很简单,就是要重视且努力坚持平时那些重要但微不足道的小事。
比如,储蓄大多是来自于日常节俭,但却能有效应对意外支出。
再比如,工业生产中的安全检查,虽然细小琐碎却可以在关键时刻避免灾难发生。
不管我们是时间、金钱,还是精力稀缺,这本书一定会让穷困之人振作,会让忙碌之人觉醒。
04《洞见》
如果你是第一次读这本书,你将发现这绝对是一本颠覆认知的洞见之书。
因为,作者将佛学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和自然进化、心理认知等科学知识相互印证,帮助我们从大众的局限视角中解放出来。
《洞见》说,佛学并不是片面盲目的宗教信仰,而是一门特别喜欢讲道理、讲逻辑而且喜欢辩论的学问。
在佛学里,有一种状态叫“无我”。
当我们处于这种状态时,我们对很多事情是做不了主的,对自己都做不了主,仿佛冥冥之中神明掌控着一切。
比如,开车时,遇到路边突然窜出的小狗,我们会无意识地猛打方向盘。
尽管我们事先知道猛打方向盘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但是当时我们还是这样做了。
《洞见》告诉我们,这种情况下,驾驭我们的不是某个神灵,而是“自然选择”。
在自然选择的进化下,会让我们倾向认为自己比别人更加重要。
于是在做很多事情的时候,都以自己的利益为首要考虑目标,尽管这么做可能会严重损坏个人利益。
但是,大脑就任性地认为这么做,是获得更大的个人利益。
再比如,战争也是如此。
明明发动战争一定会伤害自我,但是统治者依然决然地认为自己获得的利益会大于敌人。
事实上,不发动战争才是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但是,自然选择创造的大脑却不这么认为。
《洞见》说,要想走出“无我”状态的束缚,方法是要主动进入“无我”状态,也就是进行正念冥想。
其实,这也类似于古人的“一日三省吾身”。
只有经常站在更宏大的视野下审视当前、审视自我,我们才不会迷失自己。
05《破圈》
在日常生活中,一个人不会时时刻刻地想着如何去提升认知或者发现自己的盲区,因为那样会特别累。
一般人通常都是遇到困境或是失败后,才会想到去挖掘认知方面的问题。
因为,一个人的至暗时刻是非常重要的深刻体验。
如果抓住这些时刻进行深度反省,我们就会实现认知上的突破。
而对于一般人来说,让人痛苦的体验往往也是他们反思自我、产生洞见的契机。
所以《破圈》说,经历过不好,也会让我们更加珍惜和享受美好,从生活中体悟更多,从而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状态。
但是,人们的本能是抗拒改变的。
我们都喜欢和习惯生活在自己的舒适圈里,都害怕遭遇不适感。
如果你希望打破舒适圈,做更好的自己,不妨尝试一下作者的目标、方法、练习、投入、反馈的五步法。
相信,你会得到更好的自己。
06《反脆弱》
《反脆弱》看似是一本关于金融投资的书,但又不完全是。
因为,“黑天鹅”不仅仅出现在投资领域,生活中也是比比皆是。
金融投资界的“黑天鹅”,指那些发生概率极小的意外事件。
历史不会爬行,只会跳跃。
几乎社会生活中的一切,都是由极少发生但影响重大的剧变和飞跃产生的。
《反脆弱》对于我们改变认知的意义,远远要比金融投资本身要大很多很多。
这背后其实暗含着人类普遍的一种心理——人们偏爱“稳定”,而厌恶“风险”。
但是危险事件发生的概率越小,破坏力就越大。
当我们面对危险犹豫不决,我们总想着自己哪能运气这么背,但是事实上往往就是意识不到的更大风险。
我们的世界是由极端的、未知的、小概率事件主导的,但是我们却花费大量精力去关注琐碎的、已发生的、重复的事情。
过度专注于学习既往的经验、知识,会让我们失去觉察小概率的黑天鹅事件发生的能力。
所以,作者告诉我们,我们要研究“风险”,不是为了躲避它、战胜它,而是要学会从中获益。
07《反本能》
人类文明的进程,就是人们对本能进行压制的过程。
在演化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在与我们的本能对抗。
野生动物想要生存,就不得不改掉慵懒的本能,让自己跑起来,去躲避天敌或者猎取食物。
如果一个人不能很好地克制自己的本能,那么他更像是在退化,在水平进化中处于劣势,他也就更容易被这个社会所淘汰。
卫蓝的《反本能》,告诉了我们战胜本能的重要性,那就是越是能够克制本能的生物会更高级一些,越是能够克制自己本能的人往往也更优秀。
但是,我们工作、学习一遇到困难或者压力增大,大脑就立刻启动保护机制,产生虚假的疲劳感,告诉我们要休息、睡眠、遗忘和逃避。
因为,照顾生存是大脑的主要任务,只要是对生存有所威胁,它就会做出强烈反应。
战胜这种虚假疲劳感的绝招只有两个字:坚持。
但是,玩手机带来的该死的愉悦感,让坚持变成了一件很难的事。
这是因为,享乐是我们的生物本能。
《反本能》告诉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努力改掉拖延的习惯。
比如,从最简单的部分开始,通过逐步增加难度和任务量,来减少大脑保护机制的唤醒程度。
在制定计划的时候,多给自己一些具体性的要求和可量化的进度,看得见的进步,可以让改变更有效。
通过刻意地重复训练,培养一个新的行为习惯,以代替拖延的坏习惯。
总之,我们要敢于尝试那些见效慢而且看上去很土的办法,这可能会让自己进步得更快。
就像阅读这本书一样……
08《认知天性》
在知识爆炸的现在,有一些人听着创业讲座、看着名校的公开课,参与着知乎上各种高端话题讨论,对互联网大佬的创业史如数家珍,对各种学术前沿、高端思维滔滔不绝……
但是,却依然每天都在辛苦地赶公交、挤地铁。
这肯定不是我们希望的生活,也不是我们学习的目的。
我们想改变身处的环境,想逆转自身的命运,学习应该是助人向上的工具,而不是维持原状的枷锁。
而且,学习本身是一项可以通过获得的技能,并不是仅仅依靠经验和直觉。
《认知天性》,就是一本很好教会我们如何学习的书。
书中,介绍的检索练习、间隔练习、穿插练习等等方法,单独拿出一种,就足够我们受益终身。
如果你在学习上,还在一遍一遍枯燥重复中死记硬背。
不妨,抽出一两天时间看一看这本关于学习认知的深刻分析与解读,相信一定让你的学习事半功倍。
09《直击本质》
思考本身就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习惯。
这也是《直击本质》中,反复倡导的习惯。
这是因为,我们通常认为只要不断努力并持续忙碌便能终有所成,却忽略了成功要源自我们对事物本质的洞察和把握。
唯有通过思考,打破幻象、直击本质,才能去伪存真事半功倍。
我们常说的选择大于努力,背后就是思考在起决定作用。
比如,人类的天性是喜欢获得而不是选择舍弃,喜欢增加而不是减少,但是很多时候舍弃和减少会让我们过得更好。
尽管舍弃有些违背人的天性,但那些能做到的人却因此获得了更多机会。
很多人,太专注于成为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他们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去选择在哪个平台购物最便宜,去比较哪个化妆品更好用,去研究如何领到便宜的打折券,去琢磨如何舒舒服服地躺平……
他们把太多的精力花在选择低层次的追求上,导致越来越纠结于柴米油盐、越来越向低层次游走。
一旦人们习惯了这些简单重复、回报快、价值低、动脑少的事情后,就很难突破思维桎梏,很难创造更大价值,很难实现阶层逆袭。
志不达则智不达,追求卓越的“志”决定着直击本质的“智”,更影响着直击本质后的行动。
不仅生活如此,做人做事也是如此,要跳出习惯的思维定式,有舍方能有得。
只有从俗事琐碎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才有精力去提升见识格局、去追求心之所向。
10《深度思维》
30年前,风靡全球的柯达相机,做梦也想不到他的对手不是数码相机,更不是立等可取的拍立得,而是手机。
20年前,躺着赚钱的中国移动,做梦也想不到他的对手不是中国联通,更不是中国电信,而是微信。
5年前,卖方便面的康师傅,做梦也想不到他的对手不是统一,更不是今麦郎,而是外卖平台。
所以真正淘汰你的,不是你自认为的竞争对手,而是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你现在的知识、技能、思维观念,或许能支撑你继续赚钱。
但是,如果你不居安思危,不学习、不提升、不改变现状,你早晚会被时代无情地甩在后面。
就像现在有的年轻人,抱怨自己的父母学不会用智能手机。
还有的人纳闷,为什么上当受骗的总是老年人。
如果你像老一辈一样安于现状,不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不提升自己的知识技能,生活早晚也会给你补上这一课。
进入互联网时代后,知识已经不稀缺了,科技也日新月异,此时的思维能力几乎已经成为颠覆传统行业的必杀技能。
但是,思维能力升级,不是看两本书,学几个新观点就能实现的。
叶修,在《深度思维》中介绍了一系列由浅入深的思维能力技巧,帮助我们通过循序渐进的思维能力训练,逐步掌握深度思维的基本方法。
比如如何建立思维逻辑链,如何学会全流程思维等等,虽然方法很多,但目的都是要摒弃单一线性的因果思维模式。
因为,在人生道路上,很多事情并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
比如,学习上的投入和产出,也从来都不是成正比的。
并不是你看的每一本书,每一个作者输入的观点,都会对你有帮助,都会产生有效的正反馈。
根据帕累托法则的“二八定律”,我们付出的全部努力,大部分都是无效的,只有20%起了作用。
如果你抽时间,哪怕只是略读一下今天分享的10本【认知书单】,绝对会找到帮你打破僵化思维,提升认知边界的20%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