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2.心理学的任务:
⑴.描述心理事实,是对心理现象进行科学研究的第一步。
⑵.科学的心理学不能只限于描述心理事实,而应对心理现象做出科学说明,揭示出这些现象发生的内部原因,弄清这些现象所遵循的规律,也就是弄清“为什么”。
⑶.预测是指根据已掌握的心理学原理对未来要发生的事情进行推断和测定。
⑷.控制是根据事物发生变化的规律,采取某种方法,使事情发生或不发生、维持或停止,甚至还要考虑其朝什么样的方向发展发生。
3.教师的心理素质是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在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两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本质特征,如认知、情感、意志、兴趣、能力、性格等。
4.教师的知识结构:
⑴.本体性知识。教师职业的本体性知识是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如语文知识等,也即人们所熟知的学科知识,它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
⑵.实践性知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在开展有目的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解决具体问题的知识。
⑶.条件性知识。教师的条件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
第二章:
1.心理学家一般把动机定义为引起和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并朝某一方向前进的内部动力。
2.引起动机的条件有两种:一是内在条件;二是外在条件。前者指个体因缺乏某种东西而引起的内部紧张状态,既需要,需要使人产生欲望和趋力,从而引起活动;后者是指主体之外的各种物质刺激,心理学中把这些能引起个体动机并能满足个体需求的外在刺激称为“诱因”。
3.动机的功能:
⑴.激活功能。
⑵.指向功能。
⑶.维持和调节功能。
4.奥苏伯尔的学习动机理论:认为学校情境中的学习动机应包括三方面的内驱力成分,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以及附属内驱力。
5.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
⑴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⑵替代经验。
⑶别人的言语劝说。
⑷情绪唤醒。
6.学习动机的培养:
⑴明确学习目的和近期目标,引发和强化学习动机。
⑵通过榜样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⑶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内部学习动机。
⑷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促进学生动机的迁移。
⑸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归因。
⑹合理组织竞赛和合作。⑺及时反馈,合理利用表扬和批评。
7.动机冲突的主要形式:⑴接近---接近型冲突。也称双趋冲突,是指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目标同时吸引着人们、有着同样动机的强度,而必须选择其中一种目标是的矛盾心理状态。
⑵回避---回避型冲突。也称双避冲突,是指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目标都是人们力图回避的事物,而他们又只能回避其中的一种目标时,产生的困扰心理状态。
⑶接近---回避型冲突。也称趋避冲突,这种冲突是在同一物体或目标对人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的情况下产生的。
⑷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有时面对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目标,而每个目标又分别吸引和排斥两方面的作用,人们不能简单地选择一个目标,而回避(拒绝)另一目标,必须进行多重选择,由此引起的冲突。
第三章:
1.注意的种类:⑴无意注意。⑵有意注意。⑶有意后注意。
2.注意的品质:
⑴注意的广度。
⑵注意的稳定性。
⑶注意的分配。
⑷注意的转移。
3.运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
⑴优化教学环境。
⑵合理组织教学内容。
⑶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
⑷考虑学生的情绪状态。
⑸加深学生对学习目的、任务的理解。
⑹培养间接兴趣。
⑺合理组织教学活动。
⑻加强意志锻炼。
4.观察是知觉的特殊形式,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
5.教师根据教学的目的,运用言语的描绘、实物的操作、模型的演示、图表的展览等形式进行的教学就是直观教学。直观教学是给学生提供必要感性材料的一种重要的有效途径,它主要有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三种形式。
6.使用教具须注意:
⑴根据教学的需要使用教具。
⑵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特点使用教具。
⑶使用直观教具时要有正确的言语配合。
7.前摄抑制是指学习的内容对学习和回忆后学习的内容产生干扰。
8.倒摄抑制是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学习的内容产生干扰。
9.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记忆并不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同样的比例而遗忘的。遗忘的规律是:识记后短时间内迅速遗忘,后来逐渐缓慢平稳,遗忘的进程先快后慢,先多后少。根据这一规律,刚刚学习过的知识应当及时复习巩固,开始复习时的次数要多,间隔的时间要短,以后可减少复习次数,扩大时间间隔。
10.运用识记规律提高识记效果:
⑴让学生明确识记的目的和任务。
⑵加强学生对识记内容的理解。
⑶引导学生运用适当的识记方法。
第四章:
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2.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⑴在整个小学期间,小学儿童的思维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
⑵小学儿童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存在着一个明显的“关键年龄”。⑶小学儿童逐渐具备了人类思维的完整结构,同时这个思维结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发展。⑷小学儿童的思维,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不平衡。
3.初中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⑴初中生抽象逻辑思维虽然开始占优势,但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需要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
⑵从少年期开始已有可能初步理解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到高中阶段基本上可以掌握辩证思维。
⑶初中二年级是中学阶段思维发展的关键期。从初中二年级开始,少年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由经验型水平向理论性水平转化,到高中二年级这种转化初步完成。
⑷初中生逻辑思维三种形式的发展迅速上升趋势。概念和演绎推理到初三已发展到占优势水平;归纳推理到初三发展到基本成熟水平。
4.中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⑴运用直观教学手段,提高中小学生的思维水平。
⑵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
⑶让学生了解学习过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⑷提高言语表达水平,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5.问题解决的特征:
⑴目标指向性。
⑵操作系列性。
⑶操作认知性。
6.在创造力的多种心理成分中,发散性思维能力是它的核心。
7.发散性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三个特征。
8.中小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⑴激发学生主动解惑的内在动机,培养学生的求知欲。
⑵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⑶鼓励学生的直觉思维。
⑷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⑸正确对待创造型学生,培养创造个性。
9.头脑风暴法,是指通过一种特殊的会议形式,使参加人员积极思考、畅所欲言、互相启发,为解决问题提出一系列创造性的设想的创造方法。
10.头脑风暴的实施原则:
⑴不得批评原则。
⑵自由畅想原则。
⑶以量求质原则。
⑷综合改善原则。
11.中小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⑴增加学生的表象储备。
⑵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⑶丰富学生的情感。
⑷激发学生的灵感。
12.如何激发学生的灵感:首先,致力于长期而艰苦的创造性劳动,是产生灵感的基本条件。
其次,注意克服僵化的思维模式。最后,要善于抓住灵感出现的时机。
13.中小学生想象力开发方法:⑴粘合法⑵综合法⑶夸张法⑷具象法⑸联想法⑹二元坐标法
第五章:
1.情绪情感:即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并伴随特定的生理反应与外部表现的一种心理过程。
2.情绪情感的内涵:
⑴情绪情感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
⑵情绪情感是一种内部的主观体验,即个体对不同的情绪情感的自我感受。
⑶情绪情感总是伴随着或隐或显的外部表现,即表情。
3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首先,在起源上,情绪是与生俱来的,不学就会。其次,情绪具有情境性和暂时性,它随情境或一时需要的出现而发生,时过境迁或需要的满足将导致它的减弱和消逝。最后,情绪具有冲动性和明显的外部表现;而情感则显得比较内隐,情绪发生时,人常常一时难以冷静自控,情感则始终处于个体的掌控之中。情绪和情感虽然不尽相同,却是不可分割的。一般来说,情感是在多次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并通过情绪表现出来;反过来,情绪的表现和变化又会受到已经形成的情感的制约。
4.情绪的种类:⑴心境⑵激情⑶应激
5.情感的种类:⑴道德感⑵理智感⑶美感
6.理智感是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在认识事物和探求真理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7.中小学生情绪情感的特点:
⑴情绪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深刻。
⑵情绪情感的表现形式趋于内敛和稳定。
⑶情绪情感的自控能力不断增强。
8情绪情感在教育学中的应用:
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师情绪情感的感染力。
⑵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获得愉悦的学习体验。
⑶运用赏识教育,激发学生的自尊和自信。
⑷教会学生保持良好情绪的方法,提高其驾驭自己情绪的能力。
第六章:
1.气质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是个体与生俱来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指在人的心理和行为活动中表现出的稳定的动力特点。
2.气质的类型:第一种类型是强而平衡又兼灵活型,也称“活泼型”。第二种类型是强而不平衡型,也称“不可遏制型”。第三种类型为强而平衡又兼不灵活性,也称“安静型”。第四种类型为弱型,又称“抑制性”。
3性格是指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的心理特征。
4.性格与气质的关系: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与性格相比较,气质受先天因素影响大,并且变化比较难、比较慢;性格主要是在后天形成的,具有社会性,变化比较容易。气质是行为的动力特征,与行为的内容无关,因此,气质无好坏善恶之分;性格涉及行为的内容,表现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因而有好坏善恶之分。性格和气质相互渗透、彼此制约。一方面气质影响性格,使性格“涂上”一种独特的色彩。另一方面,性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造气质,使之符合社会实践的要求。
5.性格形成的影响因素:
⑴遗传与生理的影响。
⑵环境的影响。
⑶主观能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的作用。
6.中小学生良好性格的培养:
⑴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
⑵充分发挥教学的作用。
⑶注意教师自身言传身教的作用。
⑷提供实际锻炼的机会,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
⑸利用集体的力量进行感染和熏陶。
⑹依据性格倾向因材施教,及时进行个别指导。
⑺鼓励并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7.自我意识的结构:
⑴自我认识。
⑵自我体验。
⑶自我调节和监控。
8.中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
⑴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
⑵让学生学会接受自我、悦纳自我,培养自尊、自信心理。
⑶帮助学生正确面对成功和失败。
⑷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自我控制和调节。
⑸通过角色互换训练增强学生社会认知能力。
⑹要帮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
第九章:
1.人际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在共同活动中,通过各种方式实现的知识、情感及思想等信息交流的过程。
2.人际沟通的意义:
⑴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必要的信息。
⑵能协调人际关系。
⑷能促进个体的身心健康。
⑶能促进个体社会性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3.有效人际沟通的条件:
⑴沟通双方必须有共同理解的符号系统。
⑵沟通中信息的传递应尽量避免外界的干扰。
⑶信息的接受人要有心理上的准备。
⑷在沟通中要充分考虑到背景因素。
4.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在社会活动中,对自己、他人和群体的心理特征及行为规律做出判断和推测的过程。
5.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某个群体形成的一种固定的看法。
6.印象管理,亦称印象整饰,是指个体进行自我形象的控制,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使他人形成的印象符合自我的期待的过程。
7.人际认知的内容:
⑴对他人的认知。
⑵对自我的认知。
⑶对人际关系的认知。
8.人际关系的原则:
⑴交互性原则。
⑵强化原则。
⑶功利原则。
⑷自我价值保护的原则。
9.怎样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⑴注意相貌和衣着。
⑵增加交流。
⑶互补性。
⑷改善人格。
10.自卑心理是人在幼年时期由于无能而产生的不胜任和痛苦的体验,现在一般指自己过低评价自己的一种心理。自卑心理的一个突出表现是不愿与群体的其他成员进行社会交往。
11.自卑心理的消除:
⑴要让学生正确评价自己。
⑵要让学生悦纳自己。
⑶要让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12.嫉妒心理是指对比自己优越的人心怀憎恨的一种心理状态。
13.嫉妒心理的特征:
⑴潜隐性与行为性并存。
⑵等同性与变化性并存。
14嫉妒心理的矫正:
⑴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超越自我。
⑵教育学生学会羡慕别人。
⑶教育学生要有宽阔的胸怀。
第十章:
1.群体类型:⑴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⑵隶属群体和参照群体。
2.在许多情况下,个体会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而不由自主地在认知和行为上倾向于同群体内的多数人相一致,这种现象称为从众。
3.公众的原因:首先,学校群体规范影响了个体的从众。其次是个体需求。最后是信息的特点。综上所述,个体表现出从众既是为了维持群体认可,又是为了增加他们在不确定情境中正确行事的机会。
4.不从众的影响效应:不从众者对他人行为的影响往往具有间接性和滞后性。所谓间接性是指不从众者往往会诱发群体中其他人某些潜在认知和态度的变化,进而导致行为上的变化。所谓滞后性,是指不从众者所起的榜样作用会在过一段时间之后表现出对他人行为明显的影响。
5.社会懈怠是指个人与他人在一起完成任务时,不如独自干时效率高的现象。
6.有时候,个人在群体压力或群体意识影响下,会有自我导向功能的削弱或责任感的丧失,产生一些个人单独活动时不会出现的行为,这叫做去个性化。
7.何以会导致出现去个性化现象:
⑴匿名效应。
⑵责任分散。
⑶自我意识因素。
8.学校群体的心理效应:
⑴从众心理。
⑵社会助长与社会懈怠。
⑶去个性化现象。
⑷群体极化。
9.班集体凝聚力定义为班级成员之间人际吸引的总和。
10.班级心理气氛是指班级成员在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促进或阻碍班级活动和学生发展的共同心理倾向性。
11.影响班级凝聚力和心理气氛的因素:
⑴熟悉性和相似性。
⑵班级目标的实现。
⑶教师班级管理风格。
第十一章:
1.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各种心理活动协调一致、心理内容与客观现实和谐统一、人格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
2.心理健康者的特征:
⑴积极的人生态度。
⑵客观与开放。
⑶自爱与爱他。
⑷以责任感为基础的和谐。
⑸欣赏和审美。
⑹幽默感。
⑺人格内在和谐。
3.心理正常者分类:
4.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⑴遗传与生理方面因素:
㈠生物遗传。
㈡身体发育。
㈢生理健康。
⑵心理和个性方面因素:
㈠自我认识。
㈡心理冲突。
㈢个性特征。
⑶家庭方面因素:
㈠非常态家庭。
㈡家庭环境不良。
㈢家庭教育方式不当。
㈣意外事件及其他因素。
⑷学校方面因素:
㈠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㈡教师行为风格。
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程度。
⑸社会文化因素:
㈠价值体系变化。
㈡社会焦虑、紧迫感产生。
㈢集体感淡化。
㈣传媒的影响。
5.心理冲突中的矛盾:首先是性生理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其次是情感要求释放与外部表露内隐的矛盾。最后是自我意识迅速增强与社会成熟相对落后的矛盾,也即认同危机。
6.鲍伦德认为,在现代社会里,威信型父母的管教方式是最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专制型的父母因为过分的管束而束缚了儿童的发展,宽容型父母缺因较少管束而不能培养子女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
7.理性情绪疗法提出我们的情绪并不是由我们遇到的事件引起的,而是由我们对该事件的解释和评价引起的。我们之所以有负性的情绪反应,是因为我们对刺激事件的不合理信念造成的,心理治疗就是通过辩论改变这些不合理的信念,使之转变为合理的信念。
8.自卑感是人格发展的动力,自卑感驱使人产生对优越的渴望。
9.自卑感的补偿方法:其一是觉察到自己的不足后集中力量发展其功能。其二是承认自己的某种不足,发展自己的其他功能以弥补该不足。
10.厌学的形成原因:
⑴学校教育中的失误。
⑵家庭教养方式不当。
⑶学习成绩差。
⑷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