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语 · 推荐
也许不是每一天都那么美好,但每一天都会有一些美好的东西存在
此刻心动工作室
心派π,一个心理科普爱好者,和你们一起探索心理自我疗愈和自我赋能,希望能给大家陪伴、认知和行动的力量,与心同行。
摘要
1905年比纳与助手西蒙在《心理学报》,发表论文《诊断异常儿童智力的新方法》中提出比纳—西蒙智力量表。1916年,美国教授推孟修订比纳—西蒙智力量表时,采用了德国心理学家斯腾提出的“心理商数”,作为衡量聪明和愚笨的指标,并把心理商数改称智力商数,简称智商或IQ,随后风靡世界。
01比纳西蒙智力量表的诞生
——心理测量系列第01期
社会背景
1904法国教育部为解决法国教育工作中所面临的低能儿童的教育问题,召集医学、教育学和其他学科组成委员会,研究公立学校中低能儿童班的管理方法。比纳作为委员会成员参与其中,并主张用测验的方法辨别心理缺陷的儿童,后被委任负责人并主持该项目。
当时不少心理学家认为高级心理测量过程复杂,不能测量,因此满足一些低级心理活动过程的测量,比如高尔顿、卡特尔等热衷于反应时,颜色视听的辨认,侧重于感觉和运动。
比纳对儿童智力研究富有兴趣,并认为儿童智力是有差别的,并尝试用一种方法鉴别儿童智力,尝试过使用头盖骨大小、面相、手相、字迹等方法鉴别儿童智力,但是一一失败。后来从高级心理活动入手,用画图、比较线条长短、记忆数目、词句重组、回答含有道德判断的问题、折纸等考察儿童判断、理解、推理、认知等能力,实现对人的智力测量——且不需要复杂的方法,甚至还以自己两个女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测量方法探索。
1905年比纳与助手西蒙在《心理学报》,发表论文《诊断异常儿童智力的新方法》中介绍了他们的智力量表——比纳—西蒙智力量,它包括30个测验项目,由易而难排列。该量表宣告了科学心理测量的诞生,虽然粗糙,但被心理学界认为比纳和西蒙共同编制的智力量表是心理测验历史上的第一个测验。
量表修订与智龄
严格来说,该量表只是为了鉴别智力异常的儿童,且只有50个样本,测验题目也存在不足。
于是,1908年,比纳和西蒙对该量表进行了修订,把测验项目增加到59个,并按年龄分组,年龄范围为3岁~13岁,每岁一组,以智力年龄来计算成绩,使其可以对正常儿童的智力高低进行评定,并开创性地提出智龄的概念,用来表示一个人的智力水平。
1911 年,比纳根据自己和其他学者的使用经验,对量表作了最后一次修订,其修订要点是:(1)删去了九个旧的测验项目,增加四个新的测验项目,并重排了项目的顺序。(2)除 4 岁组只有四个项目外,其余每个年龄组各有五个项目。(3)将年龄范围扩展至成人,增加一个成人组,但没有 11 岁~13 岁组。1911年修订版问世时,比纳已经去世。
1908 年由戈达德译成英文,介绍到美国。此后,智力测验的方法盛行于欧美各国。
1911年,德国心理学家斯腾就提出用儿童心理年龄除于实际年龄得到“心理商数”来表示一个人的智慧水平。
智商的由来
1916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推孟修订比纳—西蒙智力量表时,采用了这一设想,作为衡量聪明和愚笨的指标,但是他把心理商称为智力商数,简称智商或IQ,随后风靡世界。
比纳—西蒙智力量表传入中国
1916年,近代学者樊炳清编译介绍了比纳—西蒙智力量表。1918年清华教授瓦尔科特用斯坦福-比纳量表原版测量学生,结果不甚准确。
量表的中国化
1924 年由陆志韦修订发表了《中国比纳-西蒙智力测验》,1936 年他又与吴天敏合作进行了第二次修订。1982 年吴天敏对该量表进行了再次修订。
自比纳—西蒙智力量表问世后,但各国心理学家编制各种量表相继问世,越来越精密,该现象在40年代达到顶峰,50年代以后趋于稳定 ,广泛的应用于社会经济等各个领域。
比纳—西蒙智力量表的贡献与价值
比纳——西蒙智力量表的价值不在于量表本身,而是它为高级心理测量开辟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作为一个先行探路者,使得后人能够在其基础上全方位的从理论、技术和方法上完善心理测量的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