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教育部此前做过一项调查,他们对近20000名6至10岁的孩子进行学业、品德调查后发现,一般成绩比较好的孩子,85%是拥有高学历家长的。而品德良好的孩子,他们的家长也基本上都是其他人口中夸赞不已的品行端正之人。由此可见,陪伴孩子成长的家长是什么样的人,比他们能为孩子做一些什么更为重要!
一位宝妈在网上发布的一个帖子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热议。她说:“如果时间能倒退,我一定不会对孩子说谎!”
原来,在儿子参加夏令营的时候,爱美的她特意染了一头黄色的头发,但为了不想让已经5岁的儿子知道染发的事情,害怕以后他会模仿。
于是,在他看到一个星期不见的妈妈,头发居然变成了黄色而深感疑惑地问妈妈的头发颜色怎么变了的时候,宝妈回到:“因为你不在家,我思念你,头发才便黄了。”
不过又过了几天后,儿子又问:“妈妈,我都回来好久啦,你的头发怎么还是黄色呀?”宝妈则回答到:“因为爸爸出差,妈妈思念爸爸,头发还是黄色啊!”原本已经相信她的说辞,没有再问的孩子在爸爸回家后看到妈妈的头发还是黄色,连忙询问爸爸。
没想到,毫不知情的爸爸直接说出了真相:“那是因为妈妈爱美,才把头发染黄的。”此后,只要宝妈说什么事情,儿子总会加一句“妈妈,你没骗我吧”的话语,令她无语凝噎。
正如央视知名的主持人董卿所说:“我希望我儿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我自己就先做到。”
而上文中的宝妈无疑进行了一个失败的示范,让孩子认为谎言是自然存在、十分常见的,故而也学会了说谎。可见,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首先要懂得的就是育儿先育己。
01孩子出现的问题,追根究底,大多在家长身上
相信不少家长都发现了,自家孩子平日里有些懦弱,不仅没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胆识,连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信都没有。而若是回想以往的教育便能发现,自己对孩子的照顾非常全面,堪称事事包办。
哪怕是简单的整理房间,甚至是书包,都不给孩子动手。更别提看什么书、做什么事,一切都由家长安排。
此外,还有就是家长自己遇到任何事情也是犹豫不决,能回避便回避,不会选择正面解决。久而久之,孩子不仅习惯了依赖家长,独立能力没有得到锻炼,还学会了家长遇事不果决的风格。
如果家长信奉“棍棒教育”,当孩子犯错时轻则责骂,重则动手。平日里与他人交往时,也是一言不合便打骂。那么,家长必然看到孩子也有样学样,不仅性格暴躁,遇事也喜欢以暴力解决。
知名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教授提起接触的许多因有暴力倾向而伤及他人的青少年,得出的结论便是他们从小便生活在暴力氛围的环境,父母不睦、家暴等。
哈佛大学儿童心理发展研究的研究员们经过调查研究后发现,如果孩子成长于没有温暖与包容的家庭,如父母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等,那么孩子因为缺乏安全感与关爱而有极大概率养成敏感、多疑的性格。
作为家长,若是不能做到调整自己的负面情绪,将它直接发泄到孩子或他人身上,那么不仅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也会让孩子同样变得不会调整、管理自己的情绪。
李玫瑾教授在对青少年心理研究多年后得出结论:“孩子身上的问题,就是家长存在的问题的映射。”
02育儿路上,不仅是教育孩子,也是不断修正自己
如果家长希望孩子能变得自信、勇敢,那么自己就要成为一个勇敢又自信的人。通过阅读更多的育儿书籍,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量,或是向专家、老师请教等。在孩子面前的表现应该是遇事从容淡定,勇敢解决。
其次就是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让自身在生活、工作等方面承受的压力或者负面情绪发泄在无辜孩子的身上。不妨找到正确排解这些负面情绪的方式,调节自己的情绪,给孩子做好一个能自如管理自我情绪的良好示范,引导孩子学会对情绪的管控。
同时,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应给予足够的尊重与自由,只有适当的放手,他才能拥有锻炼独立自理能力的机会。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时刻记得榜样的重要性,不管是在接人待物还是一言一行,都要注意正确与否,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模仿形象!
结语:
《三字经》里指出:“养不教,父之过。”不管是父母还是养育孩子的家长都要尽到教育的责任,且是运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方法。同时,也要做好最正确的示范作用,切不可忽视自己的言行对孩子产生的影响。就如龙应台所说,子女就是父母的折光镜,是最直接也是最真实的映射!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