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4月9日电题:编剧张冀:生活不断给我们惊喜
新华社记者罗鑫
2022年是张冀从事编剧工作的第10年。对于创作的作品,从最初无人问津,到如今热映大卖,张冀将这归功于“扎根泥土、仰望星空”。
十年间,张翼获得包括第三十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奖等在内的多个奖项。今年3月,他被授予“第五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
“相比此前对我某一部作品的表彰,这次更像是对我本人的一次认可和鼓励。”张冀说。
1994年,18岁的张翼离开家乡湖南湘西,去北京读大学。因为一些原因,张冀没有完成学业,就匆匆开始工作,先后在文化公司做普通文案工作,做自由撰稿人,直到二十八九岁才正式转做编剧。
“当时,我边学边写,写完以后也没有什么动静,甚至很多作品都没有播出,播出了也不会有署名。那是一个困顿的阶段,现在看来也是一个大量技术和知识储备的阶段。”张冀说。
张冀庆幸自己那几年守住了本心,没有“跑偏”或者“急火攻心”。2012年,偶然参与到电影《中国合伙人》的编剧工作,张冀的创作观念由此得到真正改变,发现了文艺创作的新天地,由此进入主流编剧工作。
“这是我第一次创作由当代真人真事改编的作品,大量来自原型的真实细节和真情实感,给了我前所未有的触动。故事的情感和价值都是中国的,而且符合时代的发展趋势,充满正能量。电影最终得到了观众的热烈回应。”张冀说,“这部电影的创作让我意识到,随着中国的崛起,国内观众对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审美越来越自信。他们渴望在故事里看到自己。这也激励我们顺应时代趋势,去书写更多中国故事。”
在《中国合伙人》上映的2013年,国产影片票房占到全国电影总票房超过五成。2021年,这一占比已增长为超过八成。
张冀认为,国家的巨大发展变化,为电影创作者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他在创作过程中慢慢形成自己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在2020年的热映电影《夺冠》中得到集中体现,张冀也因为这部影片荣获第三十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奖。
“这是我参与创作的最难以忘怀的一部电影。中国女排的故事家喻户晓,如何讲好中国女排故事,阐释好中国女排精神,难度很大,我的压力也大。”张冀说。
尽管如此,张冀没有一味求新求变,仍然保持真诚的创作内核。“我一贯以来创作的习惯就是,创作开端,先不动笔,到现场去,积累真实素材。写《夺冠》的时候,我去看了非常多的资料,也去中国女排的训练场馆现场做了大量的观察、体验和采访。”
“不过,真实不等于完全照搬,还需要有艺术创造。在基于对人物、时代背景等的充分理解基础上,增添冲突和变化的戏剧元素。”张冀说。在《夺冠》的创作过程中,张冀充分体现人物个体命运和国家命运的关联性。“表面上讲一支球队的变迁,实际上展现的是中国人时代面貌的变化、国家的发展和崛起。”
在张冀过往作品中,有些作品能找到他自己的影子。比如2020年上映、票房破3亿元的《一点就到家》,讲述的是三位年轻人从大城市回到云南千年古寨,历经迷茫、彷徨,最终成功创业的故事。
张冀表示,自己也曾经有这么一个阶段,“我不属于这里(大城市),也不愿回到家乡。”正是通过不断阅读和编剧技艺学习,在他内心形成“一些精神的力量”,鼓励着他走出困顿时期。
张冀在创作过程中,也坚持作品要提供“精神价值”,而这源于他“对土地要有情感,对天空要有向往,对人民要有爱,对生活要有情怀”的自我要求。
对于现在的年轻创作人,张冀鼓励他们“踏踏实实地写东西,老老实实地做人”。
“一定要深入到生活中去,因为生活真的会不断给我们惊喜。创作磨炼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必须有耐心,不要着急。在艺术上要始终怀有敬畏谦卑之心,去追求更高境界。我们不仅要创作出不负时代、国家和人民的好作品,也要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为实现文化强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绵薄之力。”张冀说。
对于未来如何继续走好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之路,张冀认为,需要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到人民当中去,才能从‘小我’成长为‘大我’,才能不断完善自我。”
张冀说:“我要继续用作品塑造这个时代的创造者,即便他们是一些很普通的、很平凡的人,我要去讴歌他们的勇气,去赞赏他们的智慧,褒扬他们的精气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